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走近几步,弯下腰,仔细端详着婴孩的小脸,脸上露出了真切的笑容。

“好,好!眉清目秀,天庭饱满,是个有福气的孩子!哭声也洪亮,像他父亲,将来定是国之栋梁!”

他伸出手指,极其轻柔地碰了碰孩子的小手。

然后,他直起身,对身后的内侍示意。

内侍立刻捧上一个紫檀木盒,打开,里面并非金银珠宝,而是一块触手温润、光泽内敛的羊脂白玉长命锁,锁上雕刻着简单的祥云图案,却透着一股古朴大气。

“这块玉,是朕幼时佩戴过的,寓意平安康健。今日便赐予这孩子,愿他无灾无难,平安长大。”

杨广的语气平淡,却让宇文成都和杨雪霁心中再次巨震。

陛下幼时佩戴之物!这已不仅仅是赏赐,这是几乎明示的血脉认同和传承!

“臣,臣妇代孩儿,谢陛下隆恩!”宇文成都和杨雪霁齐声道。

杨广点点头,目光再次扫过杨雪霁苍白的脸,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好生将养。缺什么,短什么,直接让人进宫回话。朕还有些政务,便不久留了。”

他又逗弄了一下孩子,这才转身离去。

宇文成都恭敬地送驾出门。

室内,再次只剩下杨雪霁和熟睡的孩子,以及那块沉甸甸的玉佩。

杨雪霁看着那块玉,心中波澜起伏。

皇兄今日此举,几乎是将他们的关系半公开化了。

将军府从此,将真正被置于风口浪尖之上。

而府门外,宇文成都躬身送走御驾,直起身,望着那远去的仪仗,目光深邃如海。

陛下今日的“微服”探视,一句“小外甥”,一块“幼时佩玉”,每一件都在清晰地传递着一个信息。

恩宠已至巅峰,而巅峰之下,往往是万丈深渊。

他必须更加警惕,步步为营。

他转身,步伐坚定地走回府内,走向那个需要他全力守护的家。

阳光正好,却照得他心头一片冷肃。

皇帝御驾亲临、亲口称为“小外甥”并赐下幼年佩玉的消息,如同长了翅膀般,一夜之间传遍了京城权贵圈。

将军府的门槛,在洗三礼后,几乎被前来道贺的宾客踏破。

而这其中,最引人注目,也最让宇文成都和杨雪霁不得不严阵以待的,自然是来自丞相府——宇文成都本家的探望。

这日午后,宇文化及声势不小地来到了将军府。

宇文成都携身体稍愈的杨雪霁,在前厅恭敬迎候。

宇文化及依旧面容清癯,眼睛看似温和,却偶有精光闪过,久居上位的气度不怒自威。

他今日穿着常服,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身为祖父的喜悦。

“父亲。”宇文成都上前行礼,语气恭敬,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疏离。

“成都我儿,不必多礼。”宇文化及笑着虚扶一下,目光便落在了被奶娘抱在怀中、一同出来见礼的小婴儿身上,脸上笑容更盛,“快,让祖父瞧瞧我这大孙子!”

奶娘小心翼翼地将襁褓递过去。

宇文化及接过孩子,动作倒是颇为熟练,他端详着孙儿的小脸,连连点头:“好,好!眉眼像成都,这鼻梁嘴巴,倒有几分他母亲的秀气。是个俊俏娃儿!取名了吗?”

宇文成都答道:“陛下隆恩,言说待孩儿满月时,会亲自赐名。”

宇文化及眼中精光一闪,笑容不变:“陛下厚爱,是我宇文家的福气。这孩子,生来就带着祥瑞啊。”

这话听起来是夸赞,却隐隐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试探。

皇帝如此厚待这个新生儿,其背后的深意,宇文化及这样的老狐狸不可能不深思。

这时,林姨娘也围了上来夸赞孩子,说着各种“贴心”话。

“雪霁真是好福气,头一胎就是个儿子,又得陛下如此青眼,真是给我们宇文家长脸了!”

她笑着,眼神却不着痕迹地在杨雪霁略显苍白的脸上和身上扫过,语气带着夸张的羡慕。

另一位看着更沉稳些的姨娘则道:“生产最是伤身,雪霁瞧着清减了些,可要好好补补。我那里有几支上好的老山参,回头就让人送来。”

这话听着是关心,但“清减”二字,却隐隐点出杨雪霁产后可能并非最佳状态。

杨雪霁始终保持着得体的微笑,一一应对:“谢父亲和各位姨娘挂心,我一切都好。陛下和夫君都安排得极为周到,不敢再劳烦姨娘们破费。”

她语气温柔,姿态放得低,却滴水不漏,既表达了感谢,又点明了自有皇帝和丈夫关爱,不接她们的话茬。

宇文成都站在杨雪霁身侧,虽未多言,但目光始终关注着妻子,偶尔递上一杯水,或是用一个眼神示意她可以坐下休息,无声的维护显而易见。

他对几位姨娘的过分热情,反应平淡,只是维持着基本的礼节。

宇文化及将这一切尽收眼底,心中念头飞转。

他这个儿子,自小便有主见,能力卓着,但与他这父亲,总隔着一层。

如今娶了这来历似乎有些不简单的妻子,又得了陛下超乎寻常的恩宠,这其中的关窍,他必须弄清楚。

不过眼下,还不是深究的时候。

他又逗弄了孩子片刻,便示意奶娘将孩子抱回杨雪霁身边,然后对宇文成都道:“成都,你喜得麟儿,为父心中甚慰。”

“如今你也是做父亲的人了,肩上责任更重,于国于家,都当时时警醒,莫要辜负了陛下的信重。”

这话语重心长,既是长辈的期许,也暗含提醒,提醒宇文成都别忘了自己的根在宇文家,他的荣耀与家族息息相关。

宇文成都躬身道:“父亲教诲的是,儿子谨记。”

一场看似和睦温馨的家庭探访,在一种微妙的平衡中接近尾声。

宇文化及并未久留,又说了些关怀的话,便带着女眷们起身告辞。

送走丞相府一行人,回到内室,杨雪霁才轻轻松了口气,额角已渗出细汗。

应付这些口蜜腹剑的姨娘,比应对旁人还要耗费心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