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中国桃色大案纪实 > 第167章 年河北第一案《五》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年河北第一案《五》

1996年7月21日,张家口市公安局审讯室的灯光惨白刺眼,将李金东的影子拉得很长,投射在冰冷的水泥墙上,像一只扭曲的野兽。李景山坐在审讯桌对面,面前的保温杯里泡着浓茶,水汽氤氲中,他的眼神锐利如刀,紧紧锁定着眼前这个背负五条人命的凶手。“你再把火车站遇到的那个人的细节说一遍,不准有任何遗漏。”

李金东蜷缩在审讯椅上,手腕和脚踝都被锁具固定着,金属与皮肤摩擦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他抬起布满血丝的眼睛,嘴角扯出一抹诡异的笑:“我说了,那男的跟我穿一样的黄条纹夹克,个子比我矮点,大概一米七左右,脸上有颗黑痣,在左嘴角下面。他问我去唐山的火车几点开,我没理他,就走了。”

“他的口音呢?穿着打扮还有什么特点?”李景山追问,手指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口音跟我差不多,也是邯郸那边的。穿的解放鞋比我的旧,鞋尖都磨破了,手里拎着个军绿色的帆布包,上面印着‘劳动最光荣’的字样。”李金东的声音有些沙哑,似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

这个细节让李景山的心沉了下去。唐山开滦矿务局招待所的凶案发生在1995年12月18日,也就是李金东在张家口作案后的第三天。如果真有这样一个穿着相同夹克的男子前往唐山,那会不会是他模仿李金东的作案手法,制造了第二起凶案?可之前的五起案件,作案手法高度一致,难道是两人协同作案?一连串的疑问像藤蔓一样缠绕在李景山的心头。

审讯结束后,李景山立刻带着李金东的供述回到专案组会议室。王建国和赵建军正在研究五起案件的物证清单,看到李景山进来,立刻迎了上去:“怎么样,李金东有没有交代新的线索?”当李景山把李金东提到的神秘男子的情况说完后,会议室里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如果李金东说的是真的,那我们之前的判断可能有误。”赵建军皱着眉头,指着白板上的案件时间线,“张家口案是12月16日,唐山案是12月18日,两起案件间隔两天,凶手如果是两个人,完全有时间分别作案。而且李金东交代的第五起邢台案,现场留下的纸条字迹,跟之前几起案件登记时的字迹也有细微差别,当时我们以为是凶手故意伪装,现在看来,可能根本就是两个人写的。”

王建国的手指重重地敲在桌子上:“立刻重新核查所有案件的细节,特别是唐山案和邢台案的现场物证,看看有没有遗漏的线索。同时,根据李金东描述的特征,在全省范围内排查这个左嘴角有黑痣、穿黄条纹夹克的男子,重点排查邯郸籍的刑满释放人员和有暴力犯罪前科的人员。”

新一轮的侦查工作再次展开。技术科的干警们连夜对五起案件的物证进行重新比对,周明带着团队将唐山案现场提取的毛发和指纹与李金东的进行比对,结果显示,毛发的dNA与李金东完全不符,指纹也不属于他。“这就证实了李金东的话,唐山案的凶手另有其人!”周明拿着鉴定报告,兴奋地冲进会议室。

这个发现让专案组的干警们既兴奋又沉重。兴奋的是,案件终于有了新的突破口;沉重的是,他们面对的可能是两个穷凶极恶的凶手,而且其中一个还逍遥法外。李景山立刻调取了1995年12月17日张家口火车站的监控录像,虽然画质模糊,但在当天下午的录像中,确实出现了一个穿着黄条纹夹克、左嘴角有黑痣的男子,他正拿着车票走向候车室,手里拎着的军绿色帆布包格外显眼。

根据监控录像和李金东的供述,专案组很快勾勒出神秘男子的画像,并下发到全省各地的公安机关。同时,干警们对李金东的社会关系进行了全面排查,发现他在监狱服刑期间,认识一个叫赵大海的狱友,两人都是邯郸魏县人,而且赵大海的体型、口音都与神秘男子高度吻合,更重要的是,赵大海左嘴角下方确实有一颗黑痣。

“赵大海,1959年出生,1983年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入狱七年,1990年刑满释放,与李金东是同期狱友。”侦查员拿着赵大海的档案,向专案组汇报,“刑满释放后,赵大海一直无业,在邯郸和邢台一带流窜,靠打零工为生,有群众反映,他在1995年底突然失踪,再也没有出现过。”

“就是他了!”李景山一拍桌子,“李金东和赵大海在监狱里认识,很可能结下了同伙关系。两人刑满释放后,因为找不到工作,就合谋实施抢劫杀人。李金东在张家口作案后,赵大海模仿他的手法在唐山作案,之后两人可能分道扬镳,各自在不同的地方作案,所以才会出现作案手法相似但细节有差别的情况。”

专案组立刻对赵大海的行踪展开追查。通过排查赵大海的亲属关系,干警们发现他有一个妹妹住在河南洛阳,而且赵大海在1996年春节期间,曾给妹妹寄过一笔钱。“这笔钱很可能是他作案后抢来的!”李景山立刻带领侦查小组赶往洛阳,在当地警方的配合下,对赵大海妹妹的住处进行了秘密监控。

8月的洛阳,天气炎热,街头的梧桐树叶被晒得打蔫。李景山和侦查员们躲在监控车里,盯着赵大海妹妹家的窗户,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浸湿了警服。连续监控了三天三夜后,8月5日清晨,一个穿着蓝色衬衫的男子出现在赵大海妹妹家门口,他左嘴角的黑痣在晨光下格外明显,正是赵大海!

“行动!”李景山一声令下,侦查员们迅速下车,将正要敲门的赵大海团团包围。赵大海见状,转身就想跑,却被早已埋伏在旁边的侦查员扑倒在地。“你们干什么?放开我!”赵大海挣扎着大喊,声音里充满了惊慌。

在洛阳警方的审讯室里,赵大海一开始拒不承认自己的罪行。当李景山拿出张家口火车站的监控录像截图和唐山案现场的毛发dNA鉴定报告时,赵大海的心理防线彻底崩溃了,如实交代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原来,李金东和赵大海在监狱里就臭味相投,两人约定刑满释放后一起“干大事”。1995年10月,李金东在邯郸长途汽车站捡到了“袁章平”的身份证后,就联系了赵大海,两人商量着以出差的商务人士为目标,实施抢劫杀人。他们都买了黄色条纹夹克和解放牌胶鞋,准备用同样的装扮混淆警方的视线。

12月16日,李金东在张家口作案后,立刻联系了赵大海,告诉了他作案的细节。赵大海觉得这个方法可行,就模仿李金东的手法,于12月18日在唐山作案。之后,两人因为分赃不均发生了矛盾,便决定分道扬镳,各自流窜作案。赵大海先后在保定和邢台作案两起,而李金东则在下花园作案一起,两人都沿用了“袁章平”的身份证,目的就是为了让警方以为是同一人作案。

“我就是想比李金东更厉害,让警察抓不到我。”赵大海低着头,声音沙哑地说,“邢台案现场的纸条是我写的,就是想挑衅警察,让他们知道还有一个凶手在逍遥法外。”他的脸上没有丝毫悔意,只有一种病态的得意。

8月10日,李景山带领侦查小组押解着赵大海返回张家口。当赵大海被戴上手铐押下火车时,站台上的干警和市民再次爆发出热烈的掌声。至此,这起横跨河北五市、造成五人死亡的连环杀人案,终于告破。两名凶手全部落网,等待他们的将是法律的严惩。

案件告破后,专案组的干警们终于可以松一口气了。连续八个月的高强度工作,让每个人都疲惫不堪,但脸上却洋溢着胜利的笑容。李景山回到办公室,看着桌子上那厚厚的卷宗,心里百感交集。他想起了魏有良妻子那悲痛的泪水,想起了胡啸远儿子那悔恨的眼神,想起了那些在寒风中、烈日下坚守岗位的同事们,所有的辛苦在这一刻都变得值得。

9月的一天,李景山收到了一封来自江西的信,信封上的署名是魏有良的妻子。信中写道:“李警官,谢谢你和你的同事们,为老魏报了仇。现在我们娘俩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老魏的在天之灵也能安息了。我们给你寄了一些家乡的茶叶,不成敬意,希望你能收下。”看着信里那娟秀的字迹,李景山的眼眶湿润了,他知道,这封信承载的不仅仅是感谢,更是受害者家属对正义的期盼。

与此同时,案件的审理工作也在紧张进行中。1996年11月,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对李金东和赵大海连环杀人案进行了公开审理。法庭上,两名凶手对自己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当受害者家属们声泪俱下地陈述自己的遭遇时,李金东和赵大海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悔意,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

1996年12月16日,也就是张家口建筑宾馆血案发生一周年的日子,张家口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被告人李金东、赵大海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暴力手段抢劫他人财物,致五人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抢劫罪,且犯罪情节特别恶劣,社会危害性极大,依法判处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

判决结果公布后,社会各界一片哗然。人们为凶手得到应有的惩罚而感到欣慰,也为那些无辜逝去的生命而感到惋惜。张家口的街头,阳光明媚,寒风依然凛冽,但人们的心里却多了一份安宁。建筑宾馆经过重新装修后,已经恢复了营业,只是再也没有人愿意住306房间,那个房间成了人们心中永远的阴影。

1997年春节,李景山终于可以和家人一起过年了。除夕夜,妻子端上热气腾腾的饺子,儿子兴奋地拿着鞭炮跑过来,让他一起去放。看着眼前温馨的场景,李景山的心里充满了感慨。他知道,自己之所以能安心地守护大家的安宁,离不开家人的支持和理解。

然而,这起连环杀人案留下的影响,却远远没有结束。在张家口市公安局的档案室里,那厚厚的卷宗被妥善保管着,卷宗里的每一页纸,都记录着那段惊心动魄的追凶历程。李景山偶尔会翻看这些卷宗,每次都会想起那些牺牲的受害者,想起那些并肩作战的同事们,想起那个寒冷的冬天,他们在风雪中坚守的身影。

多年后,当年轻的干警们向李景山请教侦查经验时,他总会拿出这起连环杀人案的卷宗,语重心长地说:“作为一名警察,我们的职责就是守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无论凶手多么狡猾,我们都不能放弃,因为我们身后是千千万万的百姓,是他们对正义的期盼。”

1996年张家口连环杀人案,就像一道深刻的烙印,刻在了张家口的城市记忆里,也刻在了每一位参与办案的干警心里。它让人们看到了邪恶的可怕,也让人们看到了正义的力量。那些为了追寻真相而付出的努力,那些为了守护安宁而坚守的身影,将永远被人们铭记。

正义或许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1996年张家口连环杀人案的告破,印证了这句话的深刻内涵。那些逝去的生命,虽然无法复生,但他们的离去,也推动了社会治安的进步,让更多的人得到了保护。这或许是这起悲剧中,唯一能让人感到一丝慰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