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 > 第146章 柳槐镇双医裂心,柳雾槐风缠情痹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46章 柳槐镇双医裂心,柳雾槐风缠情痹

柳槐镇的晨雾是裹着絮的湿网 —— 林薇和沈知远抵达时,淡绿色的柳雾正从镇外的柳溪漫上来,沾在衣襟上凝成细水珠,揉碎了满鼻的柳香,却藏着刺人的湿邪;未过午时,槐风突然从镇东的槐林卷来,卷着槐米的碎末扑在脸上,又干又痒,刚沾在皮肤上的雾水瞬间蒸发,嘴唇裂得发疼,连马车上的柳木栏杆都被槐风刮得泛了白。林薇握着杏林镇送的杏木杖,杖身的杏纹被柳雾浸得发暗;沈知远背着的诊疗包上沾了层槐米碎,里面的《治痹手记》夹着杏叶标本,“辨证” 二字旁的红圈被他指甲抠得发毛 —— 自李槐镇的争执后,他心里那点 “速效祛邪” 的执念,非但没消,反而被 “怕输” 的念头缠得更紧。

“两位大夫!快救救俺家阿柳!她浑身起疙瘩,喘不上气了!” 个穿绿布短打的妇人抱着孩子跌跌撞撞跑过来,裙角沾着柳泥和槐叶,怀里的女孩脸色潮红,浑身布满淡红色的风团,像被柳刺扎过的痕迹,每喘一口气都要缩一下肩膀,嘴角还挂着没擦干净的呕吐物。妇人是柳槐镇的柳农阿柳娘,怀里的阿柳刚五岁,昨天跟着她在柳林采柳叶,晨雾里待了半个时辰,午后又遭了槐风,夜里就起了风团,今早风团蔓延到脖子,连呼吸都带着 “嘶嘶” 声,还吐了好几次黄绿色的胆汁,关节肿得像刚抽芽的柳枝,一碰就哭。

林薇和沈知远跟着阿柳娘往镇西跑,脚下的路一会儿是滑腻的柳泥,踩下去陷半寸,一会儿是撒满槐果壳的干路,硌得鞋底发疼。阿柳家的土坯房矮得压着雾,屋里的土炕上堆着干柳叶,阿柳躺在上面,眼睛半睁着,嘴唇泛着青紫,风团从胳膊蔓延到胸口,有的地方已经被抓得渗血,肚子胀得硬邦邦的,阿柳娘一提起她的腿,孩子就疼得蜷成一团:“娘…… 痒…… 肺疼……”

沈知远赶紧打开诊疗包,先拿出便携式过敏检测仪 —— 这是阿禾上个月送的新仪器,可刚按开机键,屏幕就被柳雾的湿气浸得发暗,过敏原检测数值在 “0.3-0.8” 指间乱跳,连是否过敏都定不住;林薇拿出肠道功能仪,探头刚碰到阿柳的腹部,就被槐米碎糊住,显示 “肠道蠕动信号中断”,连积滞程度都测不准。“柳雾的果胶沾在仪器上,槐米碎又堵了探头,根本用不了,” 沈知远拍了拍仪器上的碎末,语气里带着点烦躁,“按手诊来,我查心肺和过敏,你看皮肤和关节。”

林薇蹲在炕边,用拇指轻轻捏起阿柳胳膊上的风团 —— 风团捏起来像软海绵,松开后三秒才回弹,渗血处的皮肤温度比周围高:“是急性过敏性炎症!风团渗血是表皮破损,已经合并感染;关节肿得发亮,按下去有陷坑,是湿邪凝在关节缝里,还有点热象,是槐风的燥气引起来的。” 沈知远则俯身贴在阿柳的胸口,耳朵贴着薄衣听呼吸:“肺里有哮鸣音,像柳丝刮过空管,是气道痉挛;脉搏细快,每分钟 125 次,血压偏低,中度脱水,再不管,会引发过敏性休克。”

两人刚说完,屋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个穿浅绿布裙的姑娘提着草药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新鲜的柳叶、槐米,还有些不知名的紫色草药。“俺是镇上的柳瑶,懂点治风团的法子,” 姑娘眉眼弯弯,看向沈知远时眼里带着笑意,“阿柳这是柳雾槐风邪,得先祛邪再调理,俺家有祖传的槐角防风汤,能快些退风团。”

沈知远眼睛一亮,立刻接过话头:“我也是这么想的!阿柳已经有休克前兆,得速效祛邪,用槐角、防风煮水,加少量蝉蜕,能快速止痒、缓解气道痉挛,再配合补液盐补电解质!” 林薇皱起眉,立刻反对:“不行!槐角性寒,防风偏燥,阿柳已经又吐又拉,脾胃虚得很,这药一喝,会加重胃肠刺激,还可能让风团更重 —— 这是过敏性炎症,不是单纯的邪实!”

“林大夫是觉得俺的方子不好?” 柳瑶收起笑容,语气里带着点挑衅,“去年阿槐家的娃起风团,就是喝俺的槐角防风汤好的,比慢慢调理快多了!阿柳现在都快喘不上气了,哪有时间等?” 沈知远也跟着点头:“林薇,这次真的不能慢!阿柳的气道痉挛越来越重,再等下去会窒息!” 林薇看着沈知远和柳瑶一唱一和的样子,心里像被槐刺扎了一下,她攥紧手里的杏木杖:“沈知远,你忘了阿杏的事?峻药会伤本!阿柳的风团是 1 型超敏反应,得用抗过敏的法子,不是单纯祛邪!”

“什么超敏反应?俺听不懂这些洋词,” 柳瑶抢在沈知远前面开口,“俺只知道,急病就得急治!沈大夫,俺去帮你煮药,俺知道槐角放多少合适!” 沈知远没看林薇,跟着柳瑶往外走:“好,麻烦你了柳瑶姑娘。” 林薇看着他们的背影,手指捏得发白,阿柳娘站在旁边,急得直哭:“林大夫,俺该听谁的啊?”

没一会儿,柳瑶和沈知远端着药碗进来,药汁呈深褐色,飘着股苦香。沈知远拿起小勺,刚要喂阿柳喝,林薇突然冲过去,一把打翻了药碗,药汁洒在干柳叶上,留下深色的印子。“林薇!你疯了?” 沈知远气得脸色通红,一把抓住林薇的手腕,“阿柳快不行了!你到底想干什么?”

“我不想让你害死她!” 林薇的眼泪终于掉下来,“槐角性寒,阿柳的胃肠已经受损,喝了这药,会引发药物性胃肠炎;防风虽然能祛风,但会刺激肥大细胞释放组胺,风团会更重!你看不到吗?” 柳瑶站在旁边,轻轻拉了拉沈知远的胳膊,语气里带着委屈:“沈大夫,林大夫是不是不相信你啊?俺们也是为了阿柳好……”

沈知远甩开林薇的手,语气里满是失望:“林薇,你以前不是这样的!你现在怎么变得这么固执?连尝试的机会都不给?” 林薇看着他,心里凉了半截:“尝试?阿柳的命不是试验品!你要是非要用,我就走!” 沈知远愣住了,柳瑶趁机说:“沈大夫,既然林大夫不认同,那俺们先救阿柳,等她好了,林大夫自然会明白的。”

沈知远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点了点头。林薇看着他们重新煮药,喂给阿柳喝,转身就往外走,阿柳娘想拦,却被柳瑶拉住:“让她走,俺们能治好阿柳。” 林薇走到院外,槐风刮在脸上,又干又疼,她想起和沈知远一起走过的镇子,从桃坞到杏林,那些默契和扶持,现在却成了泡影,眼泪混着槐米碎,落在衣襟上。

没走多久,就听到屋里传来阿柳娘的哭声:“阿柳!阿柳你怎么了?喘不上气了!” 林薇心里一紧,立刻跑回去,只见阿柳躺在炕上,风团比之前大了一圈,颜色发紫,呼吸急促,嘴唇的青紫更重了。沈知远慌了,手都在抖:“怎么会这样?明明上次阿槐家的娃喝了没事……” 柳瑶也没了主意,站在旁边手足无措。

“快!拿新鲜柳叶煮水,放温后用纱布沾着擦风团!” 林薇没时间指责,立刻指挥,“再冲口服补液盐,少量多次喂!还有,把槐米磨成粉,和之前的发酵柿泥混在一起,做成糊状,一会儿喂给阿柳!” 沈知远赶紧照做,柳瑶也帮忙烧火。林薇解释:“柳叶里的黄酮类物质能抗过敏,擦风团能缓解组胺释放;补液盐能纠正脱水,避免休克;槐米粥温和祛燥,发酵柿泥能调节肠道菌群,修复胃肠损伤。”

半个时辰后,阿柳的呼吸慢慢平稳了,风团的颜色也淡了些,能小声说 “渴” 了。林薇喂她喝了点槐米粥,阿柳没再吐。沈知远蹲在炕边,看着林薇的侧脸,语气里满是愧疚:“林薇,对不起,是我错了,我不该不听你的,不该信柳瑶的方子……” 柳瑶站在旁边,脸色发白:“俺…… 俺也不知道阿柳会过敏,上次阿槐家的娃没有这种情况……”

“每个人的体质不同,过敏反应也不一样,” 林薇没看柳瑶,语气平淡,“阿柳是过敏体质,槐角和防风都是致敏原,自然会加重病情。” 柳瑶咬了咬唇,突然对沈知远说:“沈大夫,俺知道俺错了,俺以后不随便给人开药了。其实…… 俺看你和林大夫很配,俺之前不该挑拨你们,俺明天就离开镇子。” 说完,她提着草药篮走了。

沈知远想拉林薇的手,却被她躲开了。“沈知远,” 林薇的声音带着疲惫,“这次不是简单的治疗方案分歧,是你一直不信任我,甚至宁愿信一个刚认识的人,也不信我。我们一起走了这么多镇子,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明白,‘辨证’不是保守,是对病人负责?” 沈知远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心里像压了块石头。

当晚,阿柳的病情稳定了,柳伯召集村民,站在老槐树下宣布:“以后柳雾槐风祭,不搞老规矩了,按林大夫的法子来,晒柳叶、槐米,煮水治病!” 阿柳娘把晒干的柳叶、槐米装了一大袋,塞进沈知远的诊疗包:“谢谢两位大夫,这些你们带着,路上用。” 林薇翻开《治痹手记》,在 “柳雾槐风复合痹” 那页写下:“用柳叶外洗抗过敏、槐米粥祛燥、发酵柿泥调菌群、口服补液盐补电解质,忌槐角防风等峻药,辨体质用药”,旁边贴了片干柳叶。

就在他们收拾东西时,远处传来马蹄声,阿禾勒住马,手里拿着封信:“枣槐镇派人来报,那里的枣湿和槐燥缠在一起,好多人起了水疱,还咳血,你们去看看。” 林薇接过信,没说话。沈知远看着她,语气里带着恳求:“林薇,咱们一起去枣槐镇,我保证,以后凡事都跟你商量,再也不固执了。” 林薇犹豫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 —— 她不是原谅,是还想再给彼此一个机会。

马车朝着枣槐镇的方向驶去,夜色里,能看到远处枣槐镇的轮廓,隐约能闻到枣的甜香和槐的清香,只是那香气里,似乎藏着更复杂的湿燥邪,等着他们去解开,也等着他们修复这段裂痕斑斑的同行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