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长安急诊录:医女的跨时空爱恋 > 第176章 文祭拦路疑新药,肠烂婴危破耐药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章 文祭拦路疑新药,肠烂婴危破耐药

桃溪北村的晨雾裹着墨香 —— 林薇、沈知远和秦九的马车刚抵村口,就被一股浓淡交织的墨味缠住。村口的老槐树下搭着个简易文祭台,台上摆着笔墨纸砚、线装古籍,还有三炷燃得正旺的檀香,周围贴满了 “文脉护村” 的黄纸标语。十几个村民围在祭台旁,为首的是个穿藏青长衫、戴老花镜的老者,手里捧着本泛黄的《桃溪乡志》,是村里的老秀才柳先生,他身后跟着两个穿儒衫的弟子,手里举着 “拒蛮夷之术,守祖宗文脉” 的木牌,气氛肃穆得像书院讲学,却透着股不容置喙的固执。

“止步!” 柳先生合上书,老花镜滑到鼻尖,眼神透过镜片盯着三人,“桃溪北村世代以文脉传家,婴孩染疾是‘文脉不兴,邪祟趁虚而入’,当以古籍所载‘桃枝蘸墨驱邪、朱砂写经护魂’之法救治,哪能用你们这些扎针抽血的蛮夷洋药,玷污祖宗文脉!” 他指着林薇手里的利奈唑胺注射液,语气带着鄙夷,“昨日听闻桃溪西村用洋药救婴,却不知‘是药三分毒’,今日俺们村婴孩便血加重,定是洋药之气扩散所致!”

秦九几乎是本能地翻身下马,挡在林薇身前,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坚决:“柳先生,文脉不能当饭吃,更不能救娃命!桃溪西村的三个娃都是林大夫用洋药救的,现在活得好好的!这娃们便血、腹胀,是变异病菌引发的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不是邪祟,再拖下去,娃的肠子就烂透了!” 他转头看向村里,隐约能听到婴儿的哭声,比之前更微弱,“您听,娃都快哭不出声了,您要是不让救,就是眼睁睁看着娃死!”

林薇能感觉到秦九宽厚的背影透着股护犊般的坚定,心里微微一暖,却也察觉到身侧沈知远的气息变了 —— 他站得离自己近了些,手臂几乎碰到她的衣袖,递过来的简易超声探头带着微凉的温度,递的时候停顿了一瞬,眼神掠过秦九的背影,再落到她脸上时,多了些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柳先生,我们不用抽血,只用这个‘肚子里的镜子’(超声探头)看看娃的肠子,就知道是不是烂了,不用伤筋动骨,也不玷污文脉。”

“镜子?” 柳先生冷笑一声,弟子立刻附和:“先生,这定是妖法!哪有能看穿肚子的镜子,分明是想摄魂!” 人群里也起了骚动,个穿蓝布裙的妇人抱着哭哭啼啼的婴孩,犹豫着往前挪了挪:“柳先生,俺家娃也便血了,能不能让大夫先看看?就看一眼……” 立刻被另个中年汉子拉住:“别傻了!先生说了,文脉断了,村里就完了!”

僵持间,村里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个老汉跌跌撞撞跑出来,怀里抱着个婴儿,婴儿的襁褓上浸着大片暗红的血渍,肚子胀得像个紧绷的皮球:“柳先生!快救救俺孙儿!他便血不止,肚子硬得像石头,快没气了!” 婴儿的脸惨白如纸,呼吸微弱得几乎看不见,嘴角还挂着血沫。

“让开!” 林薇顾不上柳先生阻拦,推开人群冲过去,秦九紧随其后,死死挡住想上前拉扯的弟子:“谁敢拦,就是害命!” 沈知远也快速跟上,打开超声探头的电源 —— 这是阿禾特意补充的应急简易超声,虽不如专业设备清晰,却能看清肠道轮廓。林薇将探头贴在婴儿胀大的腹部,屏幕上立刻出现模糊的影像:“肠道壁增厚、有气液平面,还有坏死灶!是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三期!必须立刻禁食、胃肠减压,用利奈唑胺抗感染!”

“NEc?” 柳先生凑过来,老花镜盯着屏幕,“这是什么邪祟?” 林薇一边让秦九帮忙准备简易胃管(用消毒后的芦苇管),一边通俗解释:“不是邪祟,是娃的肠道像刚长好的嫩菜,被变异虫子咬出了破洞,还烂了,所以便血、腹胀,再不用药,肠道破了会引发腹膜炎,娃就没救了!利奈唑胺是抗生素里的‘新尖刀’,之前的万古霉素是老王牌,现在虫子不怕老王牌了,这把新尖刀能直接扎进虫子的要害,杀得更彻底!”

秦九已经用芦苇管做好了简易胃管,用酒精棉消毒后递给林薇:“林大夫,俺固定好了娃的头,你放心插。” 他的手稳得很,眼神专注地看着林薇,连呼吸都放轻了,生怕打扰她。沈知远则在一旁配药,利奈唑胺用生理盐水稀释后,抽取了精准剂量:“新生儿体重 2.8 公斤,一次 10mg,每 8 小时一次,这药能透过肠道屏障,直接杀肠道里的耐药菌。”

柳先生的弟子还想阻拦,却被柳先生抬手拦住了 —— 他看着屏幕上肠道的影像,又看着婴儿痛苦的样子,嘴唇动了动,没再说话。林薇快速将胃管插入婴儿鼻腔,慢慢推进胃部,很快就有黄绿色的液体和气体从管里排出,婴儿的腹胀明显缓解了些,呼吸也顺畅了点。“这…… 这真管用?” 柳先生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

“管用!” 秦九立刻接话,语气里满是骄傲,“林大夫的法子从来没错过!柳先生,您就让俺们继续救娃,等娃好了,俺们帮您重修文脉碑,绝不耽误村里的规矩!” 他转头看向林薇,眼里的光芒几乎要溢出来:“林大夫,俺去煮点米汤,等娃能进食了,给娃补力气;再采点蒲公英,煮水给其他娃喝,帮着消炎。”

沈知远看着秦九忙前忙后的样子,又看了看林薇额角的薄汗,默默递过一块干净的手帕,比平时多了句:“擦汗,别累着。” 林薇接过手帕,对上沈知远的眼神,发现他的目光里有欣慰,还有一丝不易察觉的怅然,心里微微一怔,赶紧低下头擦汗,脸颊有些发烫。

村民们见婴儿情况好转,都放下了戒备。个中年汉子主动搬来一张干净的八仙桌:“大夫,用这张桌,俺刚擦干净的,给娃们诊疗。” 穿蓝布裙的妇人也跑回家,拿来自家最软的棉被:“给娃们盖着,别着凉。” 柳先生的弟子也悄悄帮着烧热水,给器械消毒,嘴里还嘟囔着:“要是这药真能救娃,就算不是文脉之法,也不算错。”

接下来的三个时辰,三人分工明确:林薇负责给六个新生儿做超声检查、插胃管、输液,沈知远做药敏试验、监测生命体征,秦九则忙着煮蒲公英水、准备胃肠减压用的容器,还帮着给婴儿拍背、观察排便情况。柳先生一直守在旁边,看着林薇熟练地操作超声,看着沈知远记录的数据,看着秦九细心地照顾婴儿,眼神渐渐从怀疑变成了敬佩。

药敏试验结果出来了,利奈唑胺对耐药病菌的抑制率达到 98%。六个新生儿输上液后,病情都有了明显好转:便血减少、腹胀缓解、体温恢复正常。那个最严重的婴儿,甚至能睁开眼睛,小声哼唧了几声。老汉抱着孙儿,给三人磕了个响头:“谢谢大夫,谢谢你们救了俺孙儿的命,俺以后再也不信什么文脉驱邪了,就信你们的科学法子!”

秦九端着一碗温热的蒲公英水,吹温了递给林薇:“林大夫,你喝口,能消炎败火,你忙了一上午,嗓子都哑了。” 他还特意在水里加了点蜂蜜,知道林薇不喜欢苦味。林薇接过碗,刚要道谢,就看到沈知远从诊疗包里翻出一瓶润喉糖,递给她:“这个更方便,含着就行。” 两人的手几乎同时碰到碗沿,又各自停顿了一下,秦九的手微微缩了缩,眼神里闪过一丝失落,却还是笑着说:“润喉糖好,林大夫含着,不耽误说话。”

沈知远看着秦九的反应,心里那股微妙的情绪更明显了 —— 他知道秦九的心意,也知道林薇的局促,可他不想用言语点破,只想用行动证明,他和林薇之间的默契,是经历过无数生死考验的,不是旁人能轻易替代的。他转头对柳先生说:“柳先生,现在需要组织村民消毒水源,所有饮用水必须煮沸 30 分钟,新生儿的母亲要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病菌通过母乳传播。”

柳先生点了点头,立刻让弟子召集村民:“都听沈大夫的!烧开水、消毒水井,谁家有娃,都让娃的娘仔细洗手,别马虎!” 他走到林薇身边,语气带着愧疚:“林大夫,之前是俺固执,差点害了娃们,你们要是不嫌弃,俺这就去写告示,让全村人都知道科学救病的道理,不再信那些老法子。”

林薇坐在八仙桌旁,翻开《治痹手记》,在 “桃溪北村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合并万古霉素耐药菌感染” 那页写下:

“核心处理方案:

确诊关键:简易腹部超声(探头频率 5-7.5mhz),观察肠道壁厚度(>4mm 提示异常)、气液平面、坏死灶,通俗解释为‘用能看穿肚子的小镜子,看看肠道有没有烂洞’;

抗感染治疗:

首选利奈唑胺注射液(新生儿 10mg\/kg,每 8 小时一次静脉滴注),新型恶唑烷酮类抗生素,对万古霉素耐药菌高度敏感,能穿透肠道屏障,相当于‘给肠道里的耐药虫子递上专属毒药’;

联合用药:加用甲硝唑注射液(7.5mg\/kg,每 12 小时一次),杀灭厌氧菌,避免肠道坏死加重。

NEc 对症处理:

禁食 + 胃肠减压:用消毒芦苇管做简易胃管,持续负压吸引(用注射器定时抽液),让肠道休息,像给受伤的肠道‘放假养伤’;

营养支持:禁食期间予全静脉营养(新生儿专用氨基酸 + 脂肪乳 + 葡萄糖),通过静脉补充能量,不让娃饿肚子;

腹胀缓解:腹部热敷(温毛巾包裹热水袋,温度<40c),顺时针轻柔按摩,帮助排出肠道气体。

感染控制强化:

环境消毒: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诊疗桌、婴儿床,每日三次,焚烧污染的襁褓;

母婴防护:新生儿母亲接触婴儿前需用肥皂洗手 5 分钟 + 酒精消毒,佩戴口罩,禁止亲吻婴儿面部;

水源与饮食:全村水井用漂白粉(50mg\/L)消毒,每日两次,新生儿母亲饮食清淡,避免辛辣油腻食物。”

旁边贴了片晒干的蒲公英叶,还画了个简易的 NEc 超声示意图,标注 “肠道壁(厚)+ 气液平面(亮区)+ 坏死灶(暗区)= 肠道烂了,需禁食 + 用药”。

就在这时,村口突然传来马蹄声,个浑身是泥的青年跑进来,手里拿着一封染血的信:“大夫!不好了!最远的桃柳古镇出现病例,有十个新生儿发病,不仅便血、腹胀,还长了好多红色疹子,村医说…… 说病菌又变异了,利奈唑胺也不管用了!”

阿禾和玄清子也赶来了,阿禾手里拿着最新的病菌基因检测报告:“不好!变异病菌出现了利奈唑胺耐药基因,还引发了过敏性紫癜,疹子就是血管炎症导致的!” 秦九立刻站起来,拿起药箱:“林大夫,俺跟你们去!桃柳古镇的路俺熟,还有条山路能近一个时辰,俺还能帮着采草药,给娃们煮水消炎!” 他看着林薇,眼里满是急切,生怕她不带自己去。

沈知远也翻身上马,手里握着诊疗包,眼神坚定地看着林薇:“林薇,我们带着利奈唑胺和新的药敏试验盒,再加上抗过敏的药物(如西替利嗪),尽快赶过去。秦大夫,麻烦你带路,路上有情况,咱们互相照应。” 他说 “互相照应” 时,眼神特意看了秦九一眼,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强调。

柳先生赶紧说:“俺让弟子给你们准备干粮和水,再备两匹快马,桃柳古镇路远,别耽误了!” 村民们也纷纷围过来,给他们塞干粮、雨具,那个老汉还塞给林薇一包山药粉:“大夫,这山药粉能补力气,你们路上冲着喝,一定要平安回来!”

马车驶离桃溪北村时,太阳已经西斜,余晖把村口的文祭台染成金色。秦九坐在车夫旁,不时回头看向车厢里的林薇,见她在整理药品,便悄悄把车窗关好,又从怀里掏出个暖手炉(之前村民送的),递给她:“林大夫,山里冷,你暖暖手。” 林薇接过暖手炉,心里暖暖的,说了声 “谢谢”,抬头时正好对上秦九的目光,他立刻转过头,耳根微微泛红。

沈知远坐在林薇身边,看着窗外掠过的山林,又看了看林薇手里的暖手炉,默默从诊疗包里翻出一件薄外套,递给她:“山里风大,穿上吧,别着凉。” 林薇接过外套,感受到两人之间微妙的氛围,有些局促地笑了笑,把外套穿上。

一定要救回那些长疹子、便血的新生儿,一定要彻底终结这场蔓延多年的疫情。而最新变异的病菌、新生儿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