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未来勘探档案 > 第123章 尘埃落定后的余晖与未写完的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3章 尘埃落定后的余晖与未写完的信

研究所的银杏叶落了满地,像铺了层金色的地毯。陈默蹲在树下,手里捏着一片刚捡的叶子,叶脉清晰得像张地图,让他想起李教授U盘里的星图。三个月了,潜艇沉没的硝烟早已散尽,全球的意识容器也已被妥善处理,只是每当风吹过树叶,他总会想起铁蛋最后那句“记得修新外壳”,心里空落落的。

“在想什么呢?”林夏端着两杯热茶走过来,递给他一杯,掌心的温度透过瓷杯传来。她的贝壳手链换了根红绳,在阳光下晃出细碎的光——那是她用小姨留下的最后一点意识能量重铸的,据说能安神。

陈默接过茶,热气模糊了镜片:“在想李教授。”他顿了顿,轻笑一声,“说起来,到最后也没弄明白,他到底是疯子还是理想主义者。”

“或许都有吧。”林夏坐在他身边,落叶在她脚边打着旋,“汪副所长说,李教授年轻时也想过用意识技术救人,只是后来走偏了。就像老周说的,人啊,有时候走着走着,就忘了当初为啥出发。”

提到老周,陈默的嘴角弯了弯。那老头现在正和卡雅在香格里拉开茶馆,据说每天雷打不动泡两壶龙井,客人多的时候还会吹嘘自己在复活节岛“手撕无人机”的英雄事迹,被卡雅笑着怼“当年是谁被火山灰呛得直咳嗽”。小张兄弟俩则回了丽江,一边整理爷爷的笔记,一边帮着修复东巴文古籍,听说小张还把铁蛋的碎片做成了书签,天天带在身上。

“对了,汪副所长让我给你这个。”林夏从包里掏出个牛皮本,封面有些磨损,“说是在李教授的旧物里找到的,看字迹像本日记。”

陈默翻开日记,纸页泛黄,字迹从工整变得潦草。前面记着实验数据,中间夹杂着对“星之民技术”的狂热,最后几页却突然换了语气:

“今天看到陈默的照片,眉眼像极了他父亲。当年若不是我急着启动容器,陈教授夫妇也不会……罢了,路是自己选的。”

“铁蛋的情感模块测试通过了,它对着陈默的照片‘汪汪’叫,像只真狗。或许,让它陪着那孩子,是我唯一能做的补偿。”

“收割程序……其实是假的。星之民的警告是真的,但我没本事对抗,只能用这种方式逼陈默成长。他体内的‘种子’不是容器,是陈教授留下的‘星之民抗体’,只是这孩子太倔,不逼不行。”

最后一页只有一句话,墨迹晕开,像滴未干的泪:

“若有来生,想做个普通的教书先生,不用研究什么意识,只教孩子们认星星就好。”

陈默合上日记,指尖有些发颤。原来李教授什么都知道,那些阴谋、陷阱,到最后竟成了一场笨拙的守护。他突然想起铁蛋总在关键时刻“掉链子”,想起AI人形最后那句没说完的话,心里像被什么东西撞了一下,又酸又软。

“汪副所长还说,”林夏的声音轻轻的,“李教授在遗嘱里把所有遗产都捐了,用来成立‘意识伦理基金会’,让我们俩当理事。”

“我们?”陈默愣了愣。

“嗯,”林夏笑眼弯弯,“他说,只有真正懂得‘守护’的人,才配看管那些技术。”

风吹过银杏树梢,叶子沙沙作响,像谁在低声笑。陈默看着林夏的侧脸,突然觉得心里的空缺被填满了些。是啊,李教授走了,铁蛋也以另一种方式留下了,而他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要守护好这个世界,要对得起那些离开的人,还要……等着三年后那场未知的“星之民信使”之约。

他掏出手机,给老周发了条信息:“茶馆缺个打杂的不?”

很快收到回复,是老周特有的大嗓门语气:“缺!正好缺个给卡雅劈柴的!赶紧滚过来,龙井都给你泡好了!”

陈默笑着把手机揣回兜里,拉起林夏的手:“走,去香格里拉喝茶。”

“不等小张他们了?”

“不等了,”陈默回头看了眼研究所的方向,阳光透过叶隙洒在地上,光斑跳跃着,像无数个小铁蛋在跑,“有些故事该告一段落了,新的故事,得在茶香气里慢慢说。”

他们并肩走在落叶上,脚步声和笑声混在一起,被风送向远方。没人注意到,研究所顶楼的避雷针上,停着一只羽毛发亮的乌鸦,正歪着头看着他们,眼里闪过一丝与铁蛋相似的蓝光。它的爪子上,攥着半张没写完的信,信纸边缘印着个小小的龙形印记——和林夏的玉佩一模一样。

信上只有一行字:

“哥,我在星星上看着你呢……”

夕阳把他们的影子拉得很长,像条通往未来的路。路的尽头,是茶馆的袅袅炊烟,是古城的红灯笼,是雪山的白月光,还有无数个等待被书写的明天。而那些藏在星河里的秘密,那些未完待续的约定,终将在某个风和日丽的午后,随着一杯龙井的香气,慢慢舒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