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我在江湖社恐的那些年 > 第203章 风波前夕的宁静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拜访完几位关键长老,初步争取到支持后,李沐风肩上的压力似乎减轻了一些,但眉宇间的凝重并未散去。

他知道,这仅仅是开始,真正的风波尚未到来。

而陆云霁,在经历了连续数日的“社交酷刑”后,几乎是迫不及待地缩回了“敬亭小筑”的院子里,开始了为期一整天的“闭关”休整——主要是为了恢复那严重损耗的心神。

他选择的方式是……练剑。

并非为了突破或对敌,只是单纯地、一遍又一遍地演练着《无为剑经》。

剑势如云似雾,绵密柔和,不带一丝烟火气,与他此刻需要平复的内心波澜形成了奇妙的呼应。

每一次挥剑,每一次转折,都仿佛在将外界残留的、令他不适的嘈杂气息一点点剥离、驱散。

唐小柒难得地没有去打扰他,甚至制止了抱着新点心兴冲冲跑来的赵知闲。

“三师姐,陆师兄他……嗯,在‘静心’。”唐小柒挡在院门口,压低声音,表情严肃,仿佛在守护什么重要的仪式。

赵知闲眨眨眼,看了看院子里那道沉浸在自己剑意世界中的白色身影,恍然地点点头,也压低了嗓门:“哦!明白了!小五这是‘充电’呢!行,那咱们别吵他。”

她把手里的点心塞给唐小柒,“喏,这份给你,这份给他留着。”

说完,便又风风火火地转身,大概是去找别的“不平事”了。

唐小柒捧着两份还温热的桂花糕,看着院子里那个仿佛与天地融为一体的身影,忽然觉得,安静的陆师兄,其实也挺好看的。

当然,这话她可不敢说出来。

直到日落西山,陆云霁才缓缓收势,还剑入鞘。

他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感觉那萦绕在心头的滞涩感和紧绷感终于消散了大半,熟悉的宁静与“自在”重新回归。

他这才注意到站在院门口、抱着油纸包、眼巴巴看着他的唐小柒。

“陆师兄,你练完啦?”唐小柒见他看过来,立刻小跑着上前,献宝似的举起油纸包,

“三师姐带来的桂花糕,可香了!给你留了一份!”

食物的香气飘入鼻尖,陆云霁这才感觉到腹中饥饿。

他看了看那油纸包,又看了看唐小柒亮晶晶的眼睛,沉默了一下,伸手接过,低声道:“……多谢。”

这一次,他没有像之前那样抗拒或犹豫,只是动作依旧带着他特有的、不疾不徐的优雅。

他走到石桌旁坐下,小心地打开油纸包,拿起一块造型精致的桂花糕,小口品尝起来。

甜糯的滋味在口中化开,带着浓郁的桂花香,确实能抚慰人心。

唐小柒也坐在他对面,一边吃着自己那份,一边叽叽喳喳地分享着她从三师姐那里听来的、关于书院的最新“八卦”,比如哪位长老家的猫又生了崽,食堂哪个窗口的大叔最近好像谈恋爱了心情特别好给的肉都多了等等。

若是平时,陆云霁多半会觉得有些吵闹,但此刻,刚刚从那种极度不适的社交环境中脱离出来,听着这些毫无营养却充满生活气息的琐碎信息,他竟意外地没有感到烦躁,反而有种……

回到无忧谷的错觉。

他只是安静地听着,偶尔在唐小柒问到“陆师兄你觉得呢?”时,发出一个单音节作为回应。

这种微妙的变化,连唐小柒都隐约感觉到了。

她发现今天的陆师兄,似乎比平时……好接近那么一点点?

虽然还是没什么表情,话也少得可怜,但那种无形的、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屏障,好像变薄了。

接下来的几天,书院陷入了一种诡异的平静。

京城来的那几位“贵人”依旧每日与赵知节等人会面,但行事似乎收敛了不少。

赵知节本人更是深居简出,据说是在“潜心学问”。

而被关押的金帐狼卫头领,在赵知闲“别具一格”的审问下,又吐露了一些零碎信息,拼凑起来指向一个更庞大的阴谋,但关键部分依旧模糊。

李沐风变得更加忙碌,除了处理书院日常事务,还要与松岳真人等几位长老秘密商议,布置应对之策。

陆云霁则乐得清静,大部分时间都待在院子里,看书、修炼、或者……

被迫接受三师姐不定时的“关怀投喂”和唐小柒的“日常汇报”。

他的社恐症状依旧存在,尤其是在面对突然到访的、不熟悉的书院弟子(比如来送东西或者传话的)时,他依旧会下意识地绷紧身体,言语简短到近乎失礼。

但比起之前那种恨不得立刻消失的强烈反应,现在至少能维持表面的镇定,并且……

逐渐习惯了身边有唐小柒这个“噪音源”的存在。

他甚至开始能分辨出唐小柒不同语调代表的不同情绪:兴奋雀跃时语速会更快,音调更高;无聊时则会拖长尾音,像只慵懒的猫咪;吃到好吃的东西时,会发出满足的、小动物般的喟叹。

这种细微的感知,是他“自在”真意提升后带来的副产品,也让他对周遭环境的“适应性”在不知不觉中增强。

这天下午,天空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打在竹叶上发出沙沙的声响。

陆云霁坐在廊下,面前摆着一副棋盘,正在自己与自己对弈。这是他在谷中养成的习惯,有助于凝神静心。

唐小柒盘腿坐在旁边的蒲团上,怀里抱着圆宝(灰影被安置在后山马厩,圆宝则被李沐风想办法接来了书院),有一搭没一搭地顺着它的毛,看着棋盘上那些黑白棋子,只觉得眼花缭乱。

“陆师兄,下棋有什么好玩的?黑的白的看着都差不多……”她小声嘀咕。

陆云霁执着一枚黑子,悬在棋盘上方,闻言动作未停,目光依旧专注在棋局上,只是淡淡回了句:“静心。”

“哦……”唐小柒瘪瘪嘴,安静了一会儿,又忍不住开口,

“陆师兄,你说……那些坏人,什么时候才会动手啊?这么干等着,感觉好难受。”

陆云霁落下棋子,发出清脆的“啪”声。

他抬起眼,望向院外被雨幕笼罩的、朦胧的山色,雨水顺着屋檐滴落,连成串串珠帘。

“快了。”他轻声道。

他的“自在”真意能感觉到,这看似宁静的雨幕之下,那股涌动的暗流正在加速,如同暴风雨前的低压,让人喘不过气。

书院内的气息也变得愈发复杂,有焦虑,有观望,也有隐藏极深的恶意。

就在这时,院门外传来脚步声。

不是李沐风沉稳的步子,也不是赵知闲风风火火的节奏,更不是书院杂役轻快的脚步,而是一种带着几分迟疑和……怯生生的步伐。

陆云霁执棋的手微微一顿,刚刚松弛下来的神经瞬间又有些绷紧。

唐小柒也警觉地抬起头。

只见院门口探进一个脑袋,是个看起来只有十四五岁的小书生,穿着略显宽大的青衿,脸上带着些紧张和好奇,手里还捧着一卷用油布仔细包好的书。

“请……请问,陆先生可在?”小书生的声音细细的,带着少年人特有的清亮。

陆云霁沉默地看着他,没有立刻回应。

这种突如其来的、陌生的拜访,依旧是他最不擅长应对的场景之一。

唐小柒见状,立刻站起身,发挥了她“社交小能手”的作用,走到院门口,露出一个友好的笑容:“小弟弟,你找陆师兄有什么事吗?”

那小书生见到唐小柒,脸微微红了一下,连忙拱手行礼:“这位师姐好。我……我是书院乙字斋的学子,名叫柳明轩。是顾青衫顾师兄让我来的。”

听到顾青衫的名字,陆云霁的眉头几不可察地动了一下。

柳明轩继续道:“顾师兄说,他近日研读一本前朝棋谱,遇到几处疑难,听闻陆先生精通此道,特命我将棋谱送来,请陆先生闲暇时指点一二。”他说着,将手中用油布包好的书卷恭敬地递上。

送棋谱?

在这个敏感的时刻?

陆云霁站起身,走到院门口,但没有去接那棋谱,只是目光平静地看着柳明轩。

他的沉默和那清冷的目光让柳明轩更加紧张了,手都有些发抖。

唐小柒赶紧接过棋谱,打圆场道:“原来是这样啊!辛苦你跑一趟了!我们会转交给陆师兄的!”

柳明轩如蒙大赦,连忙躬身:“不辛苦不辛苦!那……那学生告退了!”

说完,几乎是小跑着离开了,仿佛身后有什么可怕的东西在追他。

唐小柒拿着棋谱,回到廊下,看着陆云霁依旧微蹙的眉头,忍不住笑道:“陆师兄,你看你把人家小朋友吓的!”

陆云霁:“……”

他收回目光,重新坐回棋盘前,似乎刚才的小插曲并未发生。

但唐小柒注意到,他并没有立刻继续下棋,而是看着那副残局,眼神有些飘忽,显然在思考着什么。

顾青衫在这个时间点,派人送来一本棋谱?

真的只是请教棋艺那么简单吗?

陆云霁伸出手,示意唐小柒将棋谱给他。

他解开油布,里面是一本纸张泛黄、看起来有些年头的线装棋谱,封面上并无书名。

他翻开第一页,里面是密密麻麻的棋局图谱和注解,看起来并无异常。

但他没有放过任何细节,指尖轻轻拂过书页,感知着上面的气息。

同时,他的“自在”真意,扫过书册的每一寸。

突然,他的手指在某一页的夹缝处微微一顿。

那里,用极其细微、几乎与纸张纹理融为一体的笔迹,写着几个小字:

“今夜子时,迎宾苑东墙外。”

没有落款,但那股熟悉的、属于顾青衫的、带着一丝清正文气又隐含锋芒的精神印记,陆云霁不会认错。

这不是请教棋艺,这是一次秘密的会面邀请。

陆云霁合上棋谱,面色如常,但眼神深处却闪过一丝锐芒。

风雨,终于要来了吗?

而且,似乎还多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潜在盟友?

他将棋谱放在一旁,重新将注意力放回棋盘,但落子的速度,却比之前快了几分。

唐小柒看着他一系列的动作,虽然不明所以,但也敏锐地感觉到气氛似乎有些不同了。

她抱起圆宝,小声问:“陆师兄,是不是……有什么情况?”

陆云霁落下最后一子,棋盘上局势瞬间明朗,黑棋以微弱的优势锁定了胜局。

他抬起头,看向窗外依旧连绵的雨丝,声音平静无波:

“备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