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立刻和小霸等人来到码头,举起千里镜。
只见远处海平面上,一支由一艘明显是主力巡防舰、四艘武装护卫舰以及八艘大型运输船组成的英国舰队,正缓缓地、却又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朝着深澳湾驶来。
为首的那艘巡防舰,船身线条流畅而坚固,桅杆高耸,帆索整齐,两侧密密麻麻的炮窗在阳光下闪烁着冰冷的金属光泽!甲板之上,穿着统一深蓝色制服的英国水手们,动作娴熟而有序,丝毫不见慌乱。
船楼之上,几名穿着笔挺军官服、佩戴着指挥刀的英国军官,正手持单筒望远镜,朝着我们这边仔细观察。
这阵仗绝非普通的商船队!更像是一支训练有素的海军分舰队!
他们来者不善?!还是另有图谋?
我心中念头急转,却并未慌乱。如今的南澳岛,日新月异,已非昔日可比!
岛上炮台林立,港内战船齐备,就算他们真是来寻衅滋事,我红旗帮也未必怕了他们!
“传令下去!”我沉声下令,“所有炮台进入一级戒备!港内所有战船,做好战斗准备!但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易开火!”
“是!” 随即,我转向小霸:“小霸,你带几艘快船,前去查问对方来意!记住,礼数要周全,但气势不能弱!告诉他们,这里是红旗帮的地盘!想贸易,可以!但必须守我们的规矩!”
很快,小霸便带回了消息。
英国舰队的指挥官,是一位名叫“乔治·埃尔芬斯通”(George Elphinstone)的皇家海军上校。他声称,此次前来,并非为了作战,而是奉英国东印度公司和新任南中国海舰队司令之命,前来“考察”南海各主要贸易港口,并寻求与“有实力、讲信誉”的本地势力,建立“友好通商关系”。
而他们选择南澳岛作为第一个“考察点”,正是因为听闻此地在我张保仔的治理下,“秩序井然,商贸繁荣,对各国商旅一视同仁,颇有几分自由港的气象”。
自由港?呵呵,这英国佬,倒是会说话。
我心中冷笑,却也明白,这恐怕是史密斯大班和他那位舰队司令朋友,在上次广州密谈之后,对我红旗帮实力和“新政”的一种试探和评估。
“告诉埃尔芬斯通上校,”我沉吟片刻,对小霸说道,“我红旗帮欢迎任何怀有善意的商人前来贸易。南澳岛的港口,向所有遵守我们规矩的船只开放。请他上岛一叙吧。”
会面的地点,就设在刚刚落成的“南澳市舶司”三楼的会客厅内。
我换上了一身在广州定做的、剪裁合体的墨色暗花绸缎长衫,腰间佩戴着那柄象征着红旗帮副帮主身份的、镶嵌着宝石的指挥刀,整个人显得英武挺拔,气度不凡。
英国皇家海军上校乔治·埃尔芬斯通,在十余名手持燧发枪、身穿鲜红色海军陆战队制服的士兵护卫下,如约而至。
他看起来约莫四十岁年纪,身材高大,金发碧眼,鼻梁高挺,脸上带着英国绅士特有的矜持和傲慢。
但他那双锐利的蓝色眼睛,在看到南澳岛港口内外那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以及市舶司周围那些虽然衣着各异、但眼神彪悍、行动间自有一股军旅之气的红旗帮巡逻队时,还是不由自主地闪过了一丝惊讶和郑重。
“张船长,久仰大名。”埃尔芬斯通上校用一口虽然流利、但略带生硬的粤语说道,主动伸出了手。
“埃尔芬斯通上校,欢迎来到南澳。”我微笑着与他相握,不卑不亢。
一番客套寒暄之后,双方落座。
“张船长,”埃尔芬斯通开门见山,“我们此次前来,是带着诚意,希望能与贵方就未来的贸易合作,进行深入的探讨。”
他顿了顿,继续道:“我们知道,红旗帮如今在南海之上,势力强大,影响力举足轻重。而我大英帝国,也希望能在这片充满机遇的海域,寻找到可靠的、能保障我们贸易利益的合作伙伴。”
“我们希望,日后悬挂米字旗的英国商船,在途经贵方控制的水域,尤其是这南澳岛附近时,能得到真正的安全保障。作为回报,我们愿意在某些方面,与贵方进行……更深层次的合作。”
“比如,”他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我们可以向贵方提供更优质、也更优惠的西洋商品,包括一些贵方可能非常感兴趣的‘特殊货物’。我们甚至可以考虑,在南澳岛设立一个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永久性商站,共同开发此地的贸易潜力!”
在南澳岛设立英国商站?!
这个提议,如同在我心中投下了一块巨石!这不仅仅是简单的贸易合作,更是英国势力对我们红旗帮,或者说,对我张保仔控制下的这个“独立王国”的一种变相承认和……投资!
我强压下心中的激动,脸上却露出一丝恰到好处的惊讶和沉吟:“上校先生的提议,确实令人心动。只是,南澳岛毕竟是我红旗帮的基业,若在此地设立贵国商站,恐怕会引来清廷不必要的猜忌和麻烦啊。”
“呵呵,张船长多虑了。”埃尔芬斯通上校自信一笑,“只要我们双方能达成协议,形成稳固的利益共同体,清廷那边自有我们去周旋。更何况,”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意味深长的语气说道,“如今的南海,真正能说了算的,恐怕…并非是广州府的那几位大人吧?”
他这话,分明是在暗示,只要我们红旗帮有足够的实力,清廷也奈何我们不得!
我与他对视片刻,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和对未来更大利益的共同渴望!
我知道,南澳岛,乃至整个红旗帮的未来,都将因为这次与英国人的“友好通商”,而翻开崭新的一页! 汕头,这座日后将成为粤东第一大港的城市,此刻,或许还只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渔村。但它崛起的种子,却已在我张保仔手中,在这南澳岛上,悄然播下!
南澳岛的成功经营,以及与英国人初步建立的“友好通商关系”,如给我红旗帮装上了加速器,也为我们下一步的扩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接下来,便是按照既定方略,继续向粤东和粤西两个方向,拓展我们的贸易据点和势力范围。 粤东方向,自然是惠州府的大亚湾。
此地海湾众多,岛屿星罗棋布,不仅是天然的避风良港,更是连接珠江口与福建沿海的重要中转站。
若能在此地建立据点,便能与香港岛、南澳岛形成稳固的铁三角,彻底掌控整个粤东的沿海贸易。
但惠州府毕竟不比南澳这等“天高皇帝远”的偏僻海岛,其内陆腹地富庶,官府势力也相对强大。想要像攻占南澳那样,明火执仗地强取豪夺,恐怕不易,也容易引来清军大规模的围剿。
于是,我再次想到了那位在广州城中运筹帷幄的胡康大人。
我亲笔修书一封,详细阐述了我们红旗帮欲在大亚湾建立“和平贸易中转站”,并承诺只要惠州官府默许,我们不仅会按时缴纳“孝敬银子”,更会主动协助官府清剿那些不服管束、真正危害地方的零散水匪,共同维护大亚湾海域的安宁与繁荣。
这封信,连同数箱早已准备好的、分量十足的见面礼——包括从英国人那里换来的西洋奇珍、从南洋运来的上等香料、以及数千两白花花的西班牙银元——通过珠娘手下最得力的秘密渠道,辗转送到了惠州知府和水师协镇的案头。
不出我所料,面对如此诚意十足的合作请求和足以让他们后半生衣食无忧的厚礼,那些早已被酒色财气掏空了骨头的惠州官老爷们,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便欣然笑纳了。
他们虽然没有明着答应什么,但很快,大亚湾沿岸的清军水师巡逻船只,便恰好都以船只检修、兵员轮换等各种名义,暂时停止了在该区域的巡逻。 这,便是无声的默许!
得到惠州官府的配合,我立刻派遣小霸船长,率领白蛟分舵的二十艘战船和数百名精干弟兄,携带充足的物资和工匠,前往大亚湾,选择了一处名为三门岛的、地势险要、港湾隐蔽的岛屿,开始了新基地的建设。
有了之前建设大屿山、香港岛和南澳岛的丰富经验,以及惠州官府的不干涉,三门岛基地的建设,进行得异常顺利。 短短三个月,一座集军港、码头、货栈、炮台、营房于一体的综合性前进基地,便已初具雏形!红旗帮的势力,也正式延伸到了粤东的核心区域!
至此,我红旗帮在粤东沿海的贸易网络,以南澳岛为核心,大亚湾三门岛为侧翼支撑,已然初步成型! 这个黄金三角,不仅为我们带来了源源不断的财富,更成为了我红旗帮震慑整个粤东、辐射闽南、连接南洋的最重要的战略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