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废土兽王:我以生命御万兽 > 第472章 古老守望与织网印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72章 古老守望与织网印记

挣脱引力陷阱后,“远航者”号不敢有丝毫停留,以最快速度(虽然依旧很慢)离开了那片诡异的空域。舰桥内,劫后余生的庆幸与更深的不安交织在一起。那道神秘的引力网和它对“生命织网”波动信号的响应,揭示了寂静航道并非无人区,而是存在着某种他们无法理解的、古老的守望者。

“能分析出那信号的接收者是什么吗?”伊莱亚斯问解码者。

解码者摇头,脸上带着困惑:“信号发出后,没有任何形式的回传信号或能量反应。引力场是自行消散的,仿佛……只是确认了我们‘非敌’的身份后就解除了警戒。无法追踪,无法分析。”

林烬沉默着,他通过生命共鸣,能隐约感觉到,在引力场消散的瞬间,有一股极其古老、浩瀚、但又带着深深疲惫的意念,如同惊鸿一瞥般扫过“远航者”号,重点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然后便如同潮水般退去,无影无踪。

那意念中没有任何敌意,也没有善意,只有一种履行职责般的漠然,仿佛一个按照固定程序运转了亿万年的自动哨兵。

“它……或者说‘它们’,在守护着什么?”林烬心中思索。对抗归墟教团和“熵化瘟疫”的力量?还是别的什么?

这次遭遇,虽然危险,却也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好处”。在引力场消散的瞬间,似乎有一股极其微弱的、源自那古老守望者的特殊能量残留,附着在了“远航者”号的外壳上,更准确地说,是附着在了那些被林烬生命场深度浸润过的活性生物装甲区域。

这种能量残留没有任何攻击性,反而像是一种……认证标记或者说 “通行证” ?

林烬尝试用生命共鸣去接触这微弱的能量印记,发现它极其稳定,并且与“生命织网”的底层波动隐隐共鸣。他有一个大胆的猜测:拥有这个印记,或许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再遭遇类似那个引力陷阱的、由同一“系统”布置的防御机制。

他将这个发现告知了伊莱亚斯和解码者团队。工程师们立刻对这能量印记进行监测和分析,试图理解其构成,但进展缓慢,这超出了他们现有的科技水平。

无论如何,这算是一个小小的护身符。

航程继续。或许是那个“织网印记”起了作用,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们再未遭遇类似的致命陷阱,偶尔感知到一些空间异常,也都能提前规避。

这段时间里,林烬专注于两件事:一是继续深化对生命共鸣的掌握,尤其是在能量精细操控和与灰影协同方面;二是研究那份从“灯塔-7”获得的《“熵化瘟疫”与“生命织网”稳定性关联猜想》。

埃洛斯博士的理论给了他很多启发。他开始尝试运用生命共鸣,不仅仅是对自身和舰船进行加固,而是更主动地去“梳理”和“净化”周围环境中可能存在的、极其微量的熵化污染因子——那些在宇宙中如同背景辐射般存在的、导致物质缓慢衰败的“逆生命波纹”。

这个过程极其艰难,效果微乎其微,如同试图用一杯水去净化整个海洋。但林烬乐此不疲,他将这视为一种修行和对能力的锤炼。他左眼的绿芒在这种持续的、精细的净化练习中,似乎变得更加纯粹,对生命能量的感知和控制也提升到了新的层次。

他甚至开始尝试,将这种微弱的净化之力,与灰影的空间能力结合。灰影似乎天生对“秩序”和“稳定”有着亲和力(这或许也是它能与林烬共鸣的原因之一),在林烬的引导下,它偶尔能释放出一种带着微弱净化效果的空间涟漪,虽然范围极小,持续时间极短,但这无疑是一个全新的、充满潜力的方向。

就在这种相对平稳的航行与修炼中,某一天,负责监测“织网印记”的工程师突然报告:

“大人!印记的能量波动……正在增强!并且……似乎在指向某个方向!”

林烬立刻来到监测屏幕前。只见代表那古老印记的能量信号,如同被激活的指南针,稳定地指向航线的侧前方某个坐标。而那坐标,与他们前往“摇篮星云”的大方向,存在一个不大的偏角!

“计算偏差角度和指向坐标的距离范围。”林烬下令。

很快结果出来:偏差角约15度,指向坐标距离未知,但根据印记能量衰减模型粗略估算,可能在一次到两次最大跃迁距离之内。

是陷阱?还是……那个古老守望体系指引的另一个“节点”?

是遵循原计划前往“摇篮星云”,还是相信这意外的指引?

林烬看着屏幕上那稳定指向的印记能量,左眼的绿芒微微闪烁。寂静航道的经历告诉他,这片星空隐藏着太多未知。有时候,看似绕远的路,或许才是捷径。

“调整航向。”他做出了决定,“跟随印记指引。”

他需要更多的信息,更多的力量。这个意外的指引,或许就是一个契机。

“远航者”号缓缓偏转方向,沿着那来自古老守望者的微弱信号,驶向了另一片未知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