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服装品牌主理人 > 第155章 价值观输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人呐,吃饱了饭,就会想点精神上的事儿。企业也一样。当业务跑顺了,团队稳定了,钱也赚得踏实了,你就会忍不住琢磨:咱这么折腾,到底图个啥?除了账面上的数字,还能留下点啥?

SUdU就到了这个坎上。微商业务在“赋能代理”和“微学院升级”两板斧下,根基越来越稳;电商网批是老底盘,雷打不动;线下体验店成了品牌名片;小程序用着那叫一个顺溜。表面看,该有的都有了,公司像个精壮的汉子,肌肉结实,动作协调。

但我心里头,老觉着还缺点什么。就像一栋大楼,钢筋水泥都齐了,装修也豪华,但里头空荡荡的,没点烟火气,没点“人味儿”,总觉得不像个家。SUdU这栋楼,硬件一流,但它的“魂”是什么?光靠“卖好衣服”这个说法,好像还不够有劲。

那段时间,我没事就爱在办公室里泡茶,看着窗外。楼下四季青市场人声鼎沸,都是为了几毛钱利润奔波劳碌的同行。朋友圈里,微商们还在用那些浮夸的套路,今天喜提玛莎拉蒂,明天收入破百万,看得人直皱眉头。我就想,SUdU跟它们,到底有啥不一样?难道就只是咱们的衣服质量好点、模式健康点?

不对。肯定有更深层的东西。咱们这帮人,从银行辞职开始,一路摸爬滚打,踩过坑,打过架,也享受过成功的喜悦,积累了一肚子酸甜苦辣。这些经历里熬出来的那点心得、那点坚持、那点“死脑筋”,才是SUdU最值钱的家当!这些东西不提炼出来,不传递出去,就像宝贝埋在土里,太可惜了。

更重要的是,我瞅着市场上那些乌烟瘴气的搞法,心里憋着一股火,也想说道说道。总得有人站出来,说说啥叫正经做生意,啥叫长久之道。

这个念头越来越强烈。我把吴永浪叫来,他管着公众号和内容。我没跟他谈流量、谈转化,而是聊了个虚的:“永浪,你说,咱们除了卖衣服、教代理,还能不能干点别的?比如……输出点‘价值观’?”

吴永浪愣了一下,推推眼镜:“汪总,您是说……写点有深度的东西?”

“对!”我一拍大腿,“不吹牛,不忽悠,就写咱实实在在踩过的坑、悟出的理儿!就写咱们为啥死磕质量、为啥不搞压货、为啥要赋能代理!把咱们SUdU的‘生意经’,掰开了揉碎了,讲给咱们的代理、客户,甚至整个行业听听!让他们知道,赚钱,有更踏实、更长远的路可走!”

吴永浪眼睛亮了:“这想法好!现在市场上就缺这种实话!咱们来个‘清流系列’!”

说干就干。我亲自披挂上阵,在“SUdU”官方公众号上开了个专栏,名字就叫《小闲茶座》。名字取得随意,但内容我一点不随意。我不让团队代笔,就自己抽晚上安静的时候,对着电脑一个字一个字地敲。

第一篇文章,我写的主题是《微商的下一站:从卖货到创牌》。我没讲大道理,就从咱们自家代理老赵的故事说起。写他怎么从一个小白,靠着SUdU的赋能,不仅赚了钱,还学会了穿搭知识、客户服务,甚至带起了小团队,成了个小老板。文章里,我写道:

“微商不是刷屏机器,更不是拉人头游戏。它应该是一个普通人借助平台和品牌力量,实现轻资产创业的路径。它的终点,不是晒收款截图,而是打造一个有口碑的个人Ip,甚至是一个小事业。SUdU要做的,就是帮更多‘老赵’,完成这个蜕变。”

这篇文章发出去,没做太多推广,结果后台炸了。留言不是简单的“写得好”,而是大段大段的共鸣:

“汪总说到我心坎里了!在SUdU干,感觉是在长本事,不是单纯卖货!”

“看了这篇文章,更坚定跟SUdU干下去了!这才是正道!”

连一些行业里的朋友都转发评论:“小闲看得透!给混沌的微商圈指了条明路!”

初战告捷,给了我很大信心。接着,我又写了《信任,是唯一可持续的流量》。结合咱们被谣言攻击、最后靠透明和品质逆转的那次危机,我写道:

“流量会枯竭,平台会更迭,套路会失效。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像陈年老酒,越存越香。SUdU这几年,没搞啥惊天动地的营销,就是老老实实做产品、诚诚恳恳待客户。现在看来,当初觉得‘笨’的方法,反而是最‘聪明’的路。因为信任,是我们唯一能带走的‘资产’。”

这篇文章,简直成了代理们的“战斗檄文”,经常被他们用来回应客户的质疑:“你看,我们汪总说了,信任最重要!我们绝不干那忽悠人的事!”

除了写文章,我还尝试了一种更直接的方式——直播对谈。不是那种锣鼓喧天的卖货直播,就我一个人,晚上九点以后,在办公室支个手机,开个“深夜茶馆”直播。不设具体主题,就是回答粉丝和代理的提问。问题五花八门:

“汪总,有个代理想压价抢我客户,怎么办?”

“小闲哥,你觉得做品牌最难的是什么?”

“闲总,年轻人想创业,您有啥建议?”

我有啥说啥,不绕弯子。遇到尖锐问题,也不回避。有一次,有人直接问:“汪总,您拒绝资本,是不是太保守了?不怕错过风口吗?”

我对着镜头,很坦诚:“不是保守,是清楚自己要啥。资本是加速器,但方向盘得握自己手里。我们想种一棵能活一百年的树,不想当一朵明天就谢的烟花。慢点,但心里踏实。”

这种真实、不装、甚至带点“轴”的劲儿,反而赢得了更多人的好感。直播在线人数不高,但互动质量极高,留下的都是铁杆。有人说:“听汪总聊天,不像老板,像个有经验的大哥,说的都是实在话。”

这种持续、高质量的价值观输出,像一股涓涓细流,慢慢渗透,带来的改变是静悄悄却深刻的。

首先,汪小闲这个人,立起来了。以前大家叫我“汪总”,是职位上的尊重。现在很多人叫我“闲哥”、“小闲总”,里面多了层亲近和认同。我不仅仅是个公司老板,更成了他们眼中的一个“靠谱的引路人”。这种个人品牌的建立,比任何广告都值钱。

其次,SUdU的品牌形象,更厚实了。客户买SUdU的衣服,不再只是买一件商品,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认同我们所倡导的“踏实做事、诚信经营”的价值观。品牌有了温度,有了故事,有了灵魂。

最关键的是,团队凝聚力空前高涨。员工们看到老板敢说真话、有坚持,觉得跟着这样的领头人干,有前途,有尊严。代理们更是与有荣焉,出去推广时,腰杆倍儿直:“我们品牌,是有思想的!”

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同行私下说我“装清高”、“站着说话不腰疼”。也有团队里的年轻人觉得,老板老是强调“慢”、“踏实”,会不会错过一些快钱的机会?

对这些,我一笑置之。我在一次内部会上说:“咱们输出的不是‘清高’,是‘常识’。是做生意的本分。有人说咱们慢,那就让他们快去吧。咱们就看,五年后、十年后,是谁还活得好,活得踏实。”

企业最高层次的竞争,是价值观的竞争。当产品、模式都可能被模仿时,你内在的坚持和信仰,才是真正无法复制的核心竞争力。它能在混沌中帮你吸引同频的人,形成最稳固的“价值共同体”。

老板是企业文化的活标本。你说什么、做什么,员工和客户都看在眼里。敢于并善于输出真实、正向的价值观,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品牌投资。它能让你从“商人”变成“企业家”,让企业从“赚钱机器”变成“社会器官”。

真诚,是最高级的情商。在这个信息爆炸、套路遍地的时代,敢于袒露真实想法,不回避问题,不夸大成绩,反而能建立最深厚的信任。SUdU能穿越周期,跟这份“真”字,密不可分。

通过价值观的输出,汪小闲和SUdU真正完成了从“做事”到“育人”、从“经营企业”到“影响行业”的关键一跃。这为SUdU在未来更大的风浪中,铸就了最坚不可摧的“压舱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