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7章 会喘气的铁兽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启元年,六月中。

自从卖打火机赚了六十四万两银子,李苏的日子并没有变得好过。 相反,他快被逼疯了。

格物院的后院工棚里,地上扔满了废弃的铁疙瘩。 那是失败的气缸。

“不行!还是漏气!” 李苏从一个巨大的铸铁圆筒里钻出来,满头满脸的黑油,像个刚从煤窑里爬出来的鬼。 他手里拿着一个活塞,愤怒地摔在地上。

“铸造出来的气缸内壁全是砂眼和毛刺!活塞塞进去根本推不动!勉强推得动,气全从缝里跑光了!这他妈就是个漏气的大茶壶!”

站在一旁的赵满仓大气都不敢出。 大明的铸造技术,造个钟还行,造这种要求气密性的东西,简直是赶鸭子上架。

“大人,要不……咱们别造了?”赵满仓试探着说,“那打火机不是挺赚钱的吗?”

“不造?” 李苏猛地回头,眼神凶狠,“不造这个,拿什么拉大炮?拿什么运煤?靠你们的肩膀挑吗?!”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没有电力镗床,怎么把气缸内壁磨平? 在这个时代,只有一个办法。

“磨!” 李苏咬着牙,从牙缝里挤出一个字。

“赵师傅,找两个力气最大的徒弟。再做一个木头圆盘,上面镶上磨石和硬质刀头。” “塞进气缸里,给我用人推着转!转一圈,刮一层皮!加水!加沙子!日夜不停地磨!” “磨到这内壁像镜子一样亮为止!”

这是一种最原始、最笨拙,但也最悲壮的加工方式。 人力镗床。

接下来的七天七夜,格物院的工棚里传出的不是敲击声,而是令人牙酸的“沙沙”摩擦声。 工匠们轮班倒,手掌磨烂了缠上布继续推。 李苏也没闲着。他在解决另一个致命问题——密封。 没有橡胶,接口怎么封? 他试了皮革,烧焦了。试了软木,炸裂了。 最后,他想到了古法。 “买牛油!买最好的麻绳!还有石墨粉!” 李苏亲自熬制了一大锅黑乎乎的密封膏。把麻绳浸泡在滚烫的牛油和石墨里,煮透,然后趁热塞进接口的缝隙,再用螺栓死死拧紧。

……

六月二十日,深夜。

当朱由校偷偷溜出宫来到格物院时,看到的是这样一幅景象: 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焦糊味和机油味。 李苏和十几个工匠瘫坐在地上,一个个累得像泥猴,但他们的眼睛都死死盯着院子中央那个丑陋的大家伙。

那是一台横置的锅炉,架在四个粗笨的木轮包铁车轮上。满身缠着浸油的麻绳,像个受了伤的伤员。

“李爱卿?”朱由校小声唤道。

“嘘。”李苏竖起手指,“陛下,别出声。看。”

李苏爬上锅炉,戴上护目镜,深吸一口气,扳动了那个沉重的黄铜阀门。

“库哧!”

一声巨响,仿佛巨兽打了个喷嚏。 一股白气从排气口喷出。 巨大的活塞杆猛地向前一冲,带动曲轴。 那两个比人还高的后轮,在泥地上狠狠地刨了一下,转动了半圈。

“动了!动了!”朱由校激动得差点跳起来,却被王体乾死死捂住嘴。

“库哧——库哧——”

声音越来越急促,越来越连贯。 这台重达三吨的蒸汽机车,喷吐着黑烟和白气,摇摇晃晃地驶出了工棚。 地面都在震动。 那震动顺着脚底板传到朱由校的心里,让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战栗。

这不是马,不是牛。 这是在这个沉睡的农业帝国里,诞生的第一头吃煤的怪兽。

“停!” 李苏拉下阀门。 蒸汽机车缓缓停下,锅炉还在发出“嘶嘶”的响声。

李苏跳下车,走到朱由校面前。他浑身湿透,脸上带着一种近乎虚脱的笑容。

“陛下,它活了。” 李苏拍了拍那滚烫的铁皮,“虽然它现在还漏气,还跑不快,还丑得要命。” “但只要给它吃煤,它就能一直跑下去。它不知道累,不知道疼,更不会背叛。”

朱由校颤抖着手,摸了摸那黑乎乎的飞轮。 烫手。 但这股热量,让他觉得无比安心。

“李爱卿。”朱由校喃喃自语,“朕觉得,这铁疙瘩……比朝堂上那些磕头的大臣,好看多了。”

李苏笑了。 他知道,这颗工业的种子,终于在皇帝的心里扎下了根。

但他也知道,这只是开始。 这台机器全是毛病。连杆是熟铁的,太软;锅炉是生铁的,太脆。 如果不解决材料的问题,这头怪兽早晚会变成杀人的凶器。

看着夜色中那台喘息的机器,李苏的眼神变得凝重起来。 “明天路测。”李苏低声自语,“希望……别出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