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21章 金殿献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启元年,十月初五。紫禁城,皇极殿。

今天的早朝,气氛比往常都要火爆。 甚至可以说,是一场针对李苏的“围剿”。

“臣,都察院左都御史,参劾工部郎中李苏!” 一名身穿绯袍的大员跪在地上,手里的奏折举过头顶,声音悲愤欲绝: “李苏身为朝廷命官,竟公然指使乱兵,夜袭通州范记商号!不仅抢掠硫磺、精铁无数,还炸毁民房,殴打商民!此乃土匪行径!若不严惩,国法何在?天理何在?”

“臣附议!” “臣附议!” 一时间,十几名东林党官员齐齐出列。范家在京城的势力盘根错节,这次李苏把范家在通州的库房搬空了,那是动了太多人的奶酪。

兵部尚书张鹤鸣也阴沉着脸补了一刀: “陛下,李苏练兵不仅无方,反而纵兵行凶。如今京城流言四起,说那石景山就是个贼窝。若再不整治,恐怕要生民变啊!”

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脸色有些难看。 他虽然信任李苏,但“抢劫通州”这事儿确实做得太过了。连个招呼都不打就拉走了,这让他在朝堂上怎么保?

“魏大伴……”朱由校看向旁边的魏忠贤,想让他出来和稀泥。 但魏忠贤今天却一反常态,垂着眼皮,老神在在地站在那儿,仿佛没听见一样。

就在群臣激愤,恨不得当场把李苏拿下问罪的时候。

“陛下!” 殿外传来一声高喝。 “工部侍郎李苏,在殿外候旨!说是……说是来给陛下献礼的!”

“献礼?”朱由校一愣,“宣!”

片刻后,李苏大步流星地走进了大殿。 他今天没穿官服,而是穿了一身还沾着硝烟味和干涸血迹的黑色箭衣。更让人侧目的是,他身后跟着两名士兵,抬着两个沉甸甸的樟木大箱子。

“李苏!” 左都御史指着他大骂,“你还有脸来见驾?你抢掠通州,罪大恶极……”

“闭嘴。” 李苏冷冷地看了他一眼。那眼神里透着的杀气,竟然让这位从二品的大员心里一寒,下意识地退了半步。

李苏走到御道中央,单膝跪地: “陛下,臣来迟了。因为这几天,石景山有点忙。”

“忙什么?”朱由校问道。

“忙着杀人。”

李苏站起身,一脚踢开了那两个樟木箱子的盖子。

“咣当!”

一股浓烈的石灰味混合着血腥气,瞬间弥漫在大殿之上。 当看清箱子里的东西时,刚才还唾沫横飞的文官们,瞬间像是被掐住了脖子的鸡,一个个脸色煞白,甚至有人当场干呕起来。

人头。 整整十五颗人头。 而且不是普通的人头。 这些人头都留着标志性的金钱鼠尾辫,面目狰狞,虽然被石灰腌过,但依然能看出他们生前的凶悍。 最上面的一颗,正是那个不可一世的白甲兵牛录额真,额鲁。

“这……这是……”兵部尚书张鹤鸣是懂行的,他颤巍巍地走近几步,看清了那人头旁放着的染血头盔。 白色的盔缨,红色的镶边。 “白……白甲兵?!”张鹤鸣失声尖叫。

轰! 朝堂瞬间炸锅了。 白甲兵意味着什么?那是建奴的核武器!在辽东战场上,平时想杀一个白甲兵都难如登天。 而现在,这里有整整十五颗!

“前夜,建奴巴牙喇精锐夜袭石景山,意图烧毁高炉,刺杀微臣。” 李苏的声音在大殿回荡,平静得像是在说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臣率神机新军迎战。激战半个时辰,全歼来犯之敌。斩首十五级,无一漏网。”

李苏抬起头,直视皇帝: “陛下,这份‘土特产’,您还满意吗?”

朱由校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激动得手都在抖。 “好!好!好!” 他连说了三个好字,竟然直接走下御阶,来到箱子前。 “谁说朕的新军是贼窝?谁说朕的枪炮是杂耍?!”

朱由校转过身,指着那群面无人色的文官,怒吼道: “你们弹劾李苏抢劫?睁开你们的狗眼看看!如果是抢劫能抢来十五颗白甲兵的人头,朕恨不得让他把你们家都抢了!”

左都御史满头大汗,噗通一声跪在地上:“臣……臣也是风闻言事……”

“风闻言事?” 一直装死的魏忠贤,这时候终于睁开了眼。他那阴恻恻的声音响了起来: “咋家倒是觉得奇怪啊。这十几名建奴精锐,是怎么穿过九边重镇,悄无声息地摸到京城脚下的?”

魏忠贤走到那群东林党官员面前,目光如毒蛇般扫视: “若是没有内鬼接应,没有通州那些‘商号’的掩护,他们能飞进来不成?”

这一顶“通敌”的大帽子扣下来,比什么都狠。 刚才还在帮范家说话的官员们,此刻一个个恨不得把头缩进裤裆里。

“传朕旨意!” 朱由校此时底气十足,“李苏护驾有功,练兵有方,赏飞鱼服!通州一案……不必查了!那些物资,就当是范家‘捐’给前线的!”

“魏大伴!” “老奴在。” “给朕查!狠狠地查!谁放这些建奴进来的,杀无赦!”

一场针对李苏的政治危机,就在这十五颗人头面前,烟消云散。

然而。 还没等李苏松一口气。 殿外再次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这一次,不是捷报。

一名满身尘土的兵部塘骑,捧着一封沾着黑血的信筒,跌跌撞撞地冲了进来。 “报——!!!” “陛下!辽东广宁……广宁急报!”

朱由校的笑容凝固在脸上。 “念!”

太监王承恩接过信筒,打开一看,手一抖,差点没拿住。 “经略熊廷弼急奏……努尔哈赤集结六万大军,号称二十万,已渡过辽河!西平堡被围!广宁危在旦夕!” “熊廷弼称……广宁若失,山海关外再无大明寸土!京师危矣!”

大殿内再次陷入死寂。 刚因为十五颗人头而提起的一点士气,瞬间被这封血书浇灭了。

“谁能救广宁?”朱由校环视四周,声音发颤。 无人应答。 那些平日里高谈阔论的将军们,此刻都低下了头。谁都知道,现在的辽东就是个无底洞,谁去谁死。

“陛下。” 一个年轻而坚定的声音,再次打破了沉默。 李苏向前一步。 他看了一眼箱子里那颗白甲兵的人头,又看了一眼龙椅上那个惶恐的年轻皇帝。

“臣,愿往。”

“你?”朱由校一惊,“李爱卿,你才练了一个月的兵,只有五千人……”

“五千人,够了。” 李苏抬起头,眼中燃烧着名为野心的火焰。 既然枪造好了,药配齐了,人练出来了。 那就该去见见那位传说中的“老奴”了。

“陛下,给臣一个月时间准备粮草车马。” “腊月初一,臣率神机新军出关。”

李苏的声音铿锵有力,如金石坠地: “这一次,臣不守城。” “臣要教教努尔哈赤,什么叫……排队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