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32章 监军太监与土豆盛宴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2章 监军太监与土豆盛宴

天启二年,三月初三。上巳节。

广宁城内,羊毛纺织作坊日夜轰鸣。虽然一切都在好转,但一股阴云却笼罩在总督府上空。

“圣旨到——!!!” 随着一声尖细的嗓音,一队鲜衣怒马的锦衣卫簇拥着一顶豪华的大轿子,大摇大摆地进了残破的广宁城。

轿帘掀开,走出一个穿着大红蟒袍、涂脂抹粉的老太监。 他叫高起潜。 历史上着名的“坑货”监军,也是魏忠贤派来盯着李苏的一双“眼睛”。他这次来,名义上是“慰问”,实则是来查账和分权的。

……

总督府大堂。

高起潜坐在主位上,手里端着那个李苏用来换羊的绿玻璃杯,一脸嫌弃地看着里面的白开水。

“李侍郎,这就有点不像话了吧?” 高起潜翘着兰花指,阴阳怪气地说道: “咋家大老远替皇爷和九千岁来看你,连口热茶都没有?听说你跟蒙古人做生意,用玻璃杯换了几万只羊,赚得盆满钵满。怎么,给宫里的孝敬,还没见着呢?”

李苏站在堂下,神色平静。 他知道,这帮太监是属貔貅的,只进不出。如果不把他的胃口填满,他在背后捅一刀子,神机新军就完了。

“高公公误会了。” 李苏笑了笑,拍了拍手。 “来人,给公公上‘茶’。”

孙得胜带着两个亲兵走上来,手里捧着一个沉甸甸的红漆托盘,上面盖着红绸。

“这是下官特意为公公准备的‘润喉茶’。” 李苏走上前,一把掀开红绸。

“嘶——” 哪怕是见惯了世面的高起潜,此刻也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凉气。

托盘里没有茶。 整整齐齐码放着二十锭足色的金元宝,每一锭都是五十两。 一千两黄金!(折合白银一万两) 在烛光下,那金灿灿的光芒几乎晃瞎了高起潜的眼。

“这……”高起潜咽了口唾沫,手里的兰花指也不翘了,直接伸手摸了摸那冰凉沉重的金锭,脸上的寒霜瞬间化作了菊花般的笑容。

“哎哟,李大人,您这是干什么?太客气了,太客气了!” 嘴上说着客气,手却已经把两锭金子揣进了袖子里,动作熟练得让人心疼。

“公公一路舟车劳顿,这点小意思,也就是给公公买点茶叶喝。” 李苏不动声色地把托盘推得更近了一些: “不过,这只是见面礼。李某是个粗人,不懂官场规矩,但我懂一个道理:大家一起发财,才是真的发财。”

“哦?”高起潜眼睛亮了,“李大人还有发财的路子?”

李苏一挥手,孙得胜又让人抬上来两个大箱子。 箱子打开,满满当当的灰色毛衣。

“这是?”高起潜皱眉,“羊毛做的?一股子骚味。”

“公公,这可是‘软黄金’。” 李苏拿起一件毛衣,低声道: “京城现在的煤价飞涨,穷人买不起煤。这毛衣虽然粗糙,但极其保暖。一件顶得上三件棉袄。” “我在京城没有铺子,也不想让外人插手。想请公公做这‘广宁呢’在京城的总代理。”

“总代理?”

“就是独家生意。”李苏凑过去,声音充满了诱惑,“出厂价一两银子,公公拉回京城,卖三两还是五两,全凭公公一张嘴。这中间的差价,全是您的。” “而且,我每个月能供货五千件。”

高起潜的脑子里飞快地打着算盘。 一个月五千件,一件赚二两……那一个月就是一万两!一年就是十几万两! 这比收黑钱安全多了,也长久多了!

“李大人……”高起潜一把抓住李苏的手,亲热得像是失散多年的亲兄弟,“咋家早就看出来了,您是国之栋梁啊!这生意,咋家接了!”

“不过……” 高起潜眼珠一转,虽然钱收了,但皇差还得办,“咋家这次来,皇爷还有口谕。这神机新军的兵权……”

图穷匕见。 旁边的孙得胜手已经按在了刀柄上。

李苏却笑了,轻轻按住孙得胜的手。 “公公想管军?没问题。咱们去校场看看。”

……

半个时辰后。校场。

“预备——放!” “轰!轰!轰!”

三十门拿破仑炮齐射,加上数千支燧发枪的排射,巨大的气浪把坐在太师椅上的高起潜震得直接滑到了地上,帽子都歪了,刚才揣进袖子里的金元宝都掉出来一个,咕噜噜滚到了李苏脚边。

“这……这……”高起潜吓得两腿打颤,脸色煞白。

李苏弯腰捡起金元宝,细心地擦了擦上面的灰,重新塞回高起潜的手里,顺便递给他一把还在冒烟的短铳: “公公,这枪劲儿大,您要不要试试?小心崩了牙。”

看着那黑洞洞的枪口,还有周围那五千双像狼一样冷漠盯着他的眼睛,高起潜彻底清醒了。 这支兵,除了李苏,谁也带不动。硬要夺权,搞不好哪天晚上就会像那个倒霉的白甲兵一样,“因公殉职”。 钱虽然好,命更重要。

“咳咳……李大人练兵有方,神勇无敌!咋家……咋家很放心!”高起潜哆嗦着把枪推回去,紧紧攥着金元宝。

“公公明鉴。” 李苏收回枪,笑道:“其实,公公不必辛苦带兵。您是监军,监军的职责是替皇上看着祥瑞。我带您去看个好东西。”

……

城西暖棚。

孙元化正带着人,小心翼翼地挖开第一垄土。 “出土了!出土了!” 随着泥土被翻开,一串串拳头大小、黄澄澄的土豆露了出来。

“这是?”高起潜好奇地看着。

“公公,这一亩暖棚,产了两千斤!”孙元化兴奋地喊道,“若是到了夏天,三千斤打不住!”

“两千斤?!”高起潜惊呆了。北方的小麦亩产也就二三百斤啊!

“公公。” 李苏捡起一个土豆,塞进高起潜手里: “这是祥瑞。有了它,辽东就不缺粮了。” “这也是您的政绩。您回京后可以跟皇上说,这是您亲自督导垦荒种出来的‘万寿果’。” “只要我不倒,这源源不断的银子和政绩,就都是您的。”

高起潜捧着那个土豆,就像捧着一颗定心丸。 金子有了(见面礼),路子有了(羊毛生意),面子也有了(土豆祥瑞)。 他要是再跟李苏过不去,那就是跟自己过不去!

“哎呦,李老弟!” 高起潜连称呼都变了,一脸谄媚: “你放心!回京后,咋家一定在九千岁和皇爷面前好好替你美言!谁敢弹劾你,那就是跟咋家过不去!”

李苏笑了。 “那就仰仗公公了。今晚咱们不吃别的,请公公尝尝这鲜挖出来的——土豆烧牛肉。”

……

当晚,总督府内飘出了浓郁的肉香。 高起潜吃得满嘴流油,彻底被李苏的“糖衣炮弹”腐蚀了。 他不知道的是,这顿饭,不仅保住了李苏的兵权,更为即将到来的本溪大开发,赢得了一把朝堂上的保护伞。

李苏看着狼吞虎咽的高起潜,目光却投向了更北的深山。 搞定了这个太监,后方就稳了。 接下来,该去本溪,找那块能让枪管硬起来的黑石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