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大明巨匠 > 第98章 电光中的阴谋与天听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8章 电光中的阴谋与天听

天启五年,四月十五。京师,乾清宫。

深夜。 紫禁城内一片寂静,只有巡夜侍卫的脚步声。 但在乾清宫的西暖阁内,却是灯火通明。朱由校没有睡觉,他正坐在一张特制的桌子前,盯着面前那个奇怪的木盒子出神。

这是格物院刚刚安装进宫的**“皇家电报机”。 为了保密,这台机器没有经过内阁,也没有经过司礼监,而是直接连通了东厂和前线督师府**。 负责收发电报的,是朱由校亲自挑选的、经过宋应星培训的几个小太监,被称为**“听雷监”**。

“滴——滴滴——” 木盒子上的铜针突然跳动起来,发出轻微的撞击声。

“皇爷!有动静了!” 值班的小太监立刻拿起笔,根据长短规律,在纸上飞快地记录着。 片刻后,一张翻译好的纸条呈到了朱由校面前。

【臣李苏奏:山海关整编完毕,查实空饷一万二千员,追回脏银四十万两。前锋已抵锦州,正构筑二级棱堡防线。】

“好!好一个一万二千员!” 朱由校看着纸条,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眼中却是寒芒闪烁: “兵部每年报上来的花名册,可是写着山海关足额三万人,粮饷一分不少!原来全进了这帮狗才的肚子!”

以前,他想知道边关的消息,得等兵部的塘报。那塘报从边关送到京城,要经过总兵、巡抚、督师、兵部层层转手。等到了皇帝手里,早就被改得面目全非,全是“形势大好”、“斩首无算”的鬼话。 皇帝就是个被蒙在鼓里的瞎子、聋子。

但现在,这根铜线,把皇帝的眼睛和耳朵,直接接到了千里之外。 天听,第一次真正实现了。

就在这时,外面的大太监王体乾进来禀报: “皇爷,内阁首辅叶向高、兵部尚书张鹤鸣求见。说是……有辽东紧急军情。”

“哦?” 朱由校把那张电报纸条压在镇纸下,脸上露出了一丝玩味的表情: “宣。”

片刻后,两位重臣急匆匆地走了进来,一脸的焦急和惶恐。 “陛下!大事不好!” 张鹤鸣跪在地上,举着一份刚刚送到的急递: “山海关急报!建奴两万骑兵突袭关口,马总兵浴血奋战,请求朝廷火速拨银二十万两,以此犒赏三军,修缮城防!否则关门不保啊!”

这是边将惯用的伎俩——谎报军情,骗取军费。 马世龙(虽然被李苏整顿了,但这是他之前发出的奏折,刚好有个时间差)的这封奏折,走了传统的驿站系统,跑了整整三天三夜才到。 而李苏的电报,只用了一瞬间。

朱由校看着这两个演戏的大臣,心中没有了往日的焦虑,只觉得无比的可笑和恶心。 他就像一个已经看了剧本结局的观众,看着台上拙劣的表演。

“哦?建奴突袭?” 朱由校故作惊讶,“战况如何?马总兵可曾受伤?”

“回陛下,战况惨烈!马总兵身先士卒,据说身中三箭……”张鹤鸣声泪俱下,仿佛亲眼所见。

“是吗?” 朱由校慢慢站起身,从镇纸下抽出那张电报纸条,轻飘飘地扔到了张鹤鸣的脸上。

“那这是什么?”

张鹤鸣捡起纸条,借着烛光一看,顿时如遭雷击。 【……马世龙贪墨军饷,已被革职查办,现押解回京……今日山海关无战事,天气晴。】 落款时间:今夜子时。

“这……这……” 张鹤鸣手抖得像筛糠,冷汗瞬间湿透了后背。 他的急报是三天前的,而皇帝手里这张纸条,是刚才的! 这怎么可能?难道皇帝有千里眼?

“这就是你们说的战况惨烈?” 朱由校的声音陡然拔高,将御案上的茶杯狠狠砸在地上: “欺君!你们这是欺君!” “拿着三天前的假消息,来骗朕现在的银子!你们的眼里,还有朕这个皇帝吗?!”

“陛下饶命!臣……臣也是被蒙蔽的啊!” 张鹤鸣和叶向高吓得魂飞魄散,疯狂磕头。他们不明白,那个该死的李苏到底用了什么妖法,竟然能让消息跑得比马还快!

“够了!” 朱由校看着这群丑态百出的文官,心中最后一点对士大夫的敬畏也烟消云散了。 他指了指那台电报机: “你们以为朕还是那个坐在深宫里、任由你们哄骗的傻子吗?” “告诉你们,从今天起,朕的眼睛,就在边关!朕的耳朵,就在军营!” “谁再敢在朕面前玩这种把戏,朕就让他知道,什么叫天威难测!”

“魏大伴!” “老奴在。” “把兵部尚书张鹤鸣拖下去!革职!下狱!让锦衣卫好好查查,这些年他吃了多少空饷!”

“遵旨!”

随着张鹤鸣的惨叫声远去,大殿内只剩下电流通过铜针时发出的微弱“滴答”声。 这声音在叶向高听来,简直就是催命的丧钟。

文官集团赖以生存的信息垄断权,在这个夜晚,被一根细细的铜线,彻底绞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