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周雨晴的质疑,像一块石头投入刚刚泛起涟漪的水面。

饥民们刚刚被林牧之的行动点燃的一点希望之火,又开始摇曳不定。

是啊,这粪土堆肥之法,闻所未闻,真的能行吗?

林牧之看着眼前这个眼神锐利、皮肤黝黑的女子,知道空口解释已然无用。对于周雨晴这样务实的人,唯有结果才能说服。

他并未动怒,反而语气平和:

“姑娘质疑,理所应当。口说无凭,事实为证。可否请姑娘在一旁见证?这片堆肥坑,以及旁边那片盐碱地,我们可划出一块作为‘试验田’。一月之内,且看这‘粪肥’之力,能否让这片白地泛起绿意。”

他的从容与自信,让周雨晴愣了一下。她预想中的呵斥或狡辩并未出现。

“试验田?”她咀嚼着这个陌生的词,看着林牧之清澈而笃定的眼神,心中的怀疑稍减,冷哼一声,“好!我就看着!若一月后毫无动静,你待如何?”

“若无效,我林牧之任凭姑娘处置,并向所有乡亲谢罪。”林牧之坦然道,“但若有效,还请姑娘助我一臂之力,将这法子在寒川推广。”

“一言为定!”周雨晴也是个爽利性子,将背上的竹筐放下,里面竟是些常见的草药,“我就在这儿看着你们弄!另外,我看你气色,风寒未愈,强撑而已。这些草药煎了喝,别还没等到验证,人先垮了。”

她的话语依旧直接,却透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关切。她反对的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非眼前这个肯亲身劳作的少年。

林牧之心中一暖,接过草药:“多谢姑娘。”

这个小插曲,反而让饥民们更安心了些。连最懂农事、最爱较真的周家姑娘都肯留下来“监督”,或许这法子真有点门道?

垦荒堆肥的工作,在一种微妙的氛围下继续推进。

然而,林牧之的心,却无法完全沉浸于此。

城墙方向隐约传来的号角声和工匠赶工的敲打声,不断提醒着他,马贼的威胁迫在眉睫。弩机改进和火攻之计,是守城的“矛”与“盾”,但将士们手中缺一把好的“刀”——优质的铁制兵器。

寒川现有的铁器,太脆,太易折断。

他想到了母亲笔记中记载的那处浅层铁矿,以及那种能燃烧的“石炭”(煤)。

必须尽快解决铁的问题!

他对周雨晴和几位老者简单交代了堆肥后续的翻搅、封土等注意事项后,便带着那两名兵卒,匆匆赶往城中唯一的铁匠铺。

铁匠铺位于县城角落,远远就能听到断断续续、有气无力的打铁声。

铺子里,一个身材敦实、满面烟火色的中年汉子,正对着炉火发呆。他手掌厚茧,眉头紧锁,看着砧板上几把刚刚打完、却已有细微裂纹的锄头,重重叹了口气。

他就是赵铁柱。寒川最好的铁匠,却也因无法打造出耐用的兵器而深深自责。

“可是赵师傅?”林牧之走进铺子。

赵铁柱抬起头,见是林牧之,脸上掠过一丝诧异,随即又变为麻木的恭敬:“是林少爷?您需要打制什么?眼下……怕是打不出什么好物件了。”他的声音沉闷,带着挥之不去的沮丧。

林牧之没有寒暄,直接拿起一把有裂纹的锄头,用手指敲了敲,发出沉闷的声音。

“铁质不纯,含硫磷过高,炭火温度也不够,锻打更是不得法。”他一针见血。

赵铁柱猛地抬头,眼中闪过惊愕。这县尊公子,怎会懂打铁?

林牧之不等他发问,从怀中取出那张绘有煤矿地点的纸张。

“赵师傅,寒川之铁,质劣非你之过,乃燃料与炉灶之弊。若有一种石炭,燃烧之热远胜木柴,再辅以一种新的炉灶,或可炼出精铁。”

“新的炉灶?”赵铁柱的注意力被完全吸引。铁匠的本能,让他对任何能提升铁质的方法都极为敏感。

“不错,一种……竖起来烧的炉子,我叫它‘高炉’。”林牧之拿起一根烧黑的木炭,在地上快速勾勒起来。

他一边画,一边讲解高炉的基本原理:如何利用烟囱效应提升炉温,如何通过特定的结构让铁矿石化合反应更充分,如何出铁渣、出铁水……

赵铁柱起初是怀疑,但随着林牧之的讲解,他的眼睛越瞪越大,呼吸不由自主地急促起来。

他是行家,一听就明白,这看似简单的结构改动,背后蕴含的道理,却远超他半辈子的经验!

这……这简直是点石成金的神仙法术!

“这……这炉子,真能成?”赵铁柱的声音因激动而颤抖,反复检查着地上的草图,粗糙的手指微微发抖。这是他陷入专注和兴奋时的状态。

“理论可行,但需实践。”林牧之坦诚道,“而且,需要那种特殊的石炭。赵师傅,你可知这图上所绘之地?”

赵铁柱仔细辨认着图纸,猛地一拍大腿:“这……这是城北野人沟!那里是有一种黑石头,点火能着,但烟大呛人,没人用!林少爷,您真是神了!连这都知道!”

找到了煤矿来源,林牧之心中大定。

“事不宜迟!赵师傅,我们需要人手,立刻去采挖石炭。同时,寻找合适的耐火粘土,搭建高炉!”

“可是……”赵铁柱看向城墙方向,面露难色,“马贼将至,官府征调,人手难寻,时间也……”

“正因为马贼将至,我们才更需要好铁!”林牧之语气斩钉截铁,“打造一把好枪头,可能就能在城头多杀一个马贼,多救一条人命!这是救急,更是救寒川!”

他的话,点燃了赵铁柱眼中久违的火光。

这个沉默寡言的铁匠,因为无法打造出合格兵器,内心一直饱受煎熬。此刻,他看到了希望。

“干了!”赵铁柱猛地站起,浑身充满了干劲,“我认识几个老伙计,还有些半大徒弟!我去找他们!石炭我去挖!砌炉子的土,我知道哪里有!”

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沮丧的铁匠,而是看到了技术突破可能的工匠!

林牧之看着赵铁柱瞬间焕发的神采,知道这位未来的工业核心骨干,已经初步归心。

接下来的两天,寒川县城呈现出一种奇特的景象。

城墙上,军民日夜赶工,布置防御。

城西盐碱地,饥民们在周雨晴将信将疑的“监督”下,热火朝天地挖坑堆肥。

而城北的铁匠铺旁,以赵铁柱为首的几个铁匠和学徒,则在林牧之的指导下,挥汗如雨,用最快的速度,垒砌起一个模样古怪的、高高的土炉子。

炉子旁,堆满了从野人沟挖来的黑色石炭。

所有人都抱着最后的希望,与时间赛跑。

第三天黄昏,在无数道紧张目光的注视下,赵铁柱用颤抖的手,点燃了高炉底部的石炭。

浓烟起初确实呛人,但随着炉温升高,烟色渐青。

鼓风机被奋力拉响,火焰在炉膛内发出轰鸣。

投料、鼓风、观火……每一个步骤,都严格按照林牧之的指示。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炉体的温度越来越高。

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突然,赵铁柱看到出铁口有炽热的光芒涌动!

他嘶哑着嗓子,用尽平生力气大喊一声:

“出铁水了!”

一道炽热、耀眼、橘红色的铁流,如同熔岩般,从出铁口奔涌而出,流入准备好的砂模之中!

那光芒,映亮了赵铁柱激动得扭曲的脸,也映亮了周围所有人难以置信的眼神!

这铁水的成色、流动性,远胜他们以往见过的任何生铁!

“成了!真的成了!”赵铁柱噗通一声跪在地上,热泪盈眶,反复喃喃,“成了!寒川有救了!”

林牧之看着那奔流的铁水,苍白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穿越以来,第一抹真正轻松的笑意。

高炉,吐铁了!

工业的火种,已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