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龙心一号”蒸汽轮机全功率测试的圆满成功,如同一道划破漫长黑夜的耀眼曙光,瞬间照亮了寒川帝国科技兴邦的前路。天工城内经久不息的欢呼声,不仅是对数年艰辛付出的宣泄,更是对一个崭新时代来临的宣告。这缕曙光,不仅驱散了“神工计划”曾面临的质疑与阴霾,更以其磅礴的能量,开始重塑帝国的战略视野、激发全民的昂扬斗志,并清晰地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未来图景。寒川这艘巨轮,在经历了迷雾中的摸索、风浪中的颠簸后,终于望见了远方海平面上那喷薄欲出的朝阳,航向变得无比清晰而坚定。

成功后的次日清晨,彻夜未眠的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和总工程师林烁,虽面容疲惫,眼中却燃烧着前所未有的炽热光芒。他们并未沉浸在庆功的喜悦中,而是立即召集了“神工计划”所有核心骨干,在依旧弥漫着机油与金属气息的试验场会议室,召开了一场具有历史意义的“后成功时代”战略研讨会。室内气氛热烈,与往日攻关时的凝重截然不同。

陈烁站在悬挂着巨大“龙心”结构图的前方,声音因激动而略显沙哑,却充满了力量:“诸位同仁!昨日之功,已然载入史册!然,陛下有旨,‘龙心’既成,当思其用!今日之会,非为庆功,实为规划如何将这曙光,化为普照帝国之烈日!”他大手一挥,指向图纸,“此物,绝非仅为水师战舰提供更强动力那般简单!其意义,深远无比!”

林烁紧接着起身,走到图前,用炭笔在轮机核心部位画了一个圈,语气兴奋地开始描绘蓝图:“陈大人所言极是!诸位请看,‘龙心’之力,在于其高转速、大功率、体积相对紧凑之特性。依我浅见,其应用至少有三条大道,皆可改变国运!”

他目光扫过在场的技术精英们,条分缕析:

“其一,强军之道,此为急所! 郑知远大将军所提‘洪荒级’战舰,乃题中应有之义。然,不止于此!诸位可曾想过,若将小型化‘龙心’装于快艇,其速如箭,可为何等犀利的突击利器?若用于驱动大型运输舰,我朝兵员、物资投送能力,将发生何等跃升?”

“其二,兴业之道,此为根本!”林烁的语调愈发激昂,“若将‘龙心’之力,用于驱动大型纺纱机、织布机,用于矿山排水、矿石粉碎,用于轧制钢铁、驱动大型机床……诸位,我寒川之工坊,将不再是如今这般零敲碎打,而可形成连绵不绝、日夜轰鸣的宏大产业! 其产出、其效率,将十倍、百倍于今日!届时,我寒川将不仅是武力强盛,更是富甲天下!”

“其三,开拓之道,此为远图!”他最后指向窗外远方的天际,“更大型的‘龙心’,将赋予巨舰无与伦比的续航力与航速。远洋探索、海外拓殖、连通四海之路,将不再是梦想! 陛下‘凌云’之志,将借此得以实现!”

林烁的描绘,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瑰丽画卷,让在场的所有人听得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蒸汽机车奔驰于原野、巨型工厂鳞次栉比、寒川龙旗飘扬于遥远大陆的壮丽景象。以往局限于技术细节的工匠和学者们,第一次如此清晰地感受到自己手中诞生的技术,竟蕴含着如此改天换地的伟力!

与此同时,皇宫御书房内,一场更高层级的战略会议也在进行。林牧之精神焕发,与王玄策、郑知远、皇甫嵩等重臣,对着巨大的帝国疆域图和海图,热烈地商讨着。

大将军郑知远兴奋地用手指敲击着海图上的几个关键节点:“陛下!‘龙心’已成,我水师建设当立即转向!臣建议,暂停部分旧式帆舰的建造,集中资源,优先开建三到五艘‘洪荒级’原型铁甲舰!同时,立即着手规划新一代以‘龙心’为核心的全系列舰艇,包括高速巡洋舰、雷击舰、远洋补给舰!十年之内,臣必为陛下打造出一支可纵横四海的深蓝舰队!”

户部尚书王玄策此刻已是信心百倍,他抚掌笑道:“陛下,郑将军之议,臣全力支持!以往投入,今日方见金山一角!林烁博士所言工、商之用,更是利国利民之根本!臣已命户部着手测算,若将‘龙心’技术逐步推广于漕运、矿业、纺织,其带来的税收增长、民生改善,将是一笔无法估量的财富!这科技兴邦,实乃点石成金之术!”

情报司主官皇甫嵩则冷静地提醒道:“陛下,曙光虽现,然暗流仍在。奥伦特等强敌绝不会坐视我崛起。技术保密乃第一要务。此外,臣以为,我可适时、适度地展示部分技术成果,对周边宵小形成战略威慑,对潜在盟友展示合作价值,此乃‘曙光’之外交运用。”

林牧之静静地听着臣子们的畅想与谋划,脸上带着欣慰而深邃的笑容。他走到窗前,望着宫城外欣欣向荣的京城,良久,缓缓转过身,目光炯炯有神:

“诸卿之论,深得朕心!这‘龙心’之光,确已照亮前路。然,曙光在前,更需我辈奋力前行,不可有丝毫懈怠!”

他回到案前,决然部署:

“一、 立即启动‘洪荒计划’与‘兴业计划’双轨战略。 郑知远、陈烁负责‘洪荒’,王玄策、陈烁统筹‘兴业’,制定详规,尽快实施。”

“二、 加大基础科研投入。 ‘龙心’成功,源于基础积累。格致学院、自然哲学研究院需再接再厉,向更深处探索,确保我寒川科技之光,能源源不绝!”

“三、 启动新一轮人才培养与引进。 昭告天下,重奖科技英才,无论出身,唯才是举。让我寒川成为天下智者向往之地!”

“四、 皇甫嵩所提,甚合朕意。 研究适时、适度展示实力之策,张弛有度,以谋长远。”

皇帝的决策,为寒川的未来勾勒出了清晰的行动路线图。

“曙光”的效应,迅速超越了庙堂,向民间扩散。虽然“龙心”细节严格保密,但朝廷重奖“神工”有功人员的消息,以及即将大力发展“新式机器”以利国计民生的风声,已经不胫而走。茶楼酒肆中,百姓们热议的不再是单纯的奇闻异事,而是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

“听说了吗?朝廷造出了不得了的机器,以后咱们的布匹会更便宜,船跑得更快!”

“是啊,我家小子在格致学堂念书,先生说学好格物,将来大有可为!”

一种积极向上、相信未来、崇尚实干与创新的社会风气,正在寒川帝国悄然形成。这无疑是比任何技术突破都更为宝贵的财富。

数日后,林牧之在陈烁和林烁的陪同下,再次秘密视察了天工城。看着工匠们满怀信心地投入到“龙心”改进和下一代机型的设计中,看着年轻学子们眼中对知识渴望的光芒,他心潮起伏。

在“龙心”试验台前,林牧之对左右感慨道:“陈爱卿,林爱卿,你看这钢铁之躯,冰冷无声,然其蕴含之热力,却可驱动巨舰,点亮万家灯火,开启万世之基业。这曙光,乃是我寒川万千臣民智慧与汗水凝聚之光! 望你等再接再厉,让这光芒,永不熄灭,愈发明亮!”

陈烁与林烁躬身应道:“臣等定不负陛下厚望,必使我寒川科技之光,照耀千秋!”

曙光已然在前,道路已然铺就。寒川帝国,这头已然苏醒并掌握了全新力量的东方雄狮,正昂首挺胸,迈着坚定而自信的步伐,走向那个充满无限可能与辉煌的未来。第二卷“科技兴邦”的宏大史诗,在这片灿烂的曙光中,缓缓落下了帷幕,留下的,是一个站在新时代门槛上、前途不可限量的强大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