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暗流再涌动”的警讯,如同不断敲响的警钟,让寒川帝国的最高决策层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惕。林牧之“保持战略定力,避免随对手节奏起舞”的方略,在短期内有效稳定了内外局势,西南土司的骚动在政治分化与军事威慑下暂告平息,南海的巡逻对峙也维持在可控范围。然而,奥伦特帝国及其盟友针对寒川崛起的遏制战略,绝非小打小闹。在初步的试探与围堵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后,一场更加周密、更具针对性、影响也更为深远的战略挤压,如同海上酝酿已久的风暴,终于露出了它狰狞的獠牙。寒川帝国面临的,不再是零星的暗流,而是来自国际格局层面的、系统性的、更大的挑战。

这场挑战,首先以一场精心策划的“国际孤立”行动拉开序幕。

初冬,一个惊人的消息通过外交渠道和皇甫嵩的情报网,几乎同时传回寒川京城:奥伦特帝国联合其主导的“海洋贸易同盟”核心成员(如维尔德公国、里斯塔尼亚王国等),向已知世界的数十个主要沿海邦国和重要贸易节点城邦发出了一份 《关于维护海洋贸易安全与航行自由的联合倡议》 。倡议书措辞冠冕堂皇,强调“保障所有国家平等利用海洋资源的权利”、“反对任何形式的海洋霸权与贸易垄断”,并提议建立一套“基于共同规则的海洋争端调解机制”。

这看似公正的倡议背后,却隐藏着极其险恶的用心。奥伦特在私下外交活动中,极力渲染寒川“定海号”巨舰的“威胁”,暗示寒川的崛起将破坏现有海洋秩序,并以提供军事保护、扩大贸易优惠、共享部分先进航海技术为诱饵,威逼利诱这些国家签署该倡议,并在此框架下加强与奥伦特阵营的军事合作。其目标,直指寒川正在努力拓展的南洋贸易航线和试图争取的潜在盟友。

消息传来,寒川朝野震动。这已不再是简单的技术封锁或边境摩擦,而是一场旨在剥夺寒川海洋发展空间、扼杀其未来贸易命脉的全局性博弈。

御前会议上,气氛空前紧张。大将军郑知远怒发冲冠,一拳砸在案几上:“陛下!奥伦特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这是要将我寒川困死在大陆之上! 其所谓‘航行自由’,无非是确保他们自家舰队的自由,断我出海之路!臣请陛下准允,水师立即前出南海,举行大规模演习,展示武力,看谁敢签署这狗屁倡议!”

户部尚书王玄策则忧心忡忡地摇头:“郑将军,武力威慑固然重要,然此乃阳谋!奥伦特以利诱之,许多小邦为求自保,难免动摇。若我反应过激,反而坐实其‘威胁’之说,将其更快推向奥伦特怀抱。且远洋演习,耗费巨大,若长期对峙,国库恐难支撑。” 他转向林牧之,“陛下,当务之急,是如何破解其外交孤立,争取中间势力。”

工造总局会办大臣陈烁从技术角度提出了更深层的忧虑:“陛下,奥伦特此举,意在长远。若真被其构建起一个排斥我的海洋体系,则我未来舰队的补给、维修、贸易都将受制于人。我‘龙心’战舰虽利,若无海外支点,亦如猛虎困于牢笼。 必须未雨绸缪。”

情报司主官皇甫嵩阴冷地补充了更具体的情报:“陛下,据报,南洋的暹罗、爪哇等国已显犹豫,波斯湾口的几个重要城邦态度暧昧。奥伦特的特使正在四处活动,许诺甚厚。形势……不容乐观。”

林牧之面色凝重,手指在地图上那些被奥伦特势力渗透或摇摆的节点上缓缓划过。他深知,这是一场关乎国运的“软战争”。奥伦特正在利用其百年积累的全球影响力、经济实力和外交网络,构建一道无形的围墙,试图将寒川的海洋雄心扼杀在摇篮里。

“奥伦特此招,毒辣至极。”林牧之缓缓开口,声音低沉却带着冷冽的锋芒,“其意不在即刻开战,而在断我根基,阻我未来。 若应对不当,我寒川纵有十万铁甲,亦只能望洋兴叹。”

他沉思良久,决然道:“然,我寒川已非昔日吴下阿蒙,岂能任人宰割?奥伦特欲筑墙围堵,朕便要以互利共赢为砖,以诚心交往为浆,另辟蹊径,破墙而出!”

他随即颁布了一系列应对策略:

“一、 立即启动‘珍珠链’外交反击计划。 由礼部、户部、水师协同,派出高级别使团,携重礼与厚利,分赴南洋、波斯、天竺乃至更远的非洲东海岸。重点争取那些不愿受奥伦特钳制、与我有着传统贸易往来或共同利益诉求的邦国。 可许诺更优惠的贸易条件,提供有限的军事援助(如帮助训练海军、出售防御性舰艇),甚至开展技术合作(如农业、医药等非敏感领域),建立双边或多边友好合作关系。”

“二、 加速‘海上丝绸之路’复兴计划。 组织大型商贸船队,由水师精锐护航,定期航行于我传统优势航线,以实实在在的经济利益,将沿途邦国与我捆绑在一起。 让它们看到,与寒川合作,有利可图,前景光明。”

“三、 适度展示力量与决心。 郑将军,水师可组织一支精干舰队,赴南海进行友好访问与联合反海盗演练,邀请沿途友好邦国观摩。姿态要放低,目的要明确:我寒川舰队,是和平与贸易的守护者,而非破坏者。 同时,在谈判中,可适时透露我后续更先进舰只的建造计划,形成战略威慑。”

“四、 加强对外宣传。 通过官报、使节、商人,向外界广泛宣传我寒川‘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国策,揭露奥伦特霸权主义的实质,争夺国际舆论话语权。”

林牧之的策略,核心在于 “以经促政,以利破局,刚柔并济,扭转孤立” ,力图在奥伦特构建的围堵网上撕开缺口。

几乎与此同时,技术竞争领域的挑战也骤然升级。

皇甫嵩带来了另一个坏消息:奥伦特帝国在其皇家科学院的牵头下,启动了一项名为 “普罗米修斯之火” 的庞大计划,倾举国之力,旨在重点突破蒸汽动力效率、新型舰炮冶金术和远距离通讯技术。更令人不安的是,有迹象表明,奥伦特通过商业间谍、策反寒川海外学者等多种手段,确实获取了部分关于寒川“龙心”轮机非核心但关键的设计思路和材料处理工艺,其研发进度可能因此大大加快。

陈烁得知后,面色严峻:“陛下,最担心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奥伦特底蕴深厚,一旦明确了方向,集中力量攻关,其追赶速度将极为惊人。我方的技术领先窗口期,可能比预想的要短。”

更大的挑战还来自于帝国内部随之而来的压力与分歧。

奥伦特的联合倡议和加速研发的消息在朝堂上传开后,原本被“定海号”成功压下去的 “大陆派”与“海洋派”之争再次抬头,且更加尖锐。

以部分内陆省份督抚和保守派翰林为代表的“大陆派”官员,趁机上书,言辞激烈:“陛下!奥伦特联合众小邦发难,海上局势波谲云诡,风险巨大!可见海洋之路荆棘密布,强敌环伺。不若暂缓耗资巨大的远洋舰队建设,将资源转而用于巩固陆防,开发西部,振兴内陆民生。此乃避实就虚,稳固根本之策!”

而“海洋派”官员则奋力反驳:“荒谬!此时退缩,正中奥伦特下怀!唯有加速建成强大海军,突破封锁,方能真正保障我长远利益!陆上固需安稳,然未来之希望必在海洋!”

双方的争论在朝堂上激烈展开,使得国家战略的贯彻执行面临内部掣肘的风险。

面对内外交困的“更大的挑战”,林牧之展现了作为最高统治者的定力与智慧。他没有被奥伦特的组合拳打乱阵脚,也没有因内部的争论而犹豫不决。

在一次小范围的最高战略会议上,他对核心重臣们说道:“诸卿,今日之局,正是对我寒川意志与智慧的最大考验。奥伦特越是疯狂围堵,越证明我们道路之正确,触及其根本利益。压力,亦是动力。”

他做出了最终裁定:

“一、 ‘陆海并重’之国策,绝不动摇! 大陆根基要固,海洋开拓更要进!传朕旨意,驳斥退缩之言,统一朝野思想。后续‘洪荒级’战舰的建造,按计划加速推进!”

“二、 技术保密与研发双管齐下。 陈烁,格致院与各大工坊,立即启动‘壁垒计划’,升级保密措施,严惩内奸。同时,设立‘先锋基金’,鼓励面向未来的颠覆性创新,确保我技术领先地位。”

“三、 外交破局,坚定不移。 按既定方略,全力推行‘珍珠链’计划与‘海上丝路’复兴。朕要看到实效!”

旨意下达,寒川帝国这艘巨轮,在迎面而来的惊涛骇浪中,调整帆角,开足马力,坚定地向着既定方向驶去。奥伦特带来的“更大的挑战”,非但没有让寒川退缩,反而像一剂猛药,激发了整个帝国更强大的凝聚力与危机感。

夜色中,林牧之独自站在御书房的窗前,望着东方那片暗流汹涌的海洋,目光坚定。他深知,真正的“铁血争霸”,此刻才真正开始。前方的道路,注定充满艰难险阻,但寒川,已无路可退,唯有前行。

“更大的挑战”如同一座陡然升高的门槛,横亘在寒川帝国面前。跨越它,海阔天空;退缩,则前功尽弃。帝国未来的命运,在这场与老牌霸主全方位的较量中,变得愈发扑朔迷离,也愈发引人入胜。第三卷的铁血画卷,就在这山雨欲来的氛围中,缓缓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