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昌城头那面残破的龙旗,在潮湿闷热的西南风中无力地飘荡,仿佛也沾染了这座城池劫后余生的疲惫与沉重。慕容铮带来的那封兵部密函,如同一盆刺骨的冰水,浇灭了将士们心中刚刚燃起的胜利火焰。“朝廷无力支援,需就地休整,稳守防线,以战养战。” 这寥寥数语,背后是帝国捉襟见肘的残酷现实,也意味着,永昌守军和慕容铮的奇兵,将被彻底困在这片刚刚经历血战的焦土之上,独自面对未知的威胁和匮乏的煎熬。
消息如同瘟疫般悄然传开,伤兵营内的哀嚎似乎更加凄切,幸存将士们脸上刚刚浮现的一丝生机,迅速被迷茫和忧虑所取代。气氛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
慕容铮强压下心中的愤懑与焦虑,与张文远紧急商议对策。两人都知道,当务之急是稳定军心,救治伤员,恢复最基本的防御能力。然而,屋漏偏逢连夜雨,就在慕容铮亲自带队清点所剩无几的粮草军械时,一名亲卫跌跌撞撞地跑来,脸色惨白:“将军!不好了!张将军他……他吐血昏厥了!”
慕容铮心中猛地一沉,扔下账册就冲向张文远养伤的房间。只见老将军躺在简陋的床榻上,面如金纸,胸前衣襟沾染着刺目的暗红血迹,气息微弱。军中医官(其实也只是略通医术的老兵)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黯然道:“慕容将军,张将军旧伤未愈,又连日心力交瘁,郁结于心,这……这是急火攻心,油尽灯枯之兆啊!”
慕容铮扑到床前,握住张文远冰凉的手,声音颤抖:“张将军!振作点!永昌还需要你!将士们还需要你!”
似乎是听到了他的呼唤,张文远眼皮颤动了几下,艰难地睁开了一条缝。那双曾经锐利如鹰的眼睛,此刻浑浊不堪,却依然努力聚焦在慕容铮脸上。他嘴唇翕动,发出微弱如游丝的声音:“慕……慕容将军……来了……”
“我在!张将军,我在!”慕容铮连忙俯下身。
“永昌……永昌……就……托付给……你了……”张文远断断续续地说着,每一个字都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弟兄们……都是……好样的……别……别让他们……寒了心……朝廷……有难处……我……明白……但……脚下的土……不能丢……”
这位坚守永昌直至最后一刻的老将,在生命之火即将熄灭的关头,牵挂的依然是这座城池和麾下的士卒。没有对朝廷的抱怨,只有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和嘱托。
慕容铮虎目含泪,紧紧握住他的手,哽咽道:“将军放心!慕容铮在此立誓,只要有一口气在,必与永昌共存亡!绝不会让叛军再踏进一步!绝不会让将士们的血白流!”
听到这句承诺,张文远浑浊的眼中似乎闪过一丝微弱的光亮,嘴角极其艰难地向上牵动了一下,仿佛想露出一个安慰的笑容,但最终,那丝光亮迅速黯淡下去,紧握着慕容铮的手,也无力的垂落下去。
三朝老将,永昌支柱,张文远,薨。
消息传出,整个永昌城陷入一片悲恸。无数将士,无论伤残,只要还能动的,都自发聚集到将军府外,跪地痛哭。这位与他们同生共死、最终将生命奉献给这片土地的老将军,赢得了所有人发自内心的爱戴与敬仰。他的陨落,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也使得永昌城暂时的胜利,蒙上了一层浓厚的悲壮色彩。
葬礼极其简朴。没有棺椁,只能用军中储备的白布裹身;没有仪仗,只有残破的兵器肃立两旁。慕容铮亲自主持,将张文远安葬在了可以俯瞰整个永昌城的南山坡上。“让张将军看着,我们如何守住他用生命扞卫的土地。”慕容铮对肃立的将士们说,声音沙哑却坚定。
葬礼结束后,面对群龙无首、士气低落的残局,慕容铮知道,光有悲伤和承诺是不够的。他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成为新的支柱。他召集了所有还能行动的军官,包括永昌守军的旧部和自己的嫡系,在残破的议事厅内,举行了一次决定永昌命运会议。
会议上,悲观和迷茫的情绪弥漫。一位永昌的老校尉叹道:“慕容将军,张将军走了,朝廷补给断绝,城内粮草最多支撑半月,伤员无数,药材奇缺……这城,还怎么守?”
慕容铮没有立刻回答,他走到厅堂中央,目光缓缓扫过每一张疲惫而焦虑的脸庞,然后猛地拔出自己的佩剑,重重插在面前满是刀痕的木桌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震慑了所有人。
“我知道大家怕!我也怕!”慕容铮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怕饿死,怕伤重不治,怕叛军再来!但是,怕有用吗?张将军用命换来的生机,我们能眼睁睁丢掉吗?”
他指着城外的方向:“叛军新败,勐卯老巢也必然震动,他们短期内绝无力组织大规模进攻!这是我们喘息的机会!朝廷指望不上,我们就靠自己!”
他开始下达一系列具体而果决的命令,语气不容置疑:
“第一,清点所有库存! 粮食、药材、兵器、箭矢,哪怕是一根铁钉,都要登记造册,统一调配!从即日起,全军(包括军官)口粮减半,优先保障伤员!”
“第二,组织生产自救! 永昌城内还有百姓!组织尚有体力者,加固城防,清理废墟,在城内空地开辟菜园,饲养能找到的任何牲畜禽类!会打铁的,修复兵器;会织布的,缝制军服!”
“第三,派出精锐小队! 由我亲自带队,轮流出城,狩猎野兽,采集可食用的野菜野果,甚至……向周边尚未被叛军完全控制的村寨,‘征借’粮草!必要时,可以缴获叛军溃兵遗落的物资!”
“第四,严明军纪! 非常时期,偷盗粮草、扰乱民心者,立斩不赦!但同时,要与城内百姓同甘共苦,绝不允许扰民事件发生!”
这一系列命令,条理清晰,切中要害,展现出了慕容铮在绝境下的领导才能和务实作风。原本迷茫的军官们,眼神渐渐重新凝聚起来,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可是将军,”一位军官担忧道,“叛军虽退,但那个奥伦特秘密基地的威胁……”
慕容铮眼神一凛:“这正是我要说的最后一点!我们不能坐以待毙。必须主动出击,搞清楚奥伦特在丛林里搞什么鬼!我会亲自挑选一批最精锐、最擅长山地丛林作战的弟兄,组成一支侦察队,深入西南丛林,寻找那个地图上的标记!”
会议结束后,慕容铮的行动力迅速显现。永昌城内,虽然依旧破败,却开始焕发出一种顽强的生机。将士和百姓们被有效地组织起来,各司其职。减粮虽然艰苦,但公平的分配制度让怨言减少。慕容铮身先士卒,与士兵同吃同住,甚至亲自带队出城狩猎,他的身影成为了稳定军心的最强力量。在老英雄陨落的地方,一位新的英雄,正以其坚韧、果敢和与士卒同甘共苦的作风,悄然诞生,并赢得了所有人的信赖。
十日后,一支由慕容铮亲自率领的、由三十名精锐老兵和十名熟悉当地地形的土着向导组成的侦察小队,悄然离开了永昌城,消失在西南方向茂密无边、雾气弥漫的原始丛林之中。他们的任务,不仅仅是侦察,更是要揭开奥伦特阴谋的迷雾,为永昌,为整个寒川西南,寻找一线真正的生机。
慕容铮回头望了一眼在视野中渐渐变小的永昌城,心中默念:“张将军,你放心,只要我慕容铮还有一口气在,定会守住这份基业,并揪出那藏于暗处的毒蛇!”
丛林深处,等待他们的,是未知的危险,还是决定命运的秘密?永昌城的命运,乃至西南战局的走向,都将系于这次深入虎穴的探险。而就在慕容铮小队出发的同时,一匹快马,正带着关于永昌惨胜和张文远殉国的消息,以及慕容铮对奥伦特秘密基地的紧急预警,向着遥远的寒川京城,疾驰而去。这封信,将会在京城掀起怎样的波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