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硝烟散尽,捷报频传。

寒川军以雷霆之势粉碎三方围剿,天下震动。

但主帅林牧之的脸上,却不见丝毫懈怠。

雍京郊外战场上那震耳欲聋的炮声,士兵们手中米涅枪喷射的火舌,依旧在他脑中回荡。

“胜是胜了,可代价也不小。”

林牧之站在新设的“军工总院”议事厅内,指尖轻敲着铺满整张长桌的战后总结报告。

声音在空旷的石砌大厅里显得格外清晰。

坐在下首的郑知远立刻点头,这位沙场老将感触最深。

“主公明鉴。”

“联军虽败,但其骑兵冲锋之悍不畏死,仍令人心惊。”

“我军火器射速虽占优,然若遇极端天气,或敌军不惜人命填出近身机会,步卒伤亡恐难避免。”

他顿了顿,继续道:

“再者,此番大战,弹药消耗巨大,后勤运输压力如山。”

“各州缴获的兵器制式杂乱,零件无法通用,于后续整编、补给皆是难题。”

赵铁柱闷声接话,手里还攥着一根明显变形的击锤。

“还有这个。”

“连续击发后,枪机过热、部件磨损太快。”

“好几个老伙计的枪,差点就在战场上散了架。”

他语气里满是心疼和后怕。

林牧之的目光扫过两位得力助手,最终落在桌案中央那杆最新的“昭明一式”步枪上。

“问题暴露出来,是好事。”

“知耻而后勇,知不足而奋进。”

“今日召诸位来,便是要解决这些问题,让寒川利刃,真正无懈可击!”

他话音落下,指尖重重点在图纸一处。

“首要之事,便是射速!”

半月后,军工总院核心试验场。

郑知远看着眼前造型奇特的步枪,眉头微蹙。

“主公,这后装填……真能快过从前?”

不怪他怀疑,传统的从前膛装填火药、弹丸、用通条压实,步骤繁琐,训练有素的士兵一分钟也不过打出三发。

林牧之微微一笑,示意身旁一名年轻工匠上前。

那工匠熟练地扳动枪身侧方的一个杠杆,枪管后端应声打开。

他从腰间皮质弹盒中取出一枚纸壳定装弹药,塞入弹膛。

“合膛!”

咔嚓一声,机构闭锁。

“瞄准!”

工匠举枪对准百步外的胸靶。

“击发!”

砰!

硝烟腾起,远处靶心应声洞穿。

整个动作行云流水,耗时不过短短数息!

郑知远瞳孔一缩。

不等他开口,那工匠再次重复动作。

开膛、装弹、闭锁、瞄准、击发!

砰!砰!砰!

连续五枪,几乎毫无间歇!

远处靶子上,赫然出现了五个紧密的弹孔。

“这……这射速,足足快了一倍有余!”

郑知远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林牧之解释道:

“此乃后装枪雏形,使用定装弹药,省去了前装繁复步骤。”

“不仅射速倍增,士兵卧倒、匍匐时亦可装填,极大增强了战场生存能力。”

赵铁柱补充道:

“郑将军,你看这纸壳弹药。”

他掰开一枚,露出里面预先称量好的火药和锥形弹头。

“分量固定,哑火率大大降低。”

“士兵无需再临战分心称量火药,训练周期亦可缩短。”

郑知远接过弹药,仔细摩挲,眼中精光越来越盛。

他仿佛已看到战场上,寒川士兵用连绵不绝的弹雨,彻底淹没敌军骑兵冲锋的场景。

“神器!此乃战场神器!”

解决了枪的问题,更大的难题接踵而至。

“炮弹。”

林牧之指着另一张图纸,面色凝重。

“现有实心铁弹,对密集阵型杀伤尚可,但过于笨重,携带不便,且对工事破坏力有限。”

“开花弹虽威力巨大,但工艺复杂,造价高昂,可靠性亦不足。”

赵铁柱面露难色。

“主公,开花弹的引信 timing……太难掌控。”

“早一分,恐在空中自爆,晚一分,则落地不响,成了哑弹。”

林牧之走到一块黑板前,拿起石笔。

“那我们便造一种必炸的弹头!”

他笔下迅速勾勒出一个新的弹体结构。

“我们可以尝试一种新的思路——碰炸引信。”

“弹头内部设一精巧撞针机构,平常由保险锁死,确保运输安全。”

“发射时,惯性解除部分保险。”

“当弹头狠狠撞上目标瞬间,内部撞针因巨大冲击力前冲,击发雷汞等敏感火药,从而在接触瞬间引爆弹内装药!”

图纸上,复杂的机括结构层层展开。

赵铁柱看得目不转睛,时而恍然,时而蹙眉深思。

“妙啊!”

“如此一来,只要命中,几乎必炸!”

“无需估算引信燃烧时间,炮手只需瞄准即可!”

林牧之放下石笔。

“原理如此,但具体工艺,尤其是保证撞针灵敏又不至于膛炸,需你带人反复试验。”

“材料、弹簧强度、保险机构,每一个细节都关乎成败。”

赵铁柱重重一拍胸膛,震得工装上的铁屑簌簌落下。

“主公放心!”

“铁柱就是不吃不睡,也要把这‘必炸弹’给您搞出来!”

又过一月,校场之上,气氛肃穆。

数门新铸的野战炮一字排开,炮身黝黑,泛着冷光。

一名炮手捧起一枚新型炮弹,小心翼翼填入炮膛。

这炮弹外形与以往略有不同,弹头更显尖锐。

林牧之、郑知远、苏婉清等核心人物皆在观礼台凝神观看。

“目标,前方废弃石垒!”

“放!”

轰!

炮口喷出火焰,炮弹呼啸而出。

几乎在接触石垒表面的瞬间——

轰隆!!!

一声远比以往猛烈得多的巨响传来!

只见那石垒并非被砸开一个窟窿,而是直接被炸得碎石纷飞,上半部分几乎坍塌!

浓烟滚滚,威力惊人!

“成了!”

赵铁柱激动得满脸通红,拳头紧握。

郑知远倒吸一口凉气。

“如此威力……骑兵冲阵,一炮便可清空一片!”

“攻坚拔寨,效率何止倍增!”

苏婉清亦是美眸闪动,迅速心算。

“虽单枚造价略升,但歼敌效率大增,总体军费效益实则提升显着。”

林牧之望着那袅袅硝烟,并未太多喜色,反而沉声道:

“威力提升,后勤亦需跟上。”

“传令工部,即刻着手制定新弹药物资的标准。”

“从火药配比、弹壳厚度,到引信规格,必须全军统一!”

“各地工坊,需按此标准,严控质量。”

“今后,我要寒川军射出的每一发子弹,打出的每一枚炮弹,威力都一样!”

“这便是下一步——标准化。”

郑知远肃然抱拳。

“末将明白!”

“标准化后,无论兵员如何补充,器械如何调配,我军战力将始终稳定在巅峰!”

夜幕低垂,军工总院的灯火依旧通明。

林牧之独自一人,站在巨大的全国沙盘前。

沙盘上,代表寒川控制的区域已蔓延大半山河。

但他的目光,却越过海洋,落在了那片模糊的、标记着“古国”的未知领域。

“后装枪、碰炸炮弹、标准化……”

“这些,应该能为我们争取更多时间吧。”

他低声自语。

新的技术优势已经建立。

但这优势能维持多久?

海外古国的阴影,如同达摩克利斯之剑,始终高悬。

“还不够。”

“远远不够。”

林牧之的手指,无意识地在沙盘边缘敲击着。

那是他思考时惯有的动作。

一个关于“钢铁巨舰”和“连射武器”的更宏大蓝图,已在他心中悄然勾勒出雏形。

军备升级之路,永无止境。

寒川的锋芒,必须永远比敌人想象的,更利、更锐!

希望这一章的内容和排版符合您的要求!如果您希望对任何部分进行调整,请随时告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