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寒州军工坊深处,一座经过加固的工棚内,灼热的空气仿佛凝滞。

林牧之站在一台经过大幅改装的蒸汽机前,目光紧锁在飞转的传动轴上。

他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袖口一处沾染的机油污渍。

赵铁柱站在一旁,敦实的身躯绷得像块石头,厚茧遍布的大手反复检查着连接处的每一颗螺栓。

“转速……稳住了?”

林牧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

“成了!”

赵铁柱喉结剧烈滚动一下,闷声吐出两个字,紧绷的脸上终于裂开一道缝隙,露出如释重负的笑容。

“锅炉压力恒定,活塞密封完美,噪音也降到了预期值!主公,这台‘铁牛’,总算驯服了!”

就在这时,一名亲卫快步进入,在郑知远耳边低语几句。

郑知远刚毅的面容上,刀疤微微一动,他手按腰间刀柄,转向林牧之,眉峰上挑。

“牧之,后装炮的实弹测演准备好了,就在三号靶场。”

林牧之瞳孔微缩。

“走!”

他简短下令,语速加快。

“铁柱,这里交给你,按最高标准,开始小批量试产!”

“是!”

赵铁柱重重应诺,立刻转身,对着周围的工匠们低吼。

“都听见了?标准!一颗螺栓都不能松!开工!”

三号靶场,风声呼啸。

一门造型迥异于前代的全新火炮伫立在场地中央,炮管更显修长,复杂的后膛闭锁机构在阳光下泛着冷硬的光泽。

郑知远带来的精锐炮手们围着新炮,眼神既好奇又敬畏。

他们习惯了从炮口装填弹药,面对这“从屁股后面喂饭”的家伙,一时有些无从下手。

林牧之与郑知远并肩而立,苏婉清也闻讯赶来,素裙在风中微扬,她并未靠近火炮,而是站在稍远处的观测台,指尖轻轻拨弄着算盘珠子,默默计算着这次试射的成本与潜在价值。

“这……真能行?”一名老炮手忍不住嘀咕,“省了捅棍子的功夫,可这后头关不关得紧……”

郑知远大手一挥,声如洪钟。

“少废话!按图纸和培训的来!主公亲自督造的神兵,还能有错?”

他虽如此说,掌心却也微微出汗。

此炮若成,军队战力将迎来质的飞跃。

林牧之没有出声,只是静静看着。

他的沉默,比任何鼓励或斥责都更具压力。

炮手们不敢再犹豫,按照规程,熟练地打开后膛,将预先封装好的定装弹药塞入,合拢,闭锁。

动作从生涩到流畅,不过短短十几次呼吸的时间。

“报告!装填完毕!”

炮长高声喊道。

郑知远看向林牧之,林牧之微微颔首。

“目标!四里外废弃土堡!开火!”

郑知远一声令下。

炮手猛地拉发火绳。

“轰——!”

一声与以往截然不同的爆响,沉闷而极具穿透力。

炮身猛地后坐,但幅度远小于前装炮。

几乎在炮响的同时,远方那座作为靶标的土堡,瞬间腾起一团巨大的烟尘,墙体肉眼可见地坍塌大半!

观测员的声音因激动而变调。

“命中!直接命中!四里!射程比旧炮远了足足七成!”

“装填!再来一发!”

郑知远兴奋地大喝。

炮手们精神大振,再次操作。

打开后膛,退出炽热的残存药筒,填入新弹药,闭锁。

“报告!装填完毕!”

“这么快?”

郑知远吃了一惊。

从第一发射击到第二发准备就绪,时间竟缩短了数倍!

“轰——!”

又一发炮弹精准地砸在土堡残骸上,将最后一点立着的结构也彻底送上了天。

炮场上一片寂静,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欢呼。

郑知远重重一拍大腿,脸上满是狂喜。

“好!好一个后装炮!射程远,打得快!牧之,有此利器,何愁天下不定!”

他看向林牧之,眼中充满了对这位主君无条件的信任与敬佩。

林牧之紧绷的嘴角终于松弛下来,眼中锐利的光芒更盛。

“不仅仅是射程和射速。”

他走到炮身旁边,轻轻抚过冰凉的金属。

“定装弹药,避免了战场上火药称量的误差和危险。后膛装填,炮手可以始终待在炮盾后方,安全性大增。”

他抬起头,望向远处化为齑粉的靶标。

“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在敌人根本够不到我们的距离,用他们无法想象的速度,倾泻钢铁与火焰。”

苏婉清不知何时走了过来,耳尖因激动而微微泛红。

“牧之,若将此炮装备全军,尤其是边境棱堡与新建的铁甲舰,我们的防御与威慑力量,将提升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她声调微扬,脑海中已飞速盘算起预算与产能的调配。

“只是,这造价……”

“值得。”

林牧之斩钉截铁。

“一支军队的强大,不仅在于士兵的勇猛,更在于技术的代差。我们要打造的,是让所有敌人望而生畏的钢铁洪流。”

几日后,寒州都督府,沙盘室。

巨大的沙盘上,代表寒州控制区域的蓝色小旗,已密密麻麻插满了寒州全境,并向外延伸。

最引人注目的,是数条用细小模型标注的、正在不断延伸的“铁轨”。

一名工部官员正躬身汇报。

“主公,通往北部边境的铁路主干线,已铺轨至落霞谷。采用新型蒸汽机车牵引,满载兵员或物资,从寒川城出发,抵达最前线的棱堡群,只需两日!”

官员脸上洋溢着自豪。

“两日!”

郑知远闻言,又是一阵激动。

“以往大军开拔,辎重转运,没有半个月根本到不了边境!这铁路……真是神迹!”

他仿佛已经看到,一旦边境有警,满载精锐士兵和沉重火炮的列车,如何如神兵天降般出现在敌人面前。

林牧之俯身看着沙盘上那蜿蜒的钢铁脉络,眼神深邃。

“铁路,不仅是运输线,更是国家的动脉。它连接城乡,调配资源,巩固统治。”

他拿起一枚代表火车头的微小模型,轻轻放在“落霞谷”的位置。

“粮食可以从产粮区快速运往缺粮地,矿石可以从矿山直送工坊,军队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机动作战。”

“我们的势力范围能扩张多远,我们的统治能有多稳固,很大程度上,就看这铁路能延伸多远。”

苏婉清轻声道:

“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长远来看,物流成本将大大降低,商贸流通加速,税收也会随之增长。这确是一条强国之路。”

她指尖攥紧的算盘珠子悄然松开,显然已说服了自己这笔投资的必要性。

林牧之直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心腹——沉稳的郑知远,精干的苏婉清,还有虽不在场、却正在工坊里挥汗如雨的赵铁柱。

蒸汽机的稳定轰鸣,后装炮的怒吼,铁路的不断延伸……

这一切,都汇聚成了两个沉甸甸的字——实力。

一种基于现代科技、远超这个时代的硬实力。

一种足以震慑外邦、稳固内政、开创未来的绝对实力。

他深吸一口气,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也涌动着开创历史的豪情。

“传令下去。”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军工坊全力生产,优先换装边境部队与海军。”

“铁路建设,再接再厉,下一步目标,连通西域商盟主要节点。”

“我们要让所有人看清楚……”

他顿了顿,目光仿佛穿透屋顶,望向广阔的天空。

“寒川引领的,不仅是战争的胜利,更是一个全新的时代。”

“一个由钢铁、机械与智慧驱动的时代。”

室内的众人,无不心潮澎湃。

他们清晰地感受到,寒州的实力,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攀升至一个新的巅峰。

一个让四方瞩目,甚至感到恐惧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