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日锄奸特战队 > 第64章 战斗的目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如今的宋剑飞,为了消灭鬼子,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若是他手中此刻握有两枚核武器原子弹,那他绝对不会像美国人那般有所顾虑,仅仅只是轰炸两座普通城市了事。

相反,他会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将其中一颗原子弹,投向小日子天皇的皇宫,让那个罪大恶极的家伙灰飞烟灭;而另一颗原子弹,则会被他精准地扔到那座臭名昭着的厕所之上,以解心头之恨。

“不过呢,最最让我们值得高兴的缴获,还得数那六门小鬼子的步兵山炮啦!”

于学敏难掩兴奋之情,继续向大家汇报着,“这可绝对是个好东西啊!”

小鬼子由于资源匮乏,在研发武器时的首要目标便是节约成本、降低制造费用。然而,也正因如此,他们却意外地,打造出了二战中火炮家族里,一款独一无二的步兵支援火力——92步兵炮。

这款火炮与其他国家所生产的火炮相比,在重量上足足轻了一半,仅有260公斤。这意味着在紧急情况下,它可以迅速被拆卸下来,然后通过人力进行转移,灵活性极高。

还有一个非常独特的特点,那就是它不仅可以像普通火炮那样进行平射攻击,还能够像迫击炮一样,以大角度进行曲射攻击。

这种多功能的射击方式,使得它成为了攻坚和拔除据点的绝佳武器,无论是攻击坚固的堡垒,还是消灭隐藏在掩体后的敌人,都能发挥出巨大的威力。

对于步兵来说,这种炮无疑是最佳的支援火力。

它可以在远距离上,为步兵提供强大的火力支援,有效地压制敌人的火力,为步兵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而且,由于其灵活性和多功能性,它可以适应各种复杂的战场环境,成为步兵在战斗中的得力伙伴。

这种炮在历史上还有着一段传奇的经历。

在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曾经缴获了一门这样的炮。这门炮的出现,让八路军如获至宝,因为它的性能非常出色,对于提升八路军的战斗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小鬼子对于这门炮的丢失却极为重视,他们不惜一切代价地想要夺回这门炮。

于是,小鬼子展开了疯狂的追击,他们派出大量的部队,一路紧追不舍,誓要将这门炮夺回来。

面对小鬼子的穷追不舍,八路军也毫不示弱。为了保住这门炮,八路军动用了整整两个团的兵力,与小鬼子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追逐战。

在这场长达三百多里的行程中,双方展开了无数次激烈的恶战,互有胜负。

最终,小鬼子的企图并没有得逞。尽管他们拼尽全力,但始终无法夺回那门炮。无奈之下,小鬼子派出一名汉奸,跑到八路军那里,试图与八路军进行妥协协商。

小鬼子提出,愿意用五挺机关枪、两百杆步枪以及相应的弹药,来换回那门炮。

之所以他们下这么大的血本,就是因为这门炮的直射和曲射的功能,让整个华北的鬼子据点日夜不能睡眠。

因为说不准什么时候一发炮弹飞过来,自己的炮楼据点就灰飞烟灭了。

“缴获了鬼子的手雷近千枚。”

这又让宋剑飞恶心了一把,鬼子的手雷是变态的,还是从节约的角度出发,鬼子的手雷是步兵和掷弹桶兵通用的。

他的全重是半斤,步兵来说重量过高投掷不远,而且还没有木柄手榴弹的精准度。

而对于掷弹筒兵来说,却又显得威力不足。

而更变态的是,这种手榴弹,你拉开了手榴弹的弹栓还不行,你必须还要在硬物上磕一下,做二次激发。

当然鬼子有钢盔,抗日军没有钢盔,又找不到坚硬的石头,那怎么办?就往自己的脑袋上磕一下吗,那你就直接把自己嗑的晕菜了。

“我关心的是咱们缴获了多少炮弹。”于学敏难掩兴奋之情,迫不及待地汇报起来:“这一次小鬼子可是有备而来啊,他们是准备进攻藤县的东门,所以带足了炮弹。

每一门炮都配备了足足 50 发炮弹呢!所以,我们这次缴获的六门步兵炮,总共缴获了 270 发炮弹!”

这个消息无疑是令人振奋的,在接下来的战斗中,这些炮弹,将会给小鬼子带来巨大的麻烦。有了如此充足的弹药,战士们在战场上的火力将会更加强大,足以让小鬼子们尝到苦头。

三营的战士们在经历了一个小时艰苦的睡大觉,完成了“阻击”任务后,撤进了庄子里。

宋剑飞立刻召集了营以上的军官开会。

在会议上,宋剑飞面对着手下的军官们,神情严肃地说出了这次战斗的目标和任务:“藤县是台儿庄的北大门,地理位置极其重要。

为了实现战略目标,国军第五战区的李宗仁司令长官,下达了死命令,必须死守藤县。然而,从目前驻守藤县的川军第122师的兵力和兵器状况来看,他们要想守住藤县,唯一的希望就寄托在国军精锐的汤恩伯部的援军身上了。”

然而,大家或许并不知晓,这个汤恩伯实际上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怯战投机者,而且还是一个保存自身实力的行家。因此,想要依靠他们在最为危急、最为激烈的时刻出手救援藤县,简直就是痴人说梦。

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估计藤县最多也只能坚守三到四天而已。

所以,此次我参与藤县保卫战的目的,并非是为了与藤县的王铭章部相互配合,共同守住藤县。

我的真正意图,其实是要尽可能地拖延藤县失守的时间,最少是六天,为李宗仁司令长官后续的军事部署争取更多的时间,以便能够取得更为辉煌的战果。

正因如此,这一次我们并不会贸然进入藤县,以免被日军包饺子。相反,我们将选择在此地进行顽强的防御作战。

我们的这个庄子,离着藤县东门仅有二十里路的距离,我们就要像一根钉子一样,牢牢地钉在这里,与藤县成为犄角之势,让藤县的死守时间更长一些,给王铭章将军留出一条在关键时候的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