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抗日锄奸特战队 > 第50章 锤炼部队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一轮红彤彤的朝阳从东方缓缓升起,它那蓬勃向上的光芒,如同一束束金色的箭雨,穿过层层云雾,洒落在沂蒙山的千沟万壑之上。

苏鲁抗日先遣挺进纵队的营地内,集合号声突然嘹亮地响起。

这激昂的号声仿佛是一道冲锋的号角,让原本还沉浸在睡梦中的官兵们,瞬间精神抖擞起来。他们迅速起床,动作利落地整理好内务,然后以最饱满的精神状态和最快的速度,冲向广场集合。

宋剑飞也不例外,他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穿着那身漂亮的军官军服,而是和所有的官兵们一样,身着一身灰色的棉衣军装,腿上打着绑腿,身姿挺拔地出现在了队伍的面前。

营长们见宋剑飞到来,纷纷跑步上前,立正敬礼,然后详细地汇报整队的情况。宋剑飞认真地听完汇报后,满意地点了点头,紧接着他用洪亮的声音宣布道:“今天的第一项训练任务,是 5 公里越野跑!让大家先活动活动筋骨,精神精神,开开胃!”

饭前跑步,不但能一扫一夜慵懒,而且还能开胃,吃嘛嘛香,才能身体倍棒吗。

话音一落,宋剑飞便大步流星地走到了队伍的前列,他抬起双臂,高声下令:“跑步开始!”

随着他的口令,整个队伍如同一条灰色的长龙,在他的带领下,迈着整齐的步伐,浩浩荡荡地开始了 5 公里的越野跑。

跑步结束,众人浑身大汗,宋剑飞就带领他们,围着广场进行了1公里的漫步者,让浑身的透汗消减。

开饭的哨声响起来了,官兵们早已经饥肠辘辘,但还是按照纪律的要求,井然有序地接受着打饭,然后按照班的单位进行用餐。

在如此高强度的体力消耗之后,战士们的食欲被极大地激发了出来,饭菜吃起来格外香甜可口。

吃饱喝足,官兵们围坐在一起,聆听于学敏和他的思想教育主任们的思想教育课程。

半个小时转瞬即逝,宋剑飞再次登上讲台,眼中透露出自信和威严。他的声音洪亮而清晰,仿佛能穿透每个人的耳膜:“今天,我将教授大家一项全新的军事技能——三三制进攻法。”

宋剑飞的话引起了众人的浓厚兴趣,大家都竖起耳朵,全神贯注地听着。

他接着解释道:“所谓三三制进攻法,就是在对敌人展开进攻和拼刺时,将士兵分成三人一组,相互配合。

每个小组之间的距离保持在 10 米左右。”

这种战术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精妙之处。宋剑飞详细阐述道:“这样的阵型布置,在进攻时会给敌人一种人山人海的错觉,让他们感受到巨大的心理压力。

而我们的士兵在这种稀疏的阵型中,能够灵活地穿梭、迂回,有效地避开敌人的火力。”

他进一步强调说:“更重要的是,这种阵型的间隔,使得敌人的机枪和大炮的杀伤力大大降低。

即使敌人的火炮击中了我们的阵型,由于人员分布相对分散,给冲击部队造成的伤亡也会极其有限。”

宋剑飞的讲解让官兵们恍然大悟,他们开始意识到这种战术的优越性。

最后,宋剑飞总结道:“这种三三制进攻法不仅能减少我方伤亡,还会给敌人造成一种我们是一支打不死、杀不绝的队伍的表象,从而对他们产生更为严重的心理打击。”

同时这种三三制的组合还有一个最具威力的优势,那就是在拼刺刀的时候,三个人中一个人做主攻,而其他两人则掩护他的左右。这种战术安排使得在进攻和防守之间的转换,变得异常流畅,毫无阻碍。

想象一下,当中国士兵与日本士兵进行白刃战时,这种三三制的组合,就像一台精密的机器,每个部分都紧密协作,发挥出最大的效能。

主攻手勇往直前,而他的左右两侧则有队友提供坚实的掩护,确保主攻手的安全。

更妙的是,只要三个人略微一换角度,整个组合就会立刻变成一个新的主攻面,对敌人形成新的威胁。这种灵活多变的战术让敌人难以捉摸,防不胜防。

这时期,中国军队由于缺乏严格的训练,在与鬼子拼刺刀的时候,往往需要付出更多的代价。通常情况下,五个中国士兵才能换取一个日本鬼子的狗命。

当然,这里也有一个例外,那就是当日本鬼子遇到西北军的大刀队时,他们会立刻败下阵来。

这不仅仅是因为西北军士兵身材高大,在身高上占据了绝对的优势,更重要的是,日本人的传统观念对他们产生了影响。

在日本的文化中,他们坚信为帝国战死可以升天成神,转世投胎。

然而,他们的传统里还有一个说法,如果被砍了头,没了脑袋,就不会被大神接引。这种观念使得日本士兵在面对大刀队时,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从而影响了他们的战斗表现。永远留在了阿鼻地狱不能转生。

因此,当他们直面西北军那寒光闪闪、锋利无比的大刀时,心中顿时涌起一股恐惧,生怕自己的脑袋被砍掉,无法转世投胎。这种恐惧如瘟疫一般迅速蔓延,使得他们的心理防线瞬间崩溃。

其实,之前也有人提议,给所有的官兵都配备一把大刀,以增强他们的近战能力。

然而,这个提议最终还是被宋剑飞果断地拒绝了。

原因很简单,宋剑飞深知自己所率领的这支部队,未来的主要战斗方式是以长途奔袭和游击作战为主。

在这种作战模式下,对官兵们自身的身体负荷要求非常高,必须尽可能地减轻负担。

而一把真正的大刀,因为现在材质问题,其重量通常在五六斤左右,这无疑会给官兵们带来沉重的负担,严重影响他们的机动性和灵活性。

所以,宋剑飞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为官兵们配备大刀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那么,为什么西北军会普遍装备大刀呢?归根到底,还是因为他们极度缺乏武器弹药。在没有足够的现代化武器装备的情况下,他们只能无奈地选择使用这种原始的冷兵器,来与敌人拼死一搏。在现代战争中,打一场古代的战斗。

不过,宋剑飞对此并不担忧。他坚信,再过一个月,自己在苏联订购的那批先进武器就会如期抵达,并装备到自己的军队中。

到那时,他的部队将拥有精良的武器和充足的弹药,战斗力必将得到极大提升。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宋剑飞的军队并没有丝毫松懈,他们依然坚持着艰苦的训练。

而郭权更是带着他的特战队,每日日夜不停,穿山越岭,训练宋剑飞交给的特战技能,通过日复一日的严格训练,军队的整体战斗力,和战斗技能都在不断地提高,为即将到来的战斗做好了充分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