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苏城的九月,金风送爽,全球协作基地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新仓秋获”——非洲沙漠红稻基地的“红稻4号”亩产突破850斤,金黄的稻穗在收割机里脱粒,烘干后的稻谷装满20个恒温粮囤,部分发往欧洲食品厂制作红稻面包;美洲玉米深加工线产出的“玉米蛋白粉”通过欧盟有机认证,首批500吨订单发往德国、法国;泰国玉米深加工线试生产成功,产出的玉米淀粉纯度达99.2%,立刻接到东南亚超市的补货需求;东北竹艺分坊的“大豆纹竹篮”和非洲分坊的“红稻穗挂件”成为跨境电商爆款,月销量突破10万件。陈砚站在全球协作成果展厅,手里捧着《全球基地秋获总报告》,指尖划过“跨区产业链营收突破8亿”“技术人才本地化率达60%”“新增协作基地5个”等数据,每一组都像秋日的勋章,镌刻着“能力共建”的里程碑。

“陈城主!全球秋获庆典暨新基地签约仪式的准备工作都妥了!卡伦带着非洲红稻基地的农户代表来了,还拉了一卡车‘沙漠红稻’新米,说要在庆典上煮红稻粥,让大家尝尝‘沙漠丰收的甜’;米勒博士从美洲赶来,带了新研发的‘玉米肽饮品’,想跟咱们的食品厂合作,开发功能性健康饮品;玛丽团长把欧洲竹艺工坊的‘全球竹艺文化展’搬进了庆典现场,展出的‘协作主题竹编长卷’上,刻着35个协作基地的坐标;李建国大哥也到了,拉了一卡车‘红稻豆腐乳’和‘玉米蛋白饼干’,说要当庆典伴手礼,让每个人都带走‘全球协作的味道’!”林晚秋快步走来,手里的庆典流程表标注得密密麻麻,语气里满是丰收的雀跃,“还有戴维斯先生,他把‘智能能源共享平台’的年度数据大屏带来了,显示今年全球基地通过平台节省能源成本1200万,还促成了15笔设备互助订单,今天要在仪式上给节能冠军基地颁奖!”

陈砚跟着林晚秋往庆典广场走,远远就看到一片欢腾景象——非洲农户穿着传统服饰,敲着牛皮鼓唱着《红稻丰收歌》,鼓点里满是对土地的敬畏与喜悦;美洲技术员围着“玉米肽饮品”展示台,用检测仪现场演示饮品的氨基酸含量;欧洲匠人在“竹编长卷”前忙碌,最后补上新增5个基地的坐标刻痕;东北农户忙着分装伴手礼,礼盒上印着“秋获盈仓,同心致远”的烫金字样。各地的丰收成果与笑脸交织,空气里飘着红稻的米香、玉米的清甜、竹艺的淡雅,还有跨越国界的暖意。

“陈城主,你看这‘沙漠红稻’新米!颗粒饱满,煮出来的粥黏糯香甜,比去年的品质还好!”卡伦举着一碗刚煮好的红稻粥走过来,粥面上浮着一层淡淡的米油。他打开一个密封罐,里面是新磨的红稻粉:“这是用‘非洲造’智能磨粉机磨的,细度达100目,欧洲的面包厂说用它做的红稻面包,口感更细腻,订单已经排到明年春天了!”陈砚接过红稻粉,指尖触到细腻的粉末,心里满是欣慰:“太好了!明年咱们要把‘智能水肥一体化’再扩种20万亩,让更多沙漠地区长出红稻,还要帮非洲建自己的红稻品牌,让‘沙漠红稻’走向全球餐桌。”

米勒博士这时拿着一瓶“玉米肽饮品”走过来,透明的玻璃瓶里装着淡黄色的液体,标签上印着“苏美协作·功能性饮品”的字样:“陈城主,这‘玉米肽’是从玉米蛋白粉里提取的小分子肽,能快速补充能量,还能调节免疫力,已经通过美国FdA认证。美洲区计划在明年建3条提取生产线,再在欧洲、亚洲设分装厂,让玉米从‘粮食’变成‘健康产品’,附加值能翻十倍!”他指着旁边的样品台:“你看,这是用玉米肽做的能量棒,口感酥脆,已经在北美健身房上架,销量特别好!”陈砚拿起一根能量棒尝了尝,点头道:“味道不错!咱们的食品厂可以先做国内市场试点,再通过跨境电商销往东南亚,让玉米深加工产业链更完善。”

玛丽团长这时拉着“竹编长卷”走过来,长卷上的竹丝细密交织,35个基地的坐标用不同颜色的竹片标注,连成一张全球协作网络。“陈城主,这‘协作长卷’长10米,是全球35个竹艺分坊的匠人一起编的,每个坐标旁都刻着当地的农业文化符号——非洲的红稻穗、美洲的玉米叶、亚洲的大豆荚,既体现了‘全球同心’,又保留了‘地方特色’!”她指着新增的5个坐标:“这5个新基地分别在肯尼亚、巴西、越南,下周就要签订协作协议,咱们会派技术团队过去,帮他们建竹艺分坊和作物种植基地,让协作网络再扩大!”陈砚抚摸着竹编长卷,感受着竹丝的温度:“这长卷是最好的协作见证!明年咱们要把‘竹艺文化’和‘农业技术’结合得更紧密,比如在竹制农具上刻上作物种植口诀,让技术传播更接地气。”

李建国这时扛着两箱“红稻豆腐乳”走过来,笑着说:“陈城主,你尝尝这‘红稻豆腐乳’,用非洲红稻粉和东北大豆做的,咸香适中,还带着淡淡的米香,已经成为欧洲华人超市的‘断货王’!咱们的豆制品厂跟欧洲超市签了三年供货协议,明年还要在越南建分装厂,降低运输成本,让‘红稻豆腐乳’走进更多东南亚家庭!”他打开一箱,拿出一瓶豆腐乳:“我还想跟非洲基地合作,在当地建‘红稻豆腐’生产线,用当地的红稻和大豆,既能带动就业,又能让红稻就地加工,农户收入能再提高30%!”陈砚立刻点头:“当然行!这是‘能力共建’的核心,咱们马上派技术团队去非洲考察,选好厂址,明年春天就能开工。”

当天傍晚,“全球秋获庆典暨新基地签约仪式”在广场正式举行。长长的餐桌上摆满了各地的特色美食——非洲的红稻粥、美洲的玉米肽能量棒、欧洲的竹盘装芝士、东北的红稻豆腐乳、泰国的玉米淀粉糕点,每一道菜都透着丰收的香甜与协作的温暖。大家围坐在一起,举杯欢庆,说着不同的语言,却有着同样的笑容。

“从五年前的‘协作起步’,到今天的‘能力共建’,咱们一起把沙漠变成了稻田,把玉米变成了健康产品,把竹丝变成了文化符号,更把‘陌生人’变成了‘伙伴’!”陈砚举起酒杯,声音里满是感慨,“新的一年,咱们要继续携手——在非洲建红稻品牌,在美洲扩玉米深加工,在亚洲推竹艺农业,让每个基地都能‘自主发展、自我造血’,让协作从‘成果共享’变成‘未来共创’!

庆典过半,戴维斯先生走上舞台,启动“智能能源共享平台”的年度数据大屏,屏幕上清晰显示着——非洲红稻基地成为“节能冠军”,全年节省能源成本300万;肯尼亚、巴西、越南的5个新基地正式签约,加入全球协作网络。“从今天起,咱们的协作不再是‘单向支援’,而是‘双向奔赴’——每个基地都能输出技术、分享经验,也能获得支持、实现突破!”戴维斯先生的话刚说完,台下就响起

窗外的月光洒在书桌上,远处的育苗棚灯光通明,新一批“抗寒甜玉米5号”的种子已经播下,在智能温控系统的呵护下,正悄悄萌发。陈砚看着屏幕上的规划,想起五年前第一次播下协作种子的日子,想起沙漠里第一次长出红稻的惊喜,想起各地伙伴一起克服困难的坚守,心里满是笃定。

秋获不是终点,而是新征程的起点。属于苏城的故事,属于人类文明的故事,永远不会结束。因为同心的力量,能跨越山海;因为共创的信念,能照亮未来。新的五年,新的征程,他们会继续携手,让丰收的果实结满全球,让幸福的笑容绽放在每一个人的脸上,走向更广阔、更温

看着这些消息,陈砚走到窗边,望着远处的田野,虽然秋收已近尾声,但他仿佛看到了明年的景象——沙漠里的红稻品牌走向全球,美洲的玉米深加工产品遍布各地,欧洲的竹艺文化传遍世界,全球的伙伴们一起,在“共创未来”的道路上,书写着属于同心协作的新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