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科幻小说 > 三百二十七天的电波 > 第131章 夏耕汗水育新种,星辰展会拓蓝图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1章 夏耕汗水育新种,星辰展会拓蓝图

盛夏的阳光将苏城智慧农园的土壤晒得温热,“洛苏3号”大豆的藤蔓已爬至腰间,淡绿色的豆荚在风中轻轻摇晃,如同缀满枝头的翡翠。陈砚蹲在田埂上,指尖划过一片叶片,灵能监测手环立刻弹出数据——叶绿素含量92%,水分充足,无病虫害迹象。“小王,玄黄星域边缘的‘抗暗蚀大豆’试验田,数据同步过来了吗?”

农技员小王捧着平板电脑快步走来,屏幕上跳动着玄黄星域的实时数据:“卡隆部长刚发来消息,试验田的大豆成活率达到88%,虽然比预期低2%,但考虑到当地土壤的暗蚀残留浓度,这个结果已经超出预期了!他们调整了灵能肥的配比,下周就能看到新的生长变化。”

陈砚点头,打开“星际农业协作平台”,将苏城的大豆种植参数与玄黄的数据进行比对:“把我们的‘曦光草’提取物浓度再降低5%,同步给玄黄技术团队。暗蚀土壤的肥力吸收慢,浓度太高反而会烧根。”他抬头望向远处的无人机群,这些无人机正搭载着新研发的“灵能光谱仪”,低空掠过农田,通过光谱分析大豆的营养状况,“灵曦星域的光谱仪确实好用,比传统采样效率高十倍,下半年要在所有合作基地推广。”

离开苏城,陈砚驱车前往洛城的大豆纤维产业园。车间内,新投产的“智能柔性生产线”正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地将大豆纤维梳理成纱,再织成面料——前一秒还在生产灵曦星域的医疗防护服,下一秒就切换到玄黄星域的矿工工装,整个换型过程仅用了90分钟。老周站在控制台前,向陈砚展示生产线数据:“这条线的日产能达到3000件,而且次品率控制在0.5%以下。灵曦星域的10万套防护服订单,原本要20天,现在15天就能交付。”

陈砚走到面料检测区,拿起一块刚下线的工装面料,用灵能检测仪测试耐磨度——连续摩擦500次后,面料表面无明显磨损。“玄黄星域的矿场环境恶劣,这种耐磨度刚好符合需求。”他指着检测报告,“把灵矿纤维的混纺比例再提高3%,下周出样品给玄黄确认。另外,灵曦星域的医疗防护服,要增加‘透气阀’设计,星际医院的医生反馈,长时间穿着需要更好的透气性。”

老周立刻在系统中调整参数:“没问题!研发中心的‘灵能透气阀’样品已经出来了,明天就能装机测试。对了,碧波星域的莉娜发来消息,想定制一批‘水织丝-大豆纤维’混纺的户外服,用于他们的水下农场作业,你看要不要接?”

“接!”陈砚毫不犹豫,“碧波的水织丝防水性好,和大豆纤维混纺,刚好能解决户外服‘防水不透气’的难题。让设计团队下周拿出方案,同步给莉娜。”

从洛城出发,陈砚又马不停蹄赶往海洲的星际渔港。码头上,新落成的“灵能冷链仓储中心”格外显眼,透明的灵能保温舱内,刚捕捞的“星光鱼”被整齐摆放,温度稳定在-35c,确保肉质新鲜。张社长迎着陈砚走来,手中拿着一份国际认证证书:“我们刚拿到‘星际有机海鲜认证’!这是五域首个获此认证的渔港,德国的采购商看到认证后,把下半年的订单量从500万欧元提高到800万欧元!”

陈砚走进仓储中心,查看“星光鱼”的溯源信息——扫码后,捕捞时间、海域位置、检测报告、运输路线一目了然。“溯源系统一定要做好,现在星际消费者越来越重视食品安全,透明化是关键。”他指着远处的灵能渔船,“碧波星域的联合捕捞船,什么时候能到位?”

“下周就能靠港!”张社长兴奋地说,“那艘船搭载了我们的智能渔网和碧波的水下探测仪,能精准定位鱼群,还能避开幼鱼区。预计联合捕捞能让‘彩虹贝’的产量再提高20%,刚好能满足灵曦星域的夏季海鲜需求。”

最后一站,陈砚来到舟山的“星际农旅示范基地”。大棚内,“云絮花-西瓜”套种田迎来了采摘旺季,鲜红的西瓜躺在翠绿的藤蔓间,雪白的云絮花点缀其间,游客们戴着灵能手套,小心翼翼地采摘西瓜。小吴拿着一个刚切开的西瓜,递到陈砚面前:“您尝尝,这个品种的糖度达到17度,还带着云絮花的清香,灵曦星域的甜品店已经把它做成‘西瓜云絮冰沙’,成了夏季爆款。”

陈砚咬了一口,清甜中带着淡淡的花香,口感细腻多汁。“农旅项目的游客量怎么样?”他问道。小吴打开统计数据:“上半年接待游客22万人次,其中星际游客占比35%,比去年同期增长15%。我们新增的‘西瓜采摘dIY’项目,周末几乎场场爆满,很多灵曦家庭专门来体验五域的农耕文化。”

陈砚走到农旅体验区,看到一群灵曦星域的孩子正在学习用传统工具耕地,旁边的玄黄星域导游正用灵能翻译器讲解五域的农耕历史。“这种跨文化体验很好,”他对小吴说,“下半年要增加‘星际农业课堂’,邀请灵曦、玄黄的农业专家来授课,让游客不仅能玩,还能学到知识。”

7月底,“星际农业博览会”在玄黄星域的主星拉开帷幕。“四地农品”的展台前人头攒动,“抗暗蚀大豆”“灵能节水灌溉系统”“智能柔性生产线”“有机星光鱼”等成果一一亮相,吸引了30多个星域的采购商和专家驻足。

在“抗暗蚀大豆”展区,卡隆向参观者展示试验田的视频:“以前我们这片土地因为暗蚀残留,连草都长不好,现在有了‘四地农品’的种子和技术,不仅能种大豆,还能收获优质的粮食!”他指着展台上的大豆蛋白粉,“这就是用试验田的大豆做的,蛋白质含量45%,和五域的优质大豆一样好。”

在“灵能节水灌溉系统”展区,灵曦星域的工程师现场演示远程操控——他在玄黄展台的控制台前轻点屏幕,千里之外的苏城农园,灌溉喷头立刻精准喷出水流。“这套系统在灵曦的悬浮种植舱里也能用,节水60%,还能节省30%的灵能消耗。”工程师的演示引来阵阵惊叹,多个星域当场表达了合作意向。

展会期间,“四地农品”与12个新星域签订了合作协议:与暗星星域签订“抗暗蚀农业合作项目”,提供种苗和技术支持;与风沙星域签订“灵能节水灌溉系统”采购合同,首批订单金额2亿灵能币;与绿藤星域签订“云絮花-草莓”套种技术输出协议,帮助其建立万亩套种基地。

最引人注目的是与“星际农业联盟”的签约——“四地农品”正式成为联盟的“核心技术输出方”,将为联盟内的50个星域提供农业技术支持和种苗供应。联盟主席握着陈砚的手说:“‘四地农品’的跨域协作模式,为星际农业树立了标杆。有了你们的技术,联盟内的很多星域都能摆脱粮食短缺的困境。”

展会闭幕当晚,陈砚在玄黄星域的酒店里,收到了来自四地团队的捷报:苏城的“洛苏3号”大豆亩产突破1020斤,创历史新高;洛城的智能生产线接到新订单5000万灵能币;海洲的“星光鱼”出口量同比增长40%;舟山的农旅基地新增3个星际合作旅行社。

他掏出手机,在四地共享群里发了一张展会展台的照片,配文写道:“夏耘终有获,协作破万难。2029年的夏天,‘四地农品’用技术突破打开新市场,用真心合作结交新伙伴。从抗暗蚀大豆到智能生产线,从有机海鲜到农旅融合,每一步都离不开大家的汗水。下半年,让我们继续以创新为帆,以协作作桨,在星际农业的大海里,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群里瞬间热闹起来:小王发了苏城大豆田的夜景照片,灵能防虫灯在田间连成一片星海;老周发了智能生产线的订单截图,屏幕上的数字还在不断跳动;张社长发了“星光鱼”装船的视频,冷链车正缓缓驶向星门;小吴发了农旅基地的游客合影,不同星域的人们笑着比出“合作”的手势。

夜色渐深,玄黄星域的试验田旁,灵能补光仪仍在闪烁,照亮了茁壮成长的抗暗蚀大豆;灵曦星域的悬浮种植舱里,新一批番茄幼苗已经栽种完毕;碧波星域的水下农场,“彩虹贝”正在灵能网箱里缓慢生长;五域的田野上,晚风拂过大豆田,传来阵阵沙沙声,像是在诉说着跨域协作的故事。

陈砚知道,这个夏天的收获只是开始。未来,还有更多的星域等待合作,更多的技术等待突破,更多的产品等待开发。但他坚信,只要四地同心、星际携手,就一定能让“四地农品”的品牌光芒,照亮每一片需要耕耘的土地,让现代农业的福祉,惠及每一个星辰下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