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匡浩看到随着他的话音一落,就变了脸色的两对夫妻,就没有将更多老百姓们的话语告知他们。

实际上,他刚才站在院墙里听到老百姓们的言词,可要激烈得多了。

他们有的说,倒要看看,到底是怎样的十二岁女孩,才能做出这样恶毒的事情?

还有的说,到底是怎样的父母,才能教出这样恶毒的孩子?又是怎样的继母,为了救继女,就敢冒充被害者的亲生母亲,想要把人带去给继女出谅解书的?

这些话若背后没有萧鲁的手笔,他当场给大家表演吞剑!

这一定是萧鲁这小子,为了应对今日的局面提前布局的。

怪不得这小子今天会拎着挂腊肉来,敢情是提前给他赔罪来了。这一招可不仅仅给那两对夫妻施压,也是给他们公安局压力啊。

匡浩心里腹诽,面上却带着凝重的神色环视在场众人,语气严肃道:“各位同志,如今群众聚集在门外关注此案,若处理不当恐会引发群体事件。”

“为维护春节期间的社会稳定,我建议邀请群众代表参与见证调查过程,以示公开公正。”

林国怀眉头紧锁,刚要开口反对,沈国良却抢先一步,“匡副局长说得在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有代表在场见证,也能避免日后有人说我们以权压人。”

林国怀和盛曼珠不在洛安县工作,他们当然没有多少顾虑,可是他和妻子不知还在洛安县多久,这要是处理不好,他们的麻烦可就大了。

而且,谁知道外面有没有他们纺织厂的工人,要是他才刚来任职就传出以权压人的事情来,这不是自己将把柄,递给厂里那些本来就对他空降不满的人?

这么想着,沈国良又强调道:“匡副局长,这事得谨慎处理,可别在春节这个敏感期间出现问题,激化干群关系。”

胡依萍轻轻点头表示赞同,林国怀听他这么一说,也不好再多说什么。盛曼珠虽面露不悦,但在林国怀的眼神示意下也未再反对。

匡浩立即安排民警到门外向群众说明情况。经过商议,群众推选出十位代表,其中包括退休老工人、生产队干部、工厂工人、教师,还有村民代表等。

因为人数较多,之前的调查室不够坐,匡浩就重新把大家都安排到了会议室去。

等双方当事人和十名群众代表都落座后,匡浩也带着六名公安同志进到会场,他们有的记录,有的维持秩序,气氛顿时变得更加肃穆起来。

调查程序的主持,也由之前的那位王公安,变成了匡浩。

珞珞和奶奶之前刚到公安局门口就被大家围观着,小丫头有些紧张又有些好奇。

一见到爹爹,她立即伸手要爹爹抱,因此这时她被萧鲁牢牢护在怀里,而她手里还抱着小乌龟。

萧鲁看见她抱着小乌龟出现的时候,不知为何就暗自松了一口气。

匡浩给群众代表介绍了双方当事人和简单案情后,就直奔主题。

“感谢各位群众代表的参与见证,案件前情刚才我已经跟大家简单介绍了,下面我们就进入今天的调查主题,核实盛曼珠同志与萧珞垚的亲子关系,以及萧鲁同志是否存在拐骗儿童的行为。”

匡浩话音刚落,盛曼珠就眼含热泪,声情并茂地,抢在萧鲁之前开口,“珞珞,我是妈妈呀,妈妈来接你回家了。”

珞珞听到妈妈的呼喊声,小嘴一扁,转过头趴在爹爹的肩膀上,没有看向盛曼珠,眼里却迅速噙满泪水。

盛曼珠似乎预料到她会如此,并没有泄气,而是用更温柔地声音道:“珞珞,那天妈妈没有丢下你不要,而是想着先把行李搬过去再回来接你,可是等妈妈回来找你的时候,你已经不见了。”

“妈妈这段时间好伤心啊,一直在托人四处找你,昨天妈妈终于找到你了,一时心急才会想着直接把你带走。”

“妈妈没有看好你,把你弄丢了,你可以原谅妈妈,跟妈妈回家吗?”

盛曼珠声泪俱下地表演着。她不愧是珞珞的亲生母亲,知道珞珞心软吃这套。

果然,珞珞听到她这么说,立即转过头两眼亮晶晶地望着她。

萧鲁和鲁素珍看着与昨天判若两人的盛曼珠,以及珞珞此刻的反应,心里都咯噔了一下。

但两人怕给珞珞压力让她为难,均没有出声诱导干扰她。

萧鲁只是安抚地拍了拍她的后背,无声地告诉她不要害怕爹爹在。

然后,他在珞珞开口之前,先质问盛曼珠,“你说你这半年一直托人寻找珞珞,你有人证物证能够证明你真的在寻找她吗?”

“请等一下。”还没等盛曼珠回答,群众代表中的一位中年女教师突然打断道:“我不太明白这位盛同志演的是哪一出,但有个情况我想先了解和说明清楚。”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半年前萧鲁同志是在我们洛安县的城乡结合部遇见的这个女娃。”

“当时我刚从我娘家回来,路过那里看到萧鲁同志虽然不耐烦,但是看着孩子饿得慌又没大人来认领,就给她一个肉包子,把她带回家的。这是我在现场亲眼看见的,那时围观的还有很多群众也都看见,公安同志可以去调查取证。”

“我以我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的身份,为萧鲁同志作证,他没有拐骗孩子,而是因为同情和心软,这才把孩子领回家的。这是善举!若这样的行为随便都被举报成功,以后谁还敢做善事。”

“而且我不明白,盛同志说她的女儿是在南城不见的,萧鲁同志是在我们洛安县遇到的孩子,这里得搞清楚其中的细节和逻辑。”

说着她抬了抬鼻梁上的眼镜,一双锐利地眼睛隔着厚厚的镜片,望向盛曼珠,“请问这位盛同志,你女儿是哪天的什么时候不见的?”

大家都没想到,这位女教师就是当时的目击证人之一,并且当场就为萧鲁证实他没有拐骗孩子,还将他的行为定性为善举。

盛曼珠更是没想到会来这么一出,气得不行却又不能在这场合表现出来。

她脸上的表情都有些扭曲,这该死的女人问的什么问题,她哪里知道珞珞是什么时候不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