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这次他们试验的地块在村西头那片最偏僻,石头多,土质最坚硬的盐碱地。

“鲁哥,能成吗?我这心咋砰砰砰跳呢。”根子搓着手,既兴奋又紧张。

沉稳的景烨虽然没说话,但紧抿的嘴唇和专注的眼神也泄露了他内心的不平静。

这毕竟是他日常所学的理论知识,第一次应用于具体实践。

“成,绝对成!你小子给我说点好听的,还没开始就瞎质疑。”萧鲁伸手拍了拍根子的头,“你学着点小烨,人家小孩子都那么沉稳。”

“嘿嘿,我哪能跟他比,人家知识分子呢。”根子摸了摸头,憨厚地笑道。

他如今一点也不敢小看了景烨这小子,果然读书人还是厉害。

萧鲁没再理会根子这个憨憨,径直跳下了拖拉机,最后检查了新犁铧的每个焊接点和连接处,确认无误后,深吸一口气又爬回驾驶座上。

“都闪开些!”他低吼一声。

“轰隆隆——”拖拉机的轰鸣打破了清晨的寂静。

萧鲁调整好角度,怀着一种近乎虔诚的心情,将崭新的犁铧缓缓降下,切入那片板结坚硬的土地。

那一刻,时间仿佛放慢了,根子瞪大了眼,景烨屏住了呼吸。

没有预想中的剧烈震动和刺耳摩擦声,犁铧轻松地破开土层,向前推进。

翻涌而出的泥土不再是令人头疼的大疙瘩,而是变得细碎松软,带着湿润的气息。

“成了!鲁哥!成了!”根子第一个蹦起来,激动得声音都变了调,追着拖拉机跑,“你看这土!这土太好了!”

萧鲁没有理会上蹿下跳的根子,而是把目光转向景烨,期待地看着他的表情。

景烨快步走到犁沟旁,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在手里捻开,脸上终于露出了如释重负的笑容,朝着萧鲁用力点了点头,“萧二伯,成了,很好。”

萧鲁一直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喜悦盈满了他的胸膛。

他哈哈大笑着,继续开着拖拉机在这片地上来回犁了好几趟,越开越是心潮澎湃。

速度快,阻力小,没有被石头卡到,翻出的地质量极高。

这效果,远超他的预期!

“哈哈哈,他娘的!真让老子搞成了!”萧鲁开得酣畅淋漓了这才停下车,跳下来。

他忍不住大笑地用力捶了根子一拳,又一把揽住景烨的肩膀,“好小子,多亏了你!今晚你俩都上我家吃饭,我们好好庆祝一番。”

等他们兴奋劲儿过了之后,景烨这才看着萧鲁道:“萧二伯,这次你准备怎么向大队汇报你的成果?”

“呸,老子这次才不告诉这帮乌龟王八蛋。”萧鲁立即道。

这些人这些天对他可没断过冷嘲热讽,巴不得天天敲他家门来奚落他。

如今他弄成了这事,他绝不会再傻傻拿着成果去给他们沾光。

“我直接去找县里能说话的人,让他们看出这东西的价值,给我一个肯定,再回来狠狠打这些人的脸。”萧鲁恨恨道。

景烨听他这么说,这才把心放了下来,萧二伯自己有成算就好,免得他还担心他直肠子,有啥都往大队去报。

不是他把人心想到太坏,而是这些天他也是见了村里有些人的嘴脸。

改良农具可是大功劳,他可保不准会不会有人顶替了萧二伯,冒领了这功劳。

“萧二伯,我们还是得想办法弄到好材料,做出一把最高水准的犁铧才好去跟领导展示。”景烨又提醒道。

“嘿嘿,咱就先拿这把去,到时他们认可了之后要往上报,还愁不主动给咱们好材料做新的给大领导展示?”萧鲁满是笃定。

事不宜迟,萧鲁和根子各自回家取自行车,萧鲁载着珞珞,根子载着景烨一起往县城去。

到了县城,萧鲁让根子带着景烨和珞珞在县政府附近玩,自己则拿上那把改良犁铧直奔李主任的办公室。

他和李主任这段时间一直有往来,他有事经常找李主任,有什么好东西也是最先找到他半卖半送。

萧鲁一直谨记叶军长的教导,用心地维护着他们这层关系,密切而又不谄媚,不卑不亢地相处着。

而李主任感念萧鲁救了老领导,上次那参医生说品质实在太好,老领导用了比之前的效果都好,很快就缓了过来,如今已经能够下床行走了。

何况萧鲁还有叶军长这层关系,李主任也有意交好。

因此,两人如今已经非常熟稔,并且彼此都对两人当下的关系很满意。

“鲁子,你咋来了?”李主任看见风尘仆仆的萧鲁,先是愣了一下,接着才笑着问道。

萧鲁没有客气,而是开门见山地说明来意,并言简意赅地把试验结果说给李主任听。

“我们今天早上做过实验,与改良前相比省时近半,省油三成,碎土效果极佳。”萧鲁给出数据。

“鲁子,你说的是真的?这可开不得玩笑!”李主任沉声问。

“李主任,我萧鲁以前是混,但从不在这正事上吹牛,您要是不信,我现在就能找个地方给您演示。”萧鲁拍着胸脯,眼神坦荡自信。

李主任看着他,心里信了七八分,随即惊喜渐渐漫上了心头,一拍桌子:“好好好!我这就联系农机站的同志,咱们一起去看看。”

李主任一个电话叫来了县农机站的站长和两名资深技术员,萧鲁叫上了根子他们,一行人前往城外一片预留的试验田。

试验田是由上中下三个等级土质的地块组成,田里还有现成的拖拉机。

农机站站长先是让拖拉机手在一类地里展示旧犁铧的耕地速度和效果。

拖拉机手是个老师傅,他熟练地驾驶着拖拉机,装上旧犁铧,在一类地里开始了演示。

只见拖拉机发出沉闷的吼声,速度不算慢,但犁铧入土时能明显看到车头有瞬间的迟滞,翻出的土块大小不均,不少需要人工二次破碎。

老师傅来回犁了两趟,数据被记录下来,用时约十五分钟,翻耕深度基本达标,但土块破碎度不足。

“这是咱们现有犁铧的正常水平。”农机站技术员和站长向李主任介绍道,众人点头,表示了解。

“该你了,萧鲁同志。”站长的语气平淡,听不出什么情绪。

他和两位技术员交换了一个心照不宣的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