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 第166章 朝堂地震,以西征为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6章 朝堂地震,以西征为刃

翌日,晨曦初绽,大庆殿的鎏金宝顶已浸染淡淡金光。殿外禁军甲胄铿锵作响,殿内却静得能闻见香炉中檀香燃烧的细微声响。

上月“万国博览会”的喧嚣热闹仿佛仍在御街萦绕,各国使节的奇装异服、珍奇贡品尚为市井百姓所津津乐道,然此刻这座象征大宋权力中枢的朝堂,却肃静得宛若深冬寒潭,连呼吸声都透着凝重。

那份自西域驿站飞驰而来的“十字军”八百里加急军报,昨夜已由内侍省传遍各勋贵府邸与重臣官署。三十万披坚执锐之师、号称“神圣罗马帝国”的遥远政体、纠集二十王国组成的庞大联军……这些陌生而震撼的西方词汇,如同一座座覆雪重山,沉沉压在每一位文武官员的心头,让他们连抬眼对视的勇气都几近消磨。

一种名为“恐慌”的情绪,正顺着丹墀石阶悄然蔓延,从文官们紧蹙的眉头、武将们攥紧的拳头上,无声流淌开来。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行啊!”

终有一道苍老却执拗的声音,冲破令人窒息的沉寂。御史大夫陈观,年逾古稀,须发如雪,此刻却因激动而面红耳赤,袍角微颤着从文官队列中趋步出列,双手执笏,声音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奏道。

“我大宋自太祖皇帝定鼎以来,与那所谓‘欧罗巴’相隔万里重洋,千百年来互不通商、素无瓜葛。今日何以主动启衅,驱将士劳师远征?此乃穷兵黩武之举,更是公然违背我朝祖宗‘以仁德教化天下,以文治安定四海’的传世祖训!”

话音刚落,殿内立刻响起此起彼伏的附和之声,几位素来与陈观交好的翰林学士与地方漕运使纷纷出列,言辞恳切地附和。

“陈大人所言甚是!前些年西夏、辽金战事方歇,国库好不容易才有起色,若再兴西征之役,粮草军饷耗费无度,岂非要将这来之不易的家底就此耗损殆尽?”

“西征途中山高路险,大漠戈壁纵横,夏日酷暑难耐,冬日冰雪封路,后勤补给如何穿越万里险途维系前线?此去无异于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啊陛下!”

赵桓端坐九龙宝座之上,面色平静无波,修长手指有节奏地轻叩扶手上雕刻的龙纹。他缓缓俯瞰阶下争论不休的群臣,眼神深邃如渊,恍若审视一群只知计较眼前支度、却难洞悉天下扩张宏图的守旧僚属。

这沸沸扬扬的反对景象,正是他刻意引导的结果。唯有让恐慌彻底发酵,让所有潜藏的疑虑与抵触尽摆朝堂面前,后续决策方能更顺利推行。

朝堂另一侧,岳飞、韩世忠、岳云等一众身着铠甲的武将,皆昂首挺胸,脊梁挺直,眼眸中燃烧着炽热战意。于这些浴血沙场的将士而言,敌人是远在西方的十字军,还是近在咫尺的边寇,并非关键;要紧的是,陛下手中的天子剑,究竟指向何方。

“哼,一群只会摇唇鼓舌、空谈祖训的腐儒!”韩世忠本就性烈如火,听得文官句句唱衰,忍不住低声怒斥,铠甲摩擦发出轻微的“咔哒”声。

赵桓适时抬手,以沉稳手势制止了军方将领即将出口的辩驳。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以陈观为首的“保守派”官员,嘴角勾起一抹若有若无的冰冷弧度,透着几分审视与决绝。

那柄在他心中藏了许久、名为“西征”的无形之刀,终到出鞘时刻。而它的首个斩击目标,并非遥远西方的十字军联军,而是此刻殿上这群思想腐朽、阻碍大宋迈向更广阔天地的“痈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