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 第9章 一座城,两种人心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他们……会不会恨朕入骨?”

赵桓的问题,像一缕冰冷的烟,飘散在堆满金银的大殿里。

李纲愣了一下,随即躬身,斩钉截铁地回答:“陛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取之于国,用之于国,此乃天经地义。他们身为臣子,食君之禄,担君之忧,理应如此。若心生怨恨,便是大逆不道,人人得而诛之!”

他的话,掷地有声,充满了儒家臣子的忠诚与刚正。

- - -

赵桓没有再说什么。他知道,李纲是忠臣,但他不懂人性。

没有人会感激抢走自己钱财的人,哪怕是为了救自己的命。

这千万两白银,买来了守城的军费,也买来了满朝文武的怨毒。这股怨毒现在被金人的兵锋压着,不敢发作。可一旦战事稍有不顺,或者自己露出半点疲态,他们就会像毒蛇一样,从背后狠狠咬上来。

但他别无选择。

“把钱,都发下去。”赵桓的语气很平静,“一分不少地,发到每一个士兵,每一个民夫的手里。告诉他们,朕,与他们同在。”

他要用这笔不义之财,去浇灌出最正义的忠诚。

于是,汴梁城里出现了从未有过的奇景。

城墙根下,负责分发军饷的军需官,破天荒地没有克扣一文钱。一队队士兵排着队,领到了足额的欠饷,甚至还有一笔额外的“守城赏”。

一个满脸沧桑的老兵,捧着手里沉甸甸的几串铜钱和一小块碎银,浑浊的眼睛里,流下了滚烫的泪水。他当了二十年兵,第一次拿到这么“干净”的赏钱。

“他娘的……这钱,不烫手!”老兵咧开缺了牙的嘴,对着周围的弟兄们吼道,“为了给咱发饷,陛下把宰相的家都抄了!谁要是不给老子好好守城,老子第一个拧下他的脑袋!”

“愿为陛下死战!”

“死战!”

士兵们的吼声,汇聚成一股惊人的声浪,在汴梁城上空回荡。

与此同时,无数的物资被运上城头。滚木、礌石、金汁、热油……这些守城利器,在充足的金钱支撑下,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被备齐。城内的铁匠铺,日夜不停地赶制着箭矢和兵器,炉火将半边天都映得通红。

百姓们也不再是惶惶不可终日。他们亲眼看到军队士气高昂,城防日益坚固,听着茶楼酒肆里流传的“天子杀贪官、宰相大放血”的新鲜段子,心中那股被抛弃的绝望,渐渐变成了同仇敌忾的希望。

许多青壮男子,自发地组织起来,帮助官兵搬运物资,修葺城墙。一些妇人,则在家中熬制热汤,送到城头,慰劳那些不眠不休的士兵。

整座汴梁城,仿佛从一个濒死的病人,重新焕发了生机。民心和士气,这两样最虚无缥缈,却也最至关重要的东西,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凝聚。

- - -

与城内热火朝天的景象截然相反的,是那些被迫“捐款”的府邸。

大门紧闭,死气沉沉。

李邦彦的相府里,名贵的瓷器被砸了一地。他形容枯槁,几天之内仿佛老了十岁。

“竖子!竖子欺人太甚!”他用嘶哑的声音,诅咒着那个坐在龙椅上的年轻人。

他想不通,那个在他眼中一向懦弱、听话的傀儡,怎么会突然变成一头择人而噬的猛虎。

“相爷,息怒啊。”白时中在一旁劝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等……等金人打进来,看他还怎么嚣张!”

李邦彦猛地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怨毒的光。

是啊。

等金人打进来。

- - -

这股复杂的人心,还没来得及发酵。

一个惊天动地的消息,便如同一盆冰水,浇在了所有人的头上。

“报——!”

一个浑身是血的探马,骑着快要累死的战马,从北门疯了一样地冲进来,嘶嘶力竭地呐喊:

“金军主力已至!先锋大营,扎于城北二十里外!漫山遍野,不见其尾!”

来了!

“当——!当——!当——!”

凄厉的警钟声,响彻了整个汴梁城。

刚刚还热闹非凡的街道,瞬间死寂。

赵桓正在和李纲商议城防细节,听到钟声,他猛地站了起来。

他快步走出大殿,在李纲和一众将领的簇拥下,第一次登上了高耸的宣德门城楼。

凛冽的北风,吹得他身上的龙袍猎猎作响。

他扶着冰冷的城垛,极目远眺。

只见北方的地平线上,黑压压的一片,如同潮水般涌来。无数的旌旗,在风中招展,汇成一片望不到尽头的钢铁森林。肃杀的寒气,隔着二十里的距离,依旧扑面而来,让人不寒而栗。

赵桓的心,沉到了谷底。

他知道历史,他知道金军的强大。

可当这支冷兵器时代的超级军队,真正以无敌之姿出现在他面前时,那种视觉上的冲击和心理上的压迫感,还是让他几乎窒息。

他这几天靠着现代人的智慧和超乎寻常的胆魄,好不容易才盘活的棋局,在这股绝对的力量面前,显得如此脆弱。

“陛下……”李纲的声音,在他身后响起,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

赵桓没有回头。

他只是死死地盯着远方那片正在不断逼近的黑暗,缓缓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了身后每一个人的耳朵里。

- - -

“传朕旨意。”

“全军……备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