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 第94章 一场一个人的凯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柔福帝姬回京的那一天,汴梁城万人空巷。初春的暖阳斜斜洒在朱雀大街的青石板上,沿街的酒旗幌子在微风中轻扬,往日里喧闹的市井此刻却透着一种肃穆的期待,连顽劣的孩童都被大人按着肩膀,敛声屏气地站着。

百姓们自发涌上街头,有的老妇揣着连夜绣制的平安符,有的书生捧着工整抄录的祈福诗,他们并非来看热闹,而是要迎接这位在北国苦寒之地辗转数载、受尽磨难的大宋公主归乡,人群中不时传来压抑的啜泣与饱含期盼的低语。

赵桓没有在皇宫里等她。

他身着靛青色暗纹锦袍的亲王常服,腰间束着玉带,胯下是一匹神骏的乌骓马,在宣德门外的石阶下静静伫立,身姿挺拔如松。身后仅跟着几名贴身侍卫,未摆半分皇帝仪仗,只像个寻常兄长般耐心等候。

当那辆蒙着素色车帘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轮碾过青石板发出沉稳的“咯吱”声,赵桓翻身下马,动作利落而不失庄重,快步上前,亲手掀开了那层隔绝苦难与故土的车帘。

“皇兄……”

看到赵桓熟悉的面容,那双曾在北国风雪中强撑着未曾落泪的眼睛瞬间泛红,一直隐忍坚强的柔福帝姬,所有的委屈与思念如决堤洪流般在此刻倾泻而出,眼泪顺着略显苍白的脸颊簌簌滑落。

“回家了。”

赵桓的声音,温柔而坚定。他没有说什么安慰的话,只是伸出了手。

他亲自牵着妹妹略显粗糙却温热的手,指尖传来的温度让柔福渐渐安定。在万众瞩目之下,二人一步一步沉稳走向那座象征家国庇护的皇宫,沿街百姓纷纷屈膝行礼,眼中满是崇敬与动容之情。

这一刻,所有人都明白了。

他们的皇帝,不仅能在朝堂之上运筹帷幄、开疆拓土,更愿放下帝王威仪,以整个国家的臂膀,守护每一个流落在外的家人,拾起那份被战火践踏的尊严。

这种发自内心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如同春雨润物般悄然渗透进每个大宋子民的心底,它所凝聚的人心力量,远比任何一场浴血奋战的军事胜利,更为坚固持久。

当晚,御书房内烛火通明,案几上堆叠着各地加急呈上来的奏报,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与茶香。赵桓刚处理完柔福帝姬的安置事宜,便接到了大臣求见的通传。

李纲身着朝服,身后跟着枢密使与户部尚书,几人神色凝重地走进御书房,行过君臣之礼后便直入正题。

“陛下,如今帝姬已平安归朝,朝野上下人心安定,那金国此前提出的赔款割地之议,臣等认为需尽快定夺,以免夜长梦多啊。”李纲拱手进言,语气中难掩急切之色。

赵桓摆了摆手,打断了他。

“不急。”

他走到墙边那张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此图以蚕丝织就,用朱砂、石青等矿物颜料精细绘制,上面不仅标注着大宋与金国的疆域,更有西夏、吐蕃、大理的城邦部落,甚至连遥远西方大陆的模糊轮廓也清晰可见。

“打仗,是最低级的征服。”赵桓的手指在地图上缓缓划过,从汴梁城一路延伸至金国的上京,“用刀剑杀死的敌人,其子会铭记仇恨,终有一日仍会拿起刀剑复仇。但若是能让他们从心底认同大宋文明,甘愿成为和我们一样的人呢?”

他转身面对李纲等人,目光扫过众人困惑的脸庞,缓缓开口,说出了一句让在场大臣既匪夷所思,又隐隐感到震撼的话。

“朕,要成立一个全新的衙门,就叫‘万国通商局’。”

“朕要用我们精美绝伦的丝绸、温润如玉的瓷器、清香醇厚的茶叶,去换取他们草原上肥美的牛羊、矫健的战马,甚至……以我们的礼乐教化、典章制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思想。”

“朕要让草原上的每一个部落都知晓,依附大宋,不必再受风雪饥寒之苦,有肉吃、有衣穿,能过上安稳体面的日子,活得像个真正的人。朕要在边境广设学堂,让他们的孩子皆能读书识字,以会说汉话、善写汉字为荣,以通晓孔孟之道为傲。”

“这,才是朕要的,真正的征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