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再造大宋:我在靖康玩职场权谋 > 第276章 凯旋还朝:世界,请听朕的规矩!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76章 凯旋还朝:世界,请听朕的规矩!

汴梁城,自黎明时分便弥漫着一股不同寻常的躁动气息,待到正午时分,整座城池已然彻底沸腾。街巷间人头攒动,摩肩接踵,连平日里静谧的坊巷角落都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人人脸上皆带着按捺不住的焦灼与热切期待。

当绣着五爪金色巨龙的天子龙旗在猎猎朔风中舒展,缓缓浮现于地平线尽头时,人群中爆发出第一声震耳的惊呼;当紧随龙旗之后、甲胄泛着冷冽寒光、如移动钢铁城墙般的背嵬军铁甲列阵而过,每一步都踏得大地微微震颤时,欢呼声已然如潮水般汹涌;而当被粗重铁链锁于囚车之中、形容枯槁如丧家之犬的金国皇帝与前太上皇宋徽宗,在兵士押解下一同暴露在万千百姓视野中时——积压百余年的屈辱,那些被靖康之耻深深刻入民族骨髓的剧痛与悲愤,在此刻彻底爆发,化作冲天而起、震彻云霄的山呼海啸!

陛下万岁!大宋万岁!

无数百姓自发涌上街头,老人们佝偻着身躯掩面而泣,孩童们骑在父兄肩头挥舞着色彩鲜艳的小旗,青年男女或是喜极而泣,或是振臂欢呼,将手中精心准备的鲜花、蜜饯、果品乃至家中珍藏的丝绸锦缎,尽数抛向这支为大宋洗刷了数十年国仇家恨的英雄之师,将士们的铠甲上很快便堆满了这份带着滚烫温度的敬意。

赵桓骑在通体雪白的御马之上,身着玄色龙纹锦袍,面容沉静如水,目光缓缓掠过沸腾的人潮,平静地接受着子民的朝拜。他身后的龙骧将军紧握缰绳,眼神锐利如鹰,时刻警惕着周遭动静。这一刻,赵桓清晰地感受到肩头那沉甸甸的家国分量——他做到了,他不仅率师收复了失地,更将二字从大宋的耻辱柱上彻底抠下,以铁血与荣光重新淬炼成矗立在民族心头的不朽丰碑!

皇宫深处的龙德宫,雕梁画栋虽依旧华美,却没了往日的奢靡气息。这里曾是太上皇宋徽宗醉生梦死、与宫人吟诗作对、泼墨作画的安乐窝,如今殿内气氛肃穆凝重,殿内却多了两位特殊的——他的亲弟弟,金国前任皇帝,以及那位曾因昏庸葬送半壁江山的宋徽宗。赵桓并未取二人性命,于他而言,这两个被时代洪流彻底抛弃的废物,活着比死更具警示意义。他要让这两位昔日高高在上的帝王,日日亲眼见证,自己如何将这个支离破碎的世界,改造成他们连做梦都无法想象的强盛模样——这无声的碾压与超越,才是对帝王最残忍的惩罚。

三日后,朝堂之上举行盛大的论功行赏大典。岳飞率军直捣黄龙、收复中原的赫赫战功早已传遍大宋疆域,已然至封无可封之境,赵桓当即下旨,为其量身打造前所未有的封号大宋武安王,赐丹书铁券,享有九锡之礼,总领天下兵马;韩世忠凭借平定西北、震慑边疆的卓越功绩,封西平王,赐节钺,永镇西域诸部;李纲以其深谋远虑、尽心辅佐朝政之功,入主新设立的内阁,出任大宋第一任内阁首辅,总揽全国政务;陈寿及其麾下纪律严明、侦查网络遍布天下的锦衣卫,则成为皇帝悬于文武百官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严密监察百官言行,严厉震慑宵小之辈。

赏赐既毕,文武百官皆屏息凝神,皆知皇帝心中尚有更为宏大的谋划。赵桓缓缓起身,稳步走到大殿中央,目光如炬地扫过殿中众臣,正式开启了他重塑天下格局的真正布局。

传朕旨意!赵桓的声音浑厚而威严,在空旷的大殿中久久回荡,以大宋皇帝之名,昭告天下万国!高丽、东瀛、西夏、大理、吐蕃、大食……凡朕知晓之名、未知之名的邦国,限三个月内尽数齐聚汴梁!朕要在此召开一场万国会议——一场决定这天下格局、乃至世界未来一百年运转规则的盛大盛会!

旨意下达,不仅汴梁城内震动不已,消息传至各地藩属与邻国后,更是引发天下哗然。但这一次,无论是藩属国君还是西域诸国,皆无人敢将大宋皇帝的言语视作戏言,因为伴随旨意一同送出的,还有三支规模空前庞大的舰队与商队的调令,彰显着大宋不容置疑的实力。

一支由郑和(原内侍郑知常,因屡献奇策被皇帝赐名郑和)率领,麾下配备二十艘巨型福船与五十艘战船组成的庞大舰队,携带着大宋最精美的青花瓷器、蜀地特产丝绸与最新研制的弗朗机火炮,扬帆南下,一路巡视南海诸岛,宣示大宋主权后直抵大食;一支由新晋册封的东瀛女王星野千寻率领,整合了东瀛列岛所有水师力量,配备百艘战船北上,既威慑高丽俯首称臣,亦探查那白雪皑皑的更北方大陆是否存在新的疆域;最后一支则由韩世忠麾下最精锐的西军组成陆上商队,数千将士护送着满载茶叶、瓷器与先进农具的驼队,携与的理念一路向西,向那些刚刚臣服的西域小国庄严宣告:谁才是这条千年丝绸之路新的掌控者与守护者!

这绝非温情脉脉的邀请,而是不容置喙的最后通牒——所有邦国,要么带着足够分量的贡品,按时来汴梁学习新的天下规则;要么,就等着大宋的龙旗插上其城池之巅,等着炮火轰鸣着叩开城门,亲身体验何为顺者昌,逆者亡的铁血铁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