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32章 草台班子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清晨,阳光透过百叶窗的缝隙,在清风市纪委大楼七层东侧一间偏僻办公室的水磨石地面上,切割出几道苍白的光带。这间办公室门上临时贴着一张白纸,用黑色记号笔写着“清江新区问题专项核查专班”几个字,墨迹尚未干透,显得简陋而仓促。

楚峰站在办公室中央,环顾着这个所谓的“专班”驻地。房间不大,陈设简陋,墙角堆着些废弃的旧档案柜,空气中弥漫着灰尘和消毒水混合的气味。只有四张旧办公桌拼凑在一起,几把椅子,一部内部电话,这就是他们的全部家当。与他刚刚结束的、资源充沛的跨省协作办案环境相比,这里寒酸得像个临时工棚。

秦明心书记的话言犹在耳:“……资源有限,阻力会无处不在……专班的人员、资源,我会尽快协调配给你……” 这“尽快”二字,此刻显得如此苍白无力。楚峰嘴角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苦笑,他明白,这已经是秦书记在现有格局下能为他争取到的最大空间。这个“专班”,从诞生之初就带着某种“原罪”——它是不被某些势力欢迎的,甚至是被刻意边缘化的。

八点整,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

“请进。”楚峰收敛心神,沉声道。

门被推开,三个人先后走了进来。为首的是个二十出头的年轻小伙,穿着一身略显宽大的藏蓝色西装,衬衫领口系得一丝不苟,脸上带着初出茅庐的兴奋和紧张,眼神清澈,甚至有些稚嫩。他是秦朗,纪委书记秦明心的亲侄子,刚从省纪委培训基地学习归来,这是他的第一个正式岗位。

“楚……楚组长!监察室秦朗,向您报到!”秦朗努力让自己的声音显得沉稳,但还是透出一丝紧绷。他看向楚峰的眼神里,充满了好奇和一种近乎崇拜的光芒。楚峰在纪委系统内“敢碰硬”的名声,在一些年轻干部中颇有传奇色彩。

楚峰点了点头,目光落在后面两人身上。第二位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身材微胖,头发稀疏,戴着一副老式的黑框眼镜,穿着一件半旧的夹克衫,脸上挂着谦和甚至有些拘谨的笑容。他是老杨,杨铁心,纪委信访室的老科员,在纪委工作了近二十年,一直没挪过窝,是个有名的“老黄牛”,但也因其性格过于耿直、不善钻营,始终得不到提拔。

“楚组长,信访室杨铁心,奉命来专班工作。”老杨的声音不高,带着点沙哑,他微微躬身,双手不自觉地搓着,显得有些局促。

第三位是一直和楚峰搭档的陈景云老陈,2人熟得像穿一条裤子,一个眼神就明白对方想啥;

最后一位是个三十岁左右的女子,穿着一身得体的职业套装,短发,面容清秀,但眼神冷静,透着一股干练。她是赵小雨,纪委案件监督管理室的副主任科员,以心思缜密、熟悉规章流程着称。

“楚组长,案管室赵小雨,报到。”赵小雨的语气平静,不卑不亢,目光快速扫过简陋的办公室,眉头几不可察地蹙了一下,但很快恢复如常。

看着眼前这四位“精兵强将”,楚峰的心沉了下去。一个毫无经验的官宦子弟,一个不得志的老好人,一个精通程序但未必愿意冒险的女干部。这就是他的全部班底?一个标准的、被人为拼凑起来的“草台班子”。秦明心书记所说的“配强配好”,在残酷的现实面前,成了一句空话。这哪里是配给他人手?这分明是各方势力博弈后退出的、最“安全”也最“无用”的棋子!秦朗是秦书记的侄子,放在这里或许有“人质”和“监督”的意味;老杨是公认的“老实人”,没背景,好控制;赵小雨业务强,但女性身份和案管室的背景,意味着她更注重程序合规,未必愿意卷入浑水。

“都坐吧。”楚峰压下心中的波澜,指了指那几张旧椅子。他自己也拉过一把椅子,坐在拼凑的办公桌一头,目光平静地扫过三人。

“情况,想必各位来之前,多少也听到一些风声。”楚峰开门见山,没有废话,“我们这个专班,任务很明确,就是针对清江新区开发建设中可能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初步核查。任务是市委陆明书记亲自部署,秦明心书记直接领导的。”

听到陆明和秦明心的名字,秦朗的眼睛更亮了,腰杆挺得笔直。老杨低着头,看不清表情。赵小雨则微微点头,表示知晓。

“任务的艰巨性和敏感性,我就不多强调了。”楚峰的语气加重,“清江新区是什么地方,在座的可能比我更清楚。我们要面对的,可能不仅仅是违纪违法问题,更是盘根错节的关系网,是看不见的阻力,甚至是……危险。”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三人的反应。秦朗脸上闪过一丝紧张,但更多的是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兴奋。老杨的头垂得更低,搓手的频率加快了。赵小雨的目光与楚峰对视,冷静依旧,但瞳孔微微收缩了一下。

“既然组织把我们几个人放在了这个岗位上,就没有退路可言。”楚峰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我楚峰是个直性子,有什么说什么。在这里,我强调三点,也是我们今后工作的铁律!”

“第一,绝对保密!专案的任何进展、任何线索,仅限于我们四人知晓!不准向专班以外的任何人,包括你们的家人、好友、甚至其他领导,透露半个字!谁泄密,谁就是渎职,就是犯罪!”楚峰的目光锐利如刀,依次从三人脸上刮过。秦朗下意识地咽了口唾沫,老杨身体微微一颤,赵小雨轻轻吸了口气,点了点头。

“第二,严守纪律!一切行动听指挥!调查工作必须严格依纪依法,重证据,重程序!不准擅自行动,不准违反办案纪律!我们要查别人,自己首先要站得正、立得直!”楚峰敲了敲桌面,“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坚定信念!我们是纪检干部,干的就是得罪人的活儿!怕得罪人,就别穿这身衣服!只要我们是出于公心,是为了清风市的风清气正,是为了老百姓的利益,天就塌不下来!有什么压力,我楚峰顶着!但谁要是畏首畏尾、阳奉阴违,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一番话,掷地有声,带着军人的果决和纪检干部的凛然之气。办公室里一片寂静,只有窗外隐约传来的城市噪音。

“楚组长,您放心!”秦朗第一个激动地表态,年轻人热血上涌,“我秦朗一定跟着您,刀山火海,绝不退缩!我就不信,这清风市还能没有王法了!”

老杨抬起头,嘴唇翕动了几下,似乎想说什么,最终只是喃喃道:“听组织的,听楚组长的……”

赵小雨沉吟片刻,开口道:“楚组长,职责所在,我会尽全力。但清江新区情况复杂,很多项目涉及市里重大决策和招商引资,调查取证需要格外谨慎,程序上不能有任何瑕疵,否则我们会很被动。”她的话,冷静而务实,点出了现实的操作难度。

“赵小雨同志提醒得很好。”楚峰点点头,“谨慎是必要的,但不能因为谨慎就裹足不前!程序要合规,但更要敢于运用程序赋予我们的权力去发现问题!从现在起,我们是一个战斗小组。秦朗,你年轻,有冲劲,负责外围信息搜集和联络,但要记住,多听多看,少说少问,尤其注意方式方法!”

“是!”秦朗大声应道。

“老杨,你在信访室多年,接触基层反映多,对清风市的情况熟悉。你负责梳理近年来所有与清江新区相关的信访举报线索,分类归档,找出有价值的切入点。”

“好,好的,楚组长。”老杨连忙点头。

“赵小雨同志,你熟悉案管流程和规章制度,负责专班内部文书规范、线索管理,确保我们每一步都经得起检验。同时,协助我分析案情,制定调查方案。”

“明白。”赵小雨简洁地回答。

“好!”楚峰霍地站起,目光扫过三人,“我们的第一个突破口,是柳依依的非正常死亡案。相关资料马上会送过来。大家各就各位,开始工作!”

没有鲜花,没有掌声,甚至没有一句鼓舞士气的口号。在这个简陋得有些寒酸的办公室里,一个注定充满荆棘与危险的调查,就这样悄无声息地开始了。楚峰看着迅速投入到工作中的三人,心中没有丝毫轻松。他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这个仓促搭建的“草台班子”,能否在即将到来的狂风暴雨中存活下来,都是一个未知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