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167章 暗夜微光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兴旺砖瓦厂的坍塌事故,让整个河阳镇笼罩在一片阴霾之中。两天过去了,现场仍然拉着警戒线,烧焦的木料和碎裂的砖块散落一地,空气中还弥漫着淡淡的焦糊味。

楚峰站在办公室窗前,望着镇政府大院门口进出的车辆。从昨天开始,县里派来的事故调查组已经进驻,整个镇政府的气氛都变得格外紧张。

楚镇长,党政办王海生敲门进来,神色凝重,调查组通知九点在小会议室开会,要求全体班子成员参加。

知道了。楚峰点点头,整理了一下衣领。他知道,这场会议将决定很多事情。

九点整,镇政府小会议室内座无虚席。调查组组长、县安监局副局长张建军坐在主位,面色铁青。周国富、楚峰、赵卫国等镇领导分坐两侧,其他相关科室负责人也都到场,气氛凝重得能拧出水来。

人都到齐了,现在开会。张建军环视全场,声音冰冷,兴旺砖瓦厂10·15坍塌事故,性质极其恶劣!两条活生生的人命就这么没了!

他重重地拍了下桌子,震得茶杯都跳了起来:初步勘查结果显示,窑体年久失修,安全管理存在重大漏洞!县里要求彻查事故原因,严肃追究相关责任!河阳镇党委政府,尤其是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张建军的目光如刀子般扫过楚峰。周国富立刻接口,表情沉痛:是是是,张局长批评得对!我们镇党委政府监管不力,我作为班长,负有主要领导责任!

他话锋一转,意味深长地看了楚峰一眼:尤其是楚峰同志,刚分管安全生产就出这么大的事,教训深刻啊!我们一定配合调查,严肃处理!

这话看似揽责,实则把焦点引向了楚峰。坐在周国富旁边的赵卫国低着头,嘴角却似乎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弧度。

楚峰面无表情,双手在桌下微微握紧。他明白,这是要把主要责任扣在他这个新来的分管领导头上。

楚峰同志,张建军直接点名,你分管安全生产以来,对辖区内企业进行过几次安全检查?发现过哪些隐患?整改落实情况如何?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楚峰身上。

张局长,楚峰平静地回答,我分管安全生产以来,先后对辖区内重点企业进行过三轮检查,其中兴旺砖瓦厂检查过两次。在检查中发现该厂存在窑体老化、消防设施不全等隐患,均已下达整改通知书。

那为什么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故?张建军追问。

整改需要时间,而且...楚峰顿了顿,有些深层次的问题,不是简单的整改就能解决的。

赵卫国突然插话:楚镇长,我记得你上次检查回来后,还说砖瓦厂的情况总体可控?现在出了这么大的事,这话说得是不是太轻率了?

这话明显是在落井下石。楚峰看了赵卫国一眼,没有立即反驳。

会议在压抑的气氛中结束。张建军最后强调:调查组将进行深入调查,在此期间,请各位配合工作,实事求是地反映情况。

会后,周国富把楚峰叫到办公室,关上门,语气:楚峰啊,情况你也看到了,县里很恼火,压力很大!

他给楚峰倒了杯茶,叹了口气:虽然你刚分管,但毕竟是在你任上出的事,这个责任...恐怕是躲不掉了。你看...

周书记,事故原因还在调查,责任认定需要依据事实。楚峰平静地说,我会积极配合调查,该我承担的责任,我不会推卸。

唉,话是这么说,周国富摇摇头,但影响已经造成了。县里可能要追责,处分怕是免不了...你要有心理准备。

他停顿了一下,观察着楚峰的表情:这段时间,安全生产的工作,暂时先放一放,避避风头,让赵镇长先兼顾一下。等这阵风头过了再说。

这是要暂时架空他分管安全生产的权力。楚峰没争辩,只是点了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楚峰的处境越发艰难。事故调查组频繁找他谈话,要求详细说明分管后的工作部署和检查情况。周国富和赵卫国表面上安慰,实则不断暗示他主动承担责任,争取从轻处理。

镇里其他干部看他的眼神也多了些异样。在食堂吃饭时,原本坐满的桌子,见他过来就会有人找借口离开。走廊上遇到的同事,打招呼的语气也变得疏远。

更让人心烦的是流言蜚语。有人说新来的楚镇长不懂基层实际,瞎指挥才导致事故;有人说他马上就要被调走了;甚至有人说他收了砖瓦厂老板的好处,所以才对隐患视而不见。

这天晚上,楚峰独自在宿舍整理事故相关材料。桌上摊满了检查记录、整改通知书和现场照片,他试图从中找出疑点,但现场混乱,证据有限,调查似乎也倾向于定性为安全责任事故。

就在他专注研究材料时,门外传来极其轻微的敲门声。楚峰警觉地问:

楚...楚镇长,是我,老王。门外是砖瓦厂看门人老王压得极低的声音,还带着一丝颤抖。

楚峰一愣,赶紧开门。老王闪身进来,神色慌张,身上还带着泥灰味,显然是从厂里直接过来的。

老王?这么晚有事?楚峰反手关上门。

老王紧张地回头看了看门缝,声音发抖:楚镇长,我...我思前想后,这事不说出来,良心过不去!那天的塌窑...可能不是意外!

楚峰心头一震,示意老王坐下:你说什么?不是意外?怎么回事?慢慢说。

出事那天下午,大概四点多的样子,老王咽了口唾沫,我瞅见有人偷偷摸摸在窑体那边鼓捣啥。当时没在意,以为是厂里检修的。

他擦了擦额头的汗,继续说:后来出事了,我才越想越不对劲!那人影...有点像...像赵镇长那个外甥,他就在厂里当个小工头,平时游手好闲的...

赵镇长的外甥?楚峰眼神锐利起来,你看清楚了?具体做了什么?

离得远,没太看清,老王压低声音,就看到他拿个铁棍在窑基下面捅咕了几下,然后就溜了。当时我还纳闷,检修为啥鬼鬼祟祟的...

老王的声音更低了:楚镇长,这话我可就跟你一个人说!赵镇长在镇上势力大,我...我害怕啊!要不是看您是个实在人,前两天还跟我们一起救人,我打死也不敢说!

楚峰沉思片刻,问道:老王,谢谢你告诉我这些!这事关重大,你能站出来作证吗?

老王脸都白了,连连摆手:作证?不行不行!楚镇长,您可别把我卖出去!我就是心里憋得慌,跟您透个气儿!您要查,得找别的证据,千万别说是我说的!我一家老小还在这镇上呢!

看着老王惊恐的样子,楚峰知道他的顾虑。他拍拍老王的肩膀:你放心,我知道轻重,会保护你的。这事你先烂在肚子里,对谁都别说。

老王千恩万谢,又像来时一样,悄无声息地溜走了。

楚峰关上门,心潮澎湃。如果老王说的是真的,那这起事故就不是简单的安全责任问题,而是涉嫌故意破坏、甚至可能是...谋杀!而目标,很可能就是冲着他这个新来的、分管安全生产的镇长来的!

他回想起事故前后的种种异常:赵卫国在他接手分管时的反常热情,周国富急于把责任推给他的态度,还有调查过程中遇到的重重阻力...

但问题在于,老王不敢公开作证,单凭他一面之词,根本无法扳倒赵卫国甚至其背后的势力,反而可能打草惊蛇,引来更疯狂的报复。

楚峰陷入两难。一方面,上级追责的压力越来越大,处分似乎不可避免;另一方面,真相可能近在咫尺,却无法触及。

他走到窗前,望着窗外漆黑的夜色。河阳镇的夜晚格外寂静,只有偶尔传来的犬吠声。这片看似平静的土地下,究竟隐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然而,老王带来的这点微光,也让他看到了希望。这镇上,并非所有人都被那股黑暗势力笼罩,依然有人心存正义。

必须更加谨慎,楚峰轻声自语,也更要耐心。

这个夜,格外漫长。楚峰知道,真正的较量,才刚刚进入最凶险的阶段。他拿起笔,在笔记本上写下几个关键词:赵卫国外甥窑基破坏目击证人,然后在下面重重地划了一条线。

曙光还未到来,但至少,在这片黑暗中,他已经看到了一线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