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天道正义 > 第190章 清水设想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清晰阐述了面临的严峻困境后,楚峰话锋一转,开始汇报河阳镇党委政府经过调研后形成的发展思路和初步规划。

“面对这样的困境,我们深知,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必须立足自身,找准路径,变‘输血’为‘造血’,探索一条符合河阳镇实际、可持续的乡村振兴路子。”楚峰的语气坚定起来,“通过深入调研,我们发现,像清水村这样的偏远山村,最大的劣势是区位和交通,但最大的优势是生态和环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这里有最直接、最生动的体现。”

他详细阐述了发展生态旅游的初步设想和具体措施:

“第一,以交通破局,打通发展‘动脉’。 当务之急是解决‘进的来’的问题。我们恳请市、县优先将通往清水村等偏远村的道路硬化项目,纳入今年‘四好农村路’建设计划,并提高补助标准。初步测算,硬化清水村通村公路(约12公里,路基宽4.5米,水泥混凝土路面),预计需要资金约360万元。目前镇村两级无力承担。这条路,不仅是民生路,更是发展路、希望路,是打开山门的关键一步。”

市交通局局长在本子上记下了这个数字,眉头微蹙。

“第二,以规划引领,避免盲目建设。 在严格保护生态的前提下,我们希望能邀请省、市专业的旅游规划团队,对清水村及类似村庄的旅游资源进行科学评估和高起点规划,明确发展定位、特色和空间布局,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同质化竞争。规划要突出‘原生态、乡土味、体验性’,比如,清水村可以定位为‘山水生态休闲体验村’。”

“第三,以试点示范,稳步推进。 我们建议选择基础条件相对较好、群众积极性较高的村落(如清水村)作为生态旅游发展试点。市、县能否给予重点扶持,帮助完善必要的、最急需的旅游基础设施?比如,修建约5公里的生态徒步道、3-5个观景台、一套完整的标识系统、2-3个环保厕所、一个小型生态停车场,以及解决垃圾收集和简易污水处理问题。初步估算,这部分基础设施投入约需150万元。同时,对有意愿改造民宿的农户给予一定补贴。”

“第四,以群众为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这是成败的关键。我们将通过政策引导、技能培训、资金扶持(如小额贷款贴息),鼓励和帮助村民发展农家乐、民宿,销售山货、土鸡、土鸡蛋等农特产品,参与导游、保洁、保安等旅游服务。要让群众在发展中看到变化、得到实惠,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主体和受益者。我们计划先培训一批骨干农户。”

这时,楚峰提出了一个具体的请求:“陆书记,各位领导,我有一个不情之请。俗话说,‘眼见为实’。我们很多村干部和村民,一辈子没出过大山,不知道外面的乡村旅游是怎么搞的。能不能请市里、县里支持一下,组织一批像赵大山支书这样的村干部和有意向的村民代表,到省内外一些乡村旅游搞得好的地方去实地看一看、学一学?让他们亲身感受一下,开阔眼界,转变观念?这比我们嘴上说一百句都管用!经费我们可以尽量自己解决一部分,恳请上级支持一部分。”

这个提议让与会者有些意外,纷纷低声议论起来。陆明书记看着楚峰,眼中闪过一丝赞赏。

楚峰继续汇报:“第五,以产业融合,提升综合效益。 推动旅游与农业、文化、康养等产业融合。比如,发展观光农业、农事体验项目,让游客参与种菜、采摘;挖掘本地的山歌、传说、民俗等乡土文化;利用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夏季凉爽的气候,探索发展康养民宿。延长产业链,提升附加值。”

他还初步分析了潜在效益:“我们委托镇中学老师帮忙做了一个粗略测算。如果路修通了,基本旅游设施具备,凭借其独特的自然资源,清水村年接待游客潜力保守估计可达1-2万人次。按人均消费100元计算,可带来直接旅游收入1000-2000万元。可直接带动约30人从事旅游服务,间接带动农产品销售、运输等约50人就业。预计可使参与农户户均年增收5000元以上,村集体通过管理服务也可获得一定收入。更重要的是,能有效缓解空心化问题,吸引部分年轻人回流。”

最后,他坦诚地指出了面临的困难和需要的支持:“当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投资大、周期长、风险高。我们面临资金短缺(道路和基础设施投入巨大)、人才匮乏(缺乏规划、管理、营销人才)、经验不足(从未涉足旅游业)等现实困难。迫切需要在政策倾斜、资金投入、项目安排、人才技术支持等方面给予大力帮助。特别是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是当前最大的‘拦路虎’。”

楚峰的汇报持续了约四十分钟,思路清晰,目标明确,措施具体,既有宏观思考,也有微观操作,既展现了积极作为的态度,也实事求是地提出了诉求,赢得了不少与会者的点头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