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与李明德教授的手紧紧握在一起,标志着培达发在芯片领域的征途迈出了最关键的第一步。

双方又就一些初步细节交流后,李明德教授说道:“郭董,接下来我会立刻通知我的学生们开始做准备。办理离职、签证、安排家事,整个过程全部到位,估计至少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他像是想起什么,微微叹了口气,声音压低了一些,带着些许遗憾:“其实,我还有一个天赋极佳的学生,无论是理论功底还是科研直觉,都是我这些年见过最出色的之一。只可惜……他明确表示不愿意回来。他叫许兆勋,选择留在了美丽国,在一所知名大学继续任教。”

一旁的裴斯闻言,眉头下意识地一挑,心中暗忖:天赋极佳却不愿回国?难道是这人心术不正,或者干脆就是立场歪了,被外面的花花世界迷住了眼?

但郭少云心中却如明镜一般。上一世,就是这个许兆勋,顶住了无数的不解和国内的骂名,毅然选择留在美丽国顶尖学府任教。他凭借惊人的才华和毅力,一路成长为某个关键领域的重点实验室负责人。在那些年里,他默默地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来自龙国的留学生,毫无保留地将最前沿的知识和技术传授给他们,并苦口婆心地劝说他们学成后一定要返回祖国效力。

而他自己,则心甘情愿地背负着“不爱国”、“慕洋”的骂名近二十年,家人都和他断绝关系,成为一枚深深埋下的棋子。

一直等到美丽国对龙国的技术封锁达到巅峰、国内最迫切需要新鲜血液和尖端知识突破的时候,他才毅然抛弃了在海外拥有的一切,冲破重重阻碍回国……可惜,直到那时,许多人才明白他的良苦用心,而误解早已伴随他太久。

郭少云心中有股冲动,想做点什么来帮帮这位未来的民族脊梁,哪怕只是减轻他一丝现在的压力。但他更清楚,此刻任何的异常关注或联系,都可能打草惊蛇,破坏许兆勋长远的潜伏计划。对于这样的孤勇者,此刻保持缄默,不添乱,就是最好的帮助和支持。

他将这份感慨与敬意深藏心底,面色平静地对李明德教授说:“人各有志,不能强求。我们尊重许博士的选择。时间方面,一切都以李教授您和团队的准备为准,我们全力配合。”

与李明德教授分开,坐进车里,郭少云才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整个人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微微向后靠在椅背上。整个会谈过程,他的精神都高度紧绷,每一句话都在脑子里过几遍,生怕哪句没说对,或者哪一点没能打动这位心系祖国却又极其严谨的泰斗级专家,导致他与培达发失之交臂。这种级别的学者,看重的不仅仅是资金,更是理念、决心和可持续性,谈判难度可想而知。

裴斯看到郭少云如释重负的表情,自己一直提着的心也才逐渐放松下来,背后竟然也出了一层细汗。他知道,刚才那场会谈,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培达发未来在核心技术领域能走多高、走多远。

返回公司的路上,车内气氛轻松了不少。裴斯整理了一下思绪,转而思考起一个更为现实和严峻的问题。他侧过身,对郭少云说道:“郭董,我粗略估算了一下。光是您规划的那个手机工业园区,基建、主体厂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恐怕就需要450亿左右。而这,还只是‘土木工程’和基础设备的费用。”

他语气变得凝重起来:“如果算上里面要填充的那些高精尖设备,费用更是天文数字。别的不说,就说芯片制造环节的核心设备——光刻机,目前最先进的型号,一台的采购成本可能就接近2亿龙币,而且是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

裴斯顿了顿,抛出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我们搞全产业链,这里就有一个无法回避的严峻问题:芯片的设计、制造、封测这整个全产业链,我们是不是也要自己做?如果要做,那投入的规模,几乎需要和手机产业园同等,甚至更大!按照刚才和李明德教授沟通的情况看,他要求三年内在芯片领域的累计投资不低于三百亿。但这很可能只是研发和设计投入,如果算上建造晶圆厂、购买天价设备、材料研发……那总投入恐怕也要奔着五六百亿去了。”

他最后声音里带着一丝难以置信:“这么算下来,未来三到五年,我们在手机和芯片这两个核心产业链上的累计总投入,可能会达到千亿人民币以上!按照现在‘闺’系列日化业务的发展情况,一年能带来10亿左右的现金流收入已经非常不错了,但这对于千亿投入来说,简直是杯水车薪。而我们暂时还没有其他收入渠道……这意味着,未来巨大的资金缺口,几乎全部需要靠您个人来持续投入!这……”

郭少云安静地听着,心中亦是思忖万千。确实如此,这是一个足以压垮任何企业的沉重负担。他不由得想起了上一世的花维公司,它不就是这样一点点、几乎是用血肉之躯,在技术封锁的铜墙铁壁上砸出一条路来的吗?

为什么在龙国,它一家民营企业的地位如此崇高?有人说是靠关系,有人说是营销做得好,但只有真正了解的人才知道,为了龙国的科技崛起,它砸下去的每一分钱、投入的每一份心血,都是实打实的,是真正的民族脊梁!

如今的花维,应该也还在艰难前行的路上吧?不过此生,你们不会再孤独了!郭少云在心中默默说道,一股豪情与责任感油然而生。

“钱的问题,我来解决。”郭少云没有过多解释,只是语气平静却异常坚定地回了这么一句。

裴斯看到郭少云眼中那不容置疑的光芒,便不再多言,只是心中震撼于这位年轻老板深不可测的实力和魄力。

回到公司,郭少云再次把自己扔进办公室的沙发里,感觉身心俱疲。他心想:这个周末,老子说什么也不加班了!

对了!新家的设计图!着名设计师周世文之前已经发到自己邮箱了,还约了周末详谈……自己好像一直忙得还没顾上看呢……

他拿起手机,给赵绮梦拨去了电话。

“喂,绮梦,我回办公室了。你那边忙不忙?不忙的话过来一下?”

“刚开完个短会,这就过来。”赵绮梦的声音带着笑意。

说话间,办公室门被推开,赵绮梦走了进来,手里还拿着那部没有挂断的手机,显然是一路接着电话过来的。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赵绮梦看到郭少云瘫在沙发上一动不想动的模样,便自然地走向办公室里的岛台。她拿出咖啡豆,熟练地开始磨豆,准备做手冲咖啡。

本来赵绮梦对咖啡完全一窍不通,纯粹是因为郭少云喜欢喝,她爱屋及乌,也就开始去了解和学习。

结果一深入了解才发现,咖啡的世界远比她想象的要丰富得多。很多单品豆子风味各异,并不像很多人以为的那样只有酸和苦,其实还有花果香、坚果香、巧克力香等各种奇妙的口感和风味层次。

只不过满大街的咖啡馆都打着“蓝山咖啡”的招牌,却没几家能做出像模像样的真正好咖啡。说起这个,她记得郭少云还说过一个笑话:很多人天天把蓝山咖啡挂在嘴边,却连蓝山在哪儿都不知道。

上次他偶然问起公司前台一个喝咖啡的小姑娘,小姑娘眨着大眼睛天真地说:“蓝山不在比利国吗?人家都说比利国蓝山咖啡嘛……”

当时就把郭少云给整无语了。蓝山其实在牙买加!而且这会儿,全龙国每年消费的所谓“蓝山咖啡”加起来,不知道是个多么恐怖的天文数字。

可问题是,人家牙买加真正的蓝山咖啡产区,一年的总产量也就3000吨上下!其中绝大部分还被樱花国的贸易商给长期包圆拿下了。偏偏龙国还没有官方渠道的蓝山咖啡进口配额。天知道市面上那么多“蓝山咖啡”到底都是些什么东西。

此时,现磨咖啡豆的浓郁香气渐渐弥漫开来,郭少云被这熟悉的香气一刺激,倒是精神了几分。

他看着赵绮梦专注冲咖啡的侧影,问道:“绮梦,这几天白老师那边怎么样?上手快不快?你现在手上的工作,应该没那么忙了吧?”

赵绮梦一边小心地注水,一边笑着回答:“自从你教我那个四象限工作分类法以后,我就感觉工作清晰多了,效率也高了,确实没那么忙了。近期我手上大部分日常执行的工作都在和白老师做交接,估计下周开始,我就能彻底闲下来咯。”语气中带着一丝期待和轻松。

郭少云笑道:“那正好!周末周世文设计师要来海城,和我们当面讨论沧海澜月那套房子的设计图……”

他说到一半,看向赵绮梦。

赵绮梦脸上立刻浮现出一丝尴尬,眼神飘忽:“我……”

郭少云哈哈大笑,接上了她的话:“我也没看!”

两人顿时像一对偷懒被抓住的小学生一样,哈哈哈地笑作一团。

郭少云笑着说:“亲爱的,一会冲完咖啡,帮我把我的笔记本电脑也抱过来呗?咱俩就在这儿,一起看!”

赵绮梦微笑着点头:“好呀。”

就在这时,办公室的门被敲响了。裴斯推门走了进来,见到赵绮梦正在冲咖啡,赶忙点头示意:“赵董。”

赵绮梦也笑着点头回应。

裴斯走到郭少云面前,汇报工作:“郭董,我计划把手头紧急的工作安排一下,这个周末就动身去粤省,和张姜张总汇合,深入了解下他那边接触团队和供应链资源的进度。后续这块的工作,可以由我来接手跟进。”

郭少云点点头,调侃道:“好啊,是该让你过去替替他,让他们小俩口团聚一下了。不然郑璃回头该说我这个当兄弟的不地道,老是拆散他们。”

他想起什么,关心地问:“对了,裴斯,你的家人都接来海城了吗?安顿得怎么样?”

裴斯连忙回答:“谢谢郭董关心,家里老人和我老婆孩子都接到了。公司给安排了临海名邸的员工宿舍,面积挺大的,足够我们一家子住了,条件非常好。”

郭少云问:“你在魔都打拼那么久,之前没买房吗?”

裴斯脸上露出一丝尴尬:“之前……之前生意最困难的时候,早就卖掉了。”

郭少云拍拍他的肩膀,鼓励道:“没事!面包会有的!房子更会有的!”

裴斯郑重地点头,眼中充满了希望和干劲:“嗯!郭董,土拍那边我会紧密跟踪的,您放心。”

“好,去吧。”郭少云点头。

裴斯这才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办公室里重新恢复了宁静,只剩下咖啡壶里热水滴滤的细微声响和愈发浓郁的咖啡香气。赵绮梦将冲好的第一杯咖啡递给郭少云,眼神温柔。郭少云接过,轻嗅一下,感觉所有的疲惫仿佛都被这醇香驱散了不少。

接下来的周末,终于可以暂时抛开千亿的重担,享受一下只属于他和她的温馨时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