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不同职业,同样精彩 > 第89章 形象设计师——镜前的轮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章 形象设计师——镜前的轮廓

林夏的指尖还沾着粉底液的微光,化妆刷在亚克力托盘里轻转,刷毛扬起的细粉在顶灯的光束里浮沉。试衣间的门弹开,模特周棠穿着香槟色礼服站在镜前,肩带滑落的弧度让锁骨像两弯新月,却在转身时下意识地拽紧了裙摆。

这里太露了。周棠的声音带着局促,指尖反复摩挲着后背的镂空花纹。三天后她要参加电影节,礼服是品牌方指定的高定款,可露背设计让她总觉得不安——后背那道车祸留下的疤痕,像条盘踞的蜈蚣。

林夏放下化妆刷,从工具箱里翻出支银灰色闪粉喷雾:试试这个。他屈起指节轻叩镜面,转过去,从肩胛骨到腰线,我给你画道银河。

喷雾在疤痕处晕开时,周棠的呼吸渐渐平稳。林夏用细刷蘸取珠光粉,沿着疤痕边缘勾勒出星轨般的曲线,直到那道突兀的痕迹融进流动的光泽里。你看,他举着镜子绕到她身后,现在它像道流星划过夜空。

镜中的女人愣住了,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细碎的光点,忽然笑了。这是林夏第三次见她笑——第一次是试镜成功那天,第二次是拿到最佳新人奖时,而这次,笑意里多了层释然的柔光。

林哥,302室的客户等急了!助理小艾抱着西装跑过来,高跟鞋在地板上敲出急促的节奏,就是那个说要面试大学教授的王先生,说领带颜色太张扬了。

林夏拍了拍周棠的肩:剩下的让小艾补完,我去去就回。路过走廊时,他瞥见试衣镜里自己的倒影——黑色衬衫的袖口卷到小臂,露出腕上那串檀木珠子,是母亲去年求来的,说能安神。

302室的王先生正对着领带发愁,藏青色条纹在他颈间显得格外刺眼。我教古典文学的,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焦虑,穿成这样,学生怕是觉得我像卖保险的。

林夏解开他的领带,指尖划过衬衫领口的纽扣:您的肤色偏冷,适合深灰或藏蓝。他从衣架上取下条深灰色针织领带,打法是最简单的四手结,教授的着装要像标点符号,沉稳却不抢眼。

领带系好的瞬间,王先生的背不自觉地挺直了。林夏又调了调袖扣的角度,让金属光泽刚好落在虎口处:您看,这样既保留了细节,又不会喧宾夺主。

镜子里的男人愣了愣,忽然抬手扶了扶眼镜——这个动作让林夏想起大学时的文学史教授,总在讲解《诗经》时用拇指推眼镜,袖口磨出的毛边里藏着经年累月的书卷气。

谢谢您。王先生的声音松快了些,我女儿总说我穿得像老古董,看来是我没找对方法。

风格没有对错,林夏帮他抚平西装下摆,只是要找到和自己身份契合的表达。他注意到王先生皮鞋的鞋跟磨歪了,从抽屉里拿出鞋蜡,鞋跟可以修修,细节是最好的名片。

送走客户时,小艾正对着手机叹气:周姐刚才接到品牌方电话,说红毯要换礼服,换成露背更夸张的那款。

林夏的眉峰动了动。他回到化妆间时,周棠正对着新款礼服发呆,后背的镂空像个巨大的黑洞。我穿不了这个。她的声音发紧,指尖掐进掌心,那道疤会被所有人看见的。

那就不穿。林夏把礼服推到一边,打开平板电脑翻出备选方案,电影节的镜头会放大情绪,与其藏藏掖掖,不如选件让你自在的。他点开件墨绿色丝绒长裙,这个领口的弧度能突出你的天鹅颈,腰间的褶皱刚好遮住疤痕,还能显得腰细。

周棠的指尖在屏幕上悬了很久,忽然抬头:可品牌方那边...

我去沟通。林夏的语气很稳,他们要的是明星在镜头前的光彩,而光彩从来不是靠暴露换来的。他拿起支豆沙色口红,相信我,当你站在镜头前不觉得别扭,那份松弛感本身就是最好的造型。

下午三点,玻璃门被推开时,风铃的响声里混着轮椅碾过地砖的轻响。林夏抬头看见个穿校服的女生,推着位戴绒线帽的老人站在玄关,老人的手搭在膝盖上,指节因为用力而泛白。

想...想拍张照片。女生的声音像被揉皱的纸,爷爷明天做化疗,想拍张精神点的照片放在床头。她攥着的塑料袋里露出套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衣角还沾着点药膏渍。

林夏示意她们进来,暖气让老人的脸色缓和了些。爷爷以前是做什么的?他蹲下来和老人平视,注意到老人的衬衫领口浆得笔挺。

教数学的,女生替爷爷回答,教了四十年书,去年才退休。

林夏从衣架上取下件深灰色羊毛开衫:中山装太板正,穿这个显温和。他帮老人穿上开衫,袖口刚好盖住手腕上的输液管,爷爷的眼睛很有神,不用戴帽子也很好看。

老人的喉结动了动,忽然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头,大概是习惯了遮住脱发的部位。林夏从抽屉里翻出顶深蓝色贝雷帽,斜斜地扣在老人头上:您看,这样既精神,又不像刻意遮掩。

化妆时,老人的手一直在抖,林夏握着他的手腕轻拍:我爷爷以前也这样,化疗时总说手不听使唤。他用最浅的遮瑕膏盖住老人眼下的青黑,但他每次去公园下棋,都要把衬衫熨得平平整整,说这是体面。

老人的手抖得轻了些,忽然扯了扯林夏的袖子,指向女生洗得发白的校服:她...明天考试。

林夏看向女生,校服领口的纽扣松了颗,袖口卷得歪歪扭扭。他从针线盒里拿出同色系的线,三两下缝好纽扣,又把她的袖口折出整齐的直角:考试要穿得利落,思路才清晰。他从抽屉里拿出支透明唇膏,涂点这个,气色好点,答题也有底气。

拍照时,老人执意要坐在轮椅上,让女生站在身边。林夏调整灯光时,看见老人悄悄握住女生的手,掌心相贴的温度让女生的肩膀不那么紧绷了。快门按下的瞬间,老人忽然笑了,眼角的皱纹里盛着光,像落满了星星。

女生捧着打印出来的照片,眼泪掉在相纸上:谢谢您...我们没带那么多钱...

照片是送的,林夏递给她个信封,里面装着张名片,背面有附近照相馆的地址,他们洗照片给学生打折。他想了想,又加了句,爷爷穿灰色很好看,下次来我再给您搭几套。

女生的鞠躬快碰到地面,推着轮椅离开时,老人回头看了林夏一眼,眼神里的谢意像杯温热的茶。

傍晚六点,周棠的经纪人发来消息:品牌方同意换礼服了,还说要请林夏做长期造型指导。小艾在旁边欢呼时,林夏正对着镜子给王先生改领带——客户刚打来电话,说面试很顺利,校长夸他一看就是踏实做学问的。

手机在这时震动,是母亲发来的视频请求。屏幕里母亲举着锅铲,背景是厨房飘出的蒸汽:你爸今天钓了条大鲫鱼,给你留着炖汤呢。对了,你张阿姨说她女儿是做形象管理的,要不要见一面?人家说想跟你交流经验。

林夏看着母亲鬓角的白发,想起上次回家她试穿新毛衣时,总说领口太勒——其实是化疗后脖子变粗了,却总瞒着他。下周回去,他的声音放轻,给您带套新的针织衫,圆领的,不勒脖子。

母亲的笑容在屏幕里晃了晃:又乱花钱...对了,张阿姨女儿叫方晴,说是你的粉丝,看过你给周棠做的造型。

挂了电话,林夏整理着化妆台,发现下午给老人用的贝雷帽还放在角落。他拿起帽子轻轻掸了掸,忽然想起老人拍照时挺直的脊背——原来真正的体面,从不是靠衣服的价格堆砌的,而是藏在那些对自己、对生活的尊重里。

晚上八点,最后一位客户离开后,林夏锁上前台的抽屉,里面放着陈瑶——那个女生留下的感谢信,字迹娟秀,末尾画着个笑脸。他关掉顶灯,只留着试衣间的暖光灯,镜中的影子被拉得很长,像个温柔的拥抱。

玻璃门被敲响时,他以为是忘了东西的客户,开门却看见方晴站在门口,手里捧着本造型设计杂志,封面正是周棠在电影节的墨绿色身影。我妈说你可能还没走,方晴的耳尖有点红,想请教你怎么想到用星轨遮疤痕的,太妙了。

林夏侧身让她进来,晚风卷着桂花香扑在两人之间。因为每个人的不完美,其实都是独特的印记。他指着镜中两人的倒影,我们做形象设计的,不是要把人改成另一个样子,而是帮他们找到最舒服的姿态,让那些印记也成为风景的一部分。

方晴翻开杂志,指着周棠的背影:就像这道疤痕,现在没人觉得它是缺陷了。她忽然笑了,我妈说你很会照顾人,果然没说错。

林夏的指尖划过杂志封面,想起周棠走红毯时的样子——她没有刻意遮掩后背,只是自然地站在那里,星光落在她肩头,疤痕上的银辉与天上的月亮遥相呼应。原来最好的造型从不是镜前的精心雕琢,而是让每个人都能坦然地面对自己,在时光里活出舒展的轮廓。

离开工作室时,方晴指着街角的路灯:那边有家馄饨店,据说老板的女儿也是学设计的,要不要去尝尝?

林夏抬头看了看天,月亮像枚精致的发卡别在深蓝色的丝绒上。他想起母亲炖的鲫鱼汤,想起陈瑶信里的笑脸,想起周棠释然的眼神,忽然觉得这个夜晚的风里,藏着许多温柔的形状。

好啊,他迈开脚步,顺便聊聊怎么给长辈挑圆领衫。

晚风掀起两人的衣角,像两片相携的叶子。林夏摸了摸腕上的檀木珠子,觉得它们比平时更温润些——或许是沾染了太多人的故事,那些镜前的紧张与释然,那些藏在衣着下的心事与勇气,都顺着指尖的温度,融进了这串木头的纹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