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联的江山,全是梗!!! > 第94章 故事求生、炒菜外交与价值再评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94章 故事求生、炒菜外交与价值再评估

伯颜帖木儿那句硬邦邦的问话,像一块石头砸进林锋然混乱的心湖,激起的不是涟漪,而是惊涛骇浪。

孙悟空?故事?

他一时没反应过来,愣愣地看着眼前这个身材高大、面容粗犷、眼神里带着明显不耐烦和一丝……好奇?的瓦剌贵族。几秒后,他才猛地想起自己在大帐内情急之下的胡言乱语。

“啊?……孙……孙悟空?”林锋然结结巴巴地重复,大脑飞速运转。承认?会不会又惹来什么麻烦?否认?对方看起来不像在开玩笑。

伯颜帖木儿眉头皱得更紧,似乎觉得跟这个傻皇帝沟通十分费劲:“太师说,你自称会讲什么……猴子闹天宫的故事?可是真的?”他的汉语比普通士兵好不少,但语调依旧生硬。

看着伯颜帖木儿那副“你要敢骗我就没好果子吃”的表情,林锋然一个激灵,求生欲瞬间压倒了一切!管他呢,死马当活马医吧!

“会!会会会!”他连忙点头如捣蒜,差点把沉重的木枷甩到自己脸上,“我会讲!齐天大圣孙悟空!大闹天宫!可精彩了!”

伯颜帖木儿审视地看了他片刻,似乎在判断他是不是又在发疯。最终,他哼了一声,指了指帐内一个角落的破毡垫:“进去,讲。若讲得不好,或敢戏弄于我……”他拍了拍腰间的弯刀,威胁之意不言而喻。

林锋然被那刀光吓得一缩脖子,赶紧手脚并用地爬进帐内,笨拙地在那毡垫上坐下。伯颜帖木儿则大马金刀地坐在他对面,一副“开始你的表演”的姿态。

帐内还有几个伯颜帖木儿的亲兵,也好奇地围拢过来,显然对这个能让太师都觉得有趣的南人皇帝的故事颇感兴趣。

林锋然深吸一口气,感觉嗓子眼干得冒烟。他这辈子都没当过众讲故事,更别提是在这种刀架在脖子上的情况下,听众还是一群杀人不眨眼的异族战士。

他从哪里开始讲?西游记开头是啥来着?混沌未分天地乱?不行不行,太深奥了!直接从石猴出世?好像可以……

他舔了舔干裂的嘴唇,用干涩发抖的声音,开始了他在这个时空的第一次“文化输出”:

“话说……在遥远的大海之中,有一座山,叫花果山……山顶上,有一块……仙石……吸日月精华,有一天,嘭!炸开了!蹦出来一个……石猴……”

他讲得磕磕巴巴,词汇贫乏,时不时还因为恐惧而卡壳。那些华丽的诗词描写、复杂的佛道背景全被他省略了,只剩下最干巴巴的情节主干。

但就是这最原始的故事核心——天生地养的灵猴、 discovering 水帘洞、称王、漂洋过海学艺、得名孙悟空、龙宫夺宝(他简化成了找一件厉害兵器)、大闹天宫……其本身蕴含的叛逆、自由、神通广大、挑战权威的魅力,是跨越文化和时代的!

伯颜帖木儿起初还带着挑剔和怀疑的神色,但随着故事推进,他那粗犷的脸上,神情渐渐变了。听到孙悟空一个筋斗十万八千里,他眼睛瞪大了;听到金箍棒能大能小,他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的刀;听到孙悟空打出南天门,把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他忍不住一拍大腿,低吼了一声:“好!打得好!”

他身边的亲兵们更是听得入了神,不时发出惊叹声。这些生长在马背上、崇尚勇武和力量的草原汉子,很容易就被这样一个无法无天、本领高强的“英雄”(或者说反英雄)所吸引。

林锋然看到他们的反应,心中稍安,讲得也稍微顺溜了一些。他甚至下意识地加入了一些现代口语化的形容和语气词,比如“那猴子老厉害了!”“天庭那帮神仙都傻眼了!”,听得伯颜帖木儿等人一愣一愣的,虽觉古怪,却似乎更能理解那种情绪了。

一个磕磕绊绊地讲,一群聚精会神地听。帐外的寒风呼啸似乎都远去了,只剩下故事里那个光怪陆离的神魔世界。

不知不觉,林锋然讲得口干舌燥,声音嘶哑。伯颜帖木儿听得正过瘾,见状,竟难得地对外面喊了一声:“拿点马奶酒来!”

一碗酸涩的马奶酒递到林锋然面前。他受宠若惊地接过,也顾不得味道怪异,咕咚咕咚灌了几口,稍微缓解了喉咙的灼痛。

“后来呢?那猴子被捉住了?”伯颜帖木儿迫不及待地问。

“没……没有……”林锋然喘了口气,“后来太上老君把他扔进八卦炉里,想用三昧真火烧他,结果烧了七七四十九天,不但没烧死他,反而给他炼成了一双火眼金睛!”

“火眼金睛?那是什么?”

“就是……能看穿一切妖魔鬼怪的眼睛!”林锋然比划着。

“好!”伯颜帖木儿再次喝彩,显然对这种“因祸得福”的桥段十分受用。

然而,林锋然的体力和精神也到了极限。连日的折磨、惊吓和此刻的竭力讲述,让他眼前阵阵发黑。故事讲到孙悟空跳出八卦炉,再次大闹天宫,逼得玉帝请如来佛祖时,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最终头一歪,竟靠着帐壁昏睡了过去。

伯颜帖木儿正听到关键处,见没了下文,很是不满,刚想发作,却看到林锋然那惨白如纸、瘦脱了形的脸和深陷的眼窝,以及那身破烂囚服下隐约可见的鞭痕。他举起的手又放了下来,哼了一声:“没用的南人,这就撑不住了。”

但他并未让人把林锋然拖回囚笼,而是对亲兵道:“就让他睡这儿。给他弄条毯子。别冻死了,太师还有用。”

亲兵依言给林锋然盖了条充满羊膻味的旧毯子。

伯颜帖木儿摸着下巴,看着昏睡的林锋然,眼神复杂。这个明朝皇帝,打仗废物,人也怂包,但这故事……倒确实有点意思。或许,太师说得对,傻人有傻福?留着解闷似乎也不错?

接下来的几天,林锋然的待遇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他依旧被关押,但不再是那个露天的恐怖囚笼,而是被移到了伯颜帖木儿营地边缘一个独立的小破毡帐里,虽然依旧简陋,但至少能遮风避雨,也没有了其他俘虏的拥挤和恶臭。看守依旧有,但不再是随意打骂,只是限制他的自由。

伯颜帖木儿时不时会把他叫过去,让他继续讲那只猴子的故事。林锋然为了活下去,不得不绞尽脑汁地回忆《西游记》的剧情,讲得依旧磕巴,但越来越熟练,偶尔还能模仿一下猴子的动作,逗得伯颜帖木儿和几个常来的亲兵哈哈大笑。

食物也稍微改善了一点,虽然依旧是粗粝的吃食,但至少能吃饱了。

生存压力稍减,现代人对口腹之欲的追求又开始悄悄抬头。他看着那些不是烤就是煮、调味只有盐、腥膻难以入口的牛羊肉,忍不住又开始嘴贱。

一次吃饭时,他看着手里干硬的肉块,下意识地嘟囔:“这肉……要是能切成薄片,用油爆炒一下,放点葱姜蒜……不对,这里好像没蒜……放点野葱也好啊……再有点酱油和料酒就好了……”

他本是自言自语,没想到旁边一个看守他的、年纪较小的瓦剌士兵听得懂几句汉语,好奇地问:“炒?那是什么做法?比烤着好吃?”

林锋然一时语塞,看着对方单纯好奇的眼神,鬼使神差地比划起来:“就是把锅烧热,放油,然后把肉和菜放进去快速翻动……这样更香,更嫩……”

小士兵听得似懂非懂,但“更香更嫩”几个字显然打动了他。他偷偷跑去告诉了伯颜帖木儿的一个妻子(瓦剌贵族通常有多位妻子)。

那位夫人也是个对食物有些好奇的人,便真的找来一口铁锅和一些油,让林锋然演示。

林锋然硬着头皮,在几个瓦剌妇人好奇的围观下,用他仅有的一点烹饪节目里看来的知识,指挥她们将肉切成薄片(刀工惨不忍睹),没有葱姜就用一种带有类似香气的野草代替,没有酱油就用盐水勉强调味,进行了一次极其简陋的“爆炒”。

当带着锅气、香气明显比水煮肉浓郁不少的“炒肉片”出锅时,几个瓦剌妇人尝了之后,眼睛都亮了!虽然远不如林锋然记忆中的味道,但相对于他们单调的烹饪方式,这已经是难得的美味了!

消息很快传开。伯颜帖木儿也好奇地尝了尝,虽然没说什么,但之后林锋然的伙食里,偶尔真的会出现一小份“炒”出来的菜肴,油水也明显多了些。

“故事”和“炒菜”,这两样林锋然来自现代世界的、微不足道的“技能”,竟意外地成了他在草原俘虏营中的“求生密码”,一点点改善着他地狱般的处境,也让他在伯颜帖木儿等部分瓦剌人眼中的“价值”,从一件可杀可留的战利品,悄然向一个“有点用的有趣玩意儿”转变。

然而,林锋然并未感到多少轻松。他知道,自己这点小伎俩,不过是空中楼阁。他的生死,依旧完全系于也先的一念之间。每次被叫去讲故事或“指导”做饭,他都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生怕哪一点惹得对方不快。

这天,他刚给伯颜帖木儿讲完“三打白骨精”的情节(他自己简化魔改了不少),正暗自庆幸又混过一关时,一名也先的亲兵突然来到帐外,高声传令:

“太师有令,召明朝皇帝即刻前往大帐!”

帐内轻松的气氛瞬间凝固。

林锋然的心脏猛地一沉,刚刚有的一点暖意顷刻间冰消瓦解。

也先突然召见?为什么?

是听腻了故事?还是对他的“价值”有了新的评估?

伯颜帖木儿也收敛了笑容,神色凝重地看了林锋然一眼,站起身:“走吧。”

未知的恐惧,再次将林锋然紧紧包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