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联的江山,全是梗!!! > 第3章 朕的“重点”,砸脚了!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章 朕的“重点”,砸脚了!

文渊阁里,此刻怕是比烧开了的锅还热闹。

林锋然瘫在乾清宫的软榻上,光是脑补一下那场景,就感觉太阳穴突突直跳。几个胡子花白的老头,围着一份记录着皇帝“惊世骇俗”发言的《起居注》,捶胸顿足,痛心疾首……这画面太美,他不敢细想。

“陛下,内阁递上来几份急奏……”舒良的声音带着小心翼翼,捧着一个紫檀木托盘,上面躺着几份刚送来的奏疏,墨迹都还没干透。

林锋然眼皮都没抬,有气无力地哼了一声:“说什么的?是不是骂朕的?”

舒良干笑两声,没敢接话,只是把托盘往前送了送。

林锋然叹了口气,认命地拿起最上面一份。打开一看,果然,文绉绉的骈文,引经据典,核心思想就一个:陛下您今天早上太着急了,问话太直白了,把老臣们都吓着了,有失天子雍容沉稳的气度,建议陛下以后多听听,少问问,尤其别问那么细……

他撇撇嘴,扔到一边。又拿起一份,是都察院某御史的,火力更猛,直接上升到“君道”层面,说什么“人主垂拱而治,当清静无为,广纳嘉言,焉可效法胥吏,锱铢必较?” 意思是皇帝就该高高在上摆样子,哪能学小吏一样斤斤计较细节?

“清静无为?等银子粮食发不到边军,灾民饿死在路边,看你们还怎么无为!”林锋然心里吐槽,把这份也扔了。

一连看了好几份,大同小异,都是劝他要“稳重”,要“有涵养”,别坏了“朝廷体统”。

他越看越憋气,感觉自己就像个刚入职场的新人,想干点实事,却被一群老油条用“规矩”和“流程”教训了一顿。合着当皇帝就得当个泥菩萨,光听着就行?

正郁闷着,一个小太监又颠儿颠儿地跑进来:“陛下,户部王尚书在宫外求见,说……说是来请罪的。”

请罪?林锋然一愣。看来这老王头心理素质不行啊,这就扛不住压力了?

“让他进来吧。”

不一会儿,王尚书低着头,脚步虚浮地走了进来,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声音带着哭腔:“老臣……老臣万死!今日早朝,应对失仪,未能体察圣意,致使天颜震怒……老臣惶恐至极!”

林锋然看着他花白的头发和颤抖的身躯,心里那点火气倒消了一半。这老头估计是真被吓坏了。

“王爱卿平身吧,”他尽量让自己的语气温和点,“朕没有怪罪你的意思。朕只是……只是想尽快了解灾情实况,好及时赈济灾民,免得延误时机。”

王尚书抬起头,老眼浑浊,还是带着惶恐:“陛下仁德,体恤百姓,是老臣愚钝……只是,只是这朝廷奏对,自有章程礼法,陛下骤然垂询细务,臣等……臣等一时难以周全,恐……恐贻笑大方啊。”

林锋然明白了。重点不是灾情,是“章程礼法”,是“贻笑大方”。说白了,就是面子问题,是习惯问题。他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方式,让这些习惯了打太极、说套话的老官僚们无所适从,甚至觉得掉了份儿。

“章程是死的,人是活的。”林锋然试图讲道理,“灾情紧急,难道还要先走完一套繁文缛节再救人吗?”

王尚书嘴唇哆嗦着,似乎想反驳,又不敢,最后只能磕头:“陛下圣明……是老臣……老臣迂腐……”

看着老王头这副模样,林锋然知道,光说道理没用。他想了想,换了个方式:“这样吧,王爱卿,江南水患的详细奏报,你尽快整理一份给朕。不要那些虚的,就要实实在在的数字和情况。另外,你们户部内部,有没有那种……嗯,能把复杂事情简单说清楚的人?比如,做个表格什么的?”

“表格?”王尚书一脸茫然。

林锋然比划了一下:“就是……画个格子,上面写清楚府县名称,下面分别列上受灾人口、田亩、所需钱粮数目,一目了然那种。”

王尚书更懵了,眼神里写着“陛下您又在说什么天书?”

林锋然扶额。得,沟通障碍不是一般的大。

他挥挥手:“算了,你先去把详细情况报上来吧。表格的事……以后再说。”

王尚书如蒙大赦,又磕了几个头,才颤巍巍地退了出去。

林锋然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一阵无力。改革,任重道远啊。这才刚开了个头,就差点引发朝堂地震。

他重新躺回榻上,看着屋顶,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太心急了?用现代企业的效率要求来套几百年前的封建朝廷,是不是有点“何不食肉糜”?

可是,明明有更高效的方法,为什么不用呢?难道就因为“祖宗成法”不可变?

正胡思乱想着,舒良又凑了过来,这次脸上带着点喜色:“皇爷,好消息!南归的队伍已经进城了!正在接受京兆尹和礼部的迎接,稍后便可入宫觐见!”

江雨桐回来了!

林锋然一下子坐了起来,心中的郁闷瞬间被一股莫名的期待冲淡了不少。在这个处处碰壁、格格不入的皇宫里,那个曾与他共患难、能理解他几分“古怪”的女子,仿佛成了他唯一能透口气的窗口。

他甚至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见到她,想跟她说说今天早朝的糗事,想听听她的看法。或许,她能给他一些不一样的建议?

“吩咐下去,准备好接风宴……简单些就好,在……就在御花园的澄瑞亭吧,那里清静。”林锋然吩咐道,心情莫名好了起来。

然而,他还没高兴多久,赵化又去而复返,脸色比刚才更凝重了几分。

“陛下,”赵化压低声音,“臣刚收到密报,石亨都督……今日下朝后,并未回府,而是径直去了……去了惠安伯张軏的府上。一同前往的,还有几个京营的将领。他们闭门密谈,已有半个时辰了。”

石亨?张軏?京营将领?

林锋然的心猛地一沉。

他这边刚刚在朝堂上露了“怯”,显了“急”,那边,手握兵权的政变“功臣”们就聚到了一起?

这绝不是巧合!

他刚刚因为江雨桐归来而稍微放松的心情,瞬间又被拉紧。这紫禁城,果然是一刻都不能放松警惕。眼前的朝堂风波还未平息,暗处的刀光剑影,似乎已经悄然逼近。

(第3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