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指示学:我程度能不能指示 > 第276章 候亮平二进宫(1)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回到市局局长办公室,蓝海洋立刻让机要员调来了封存已久的“京州一号大案”——刘新建遇刺案的全部卷宗。

他花了整整一个下午的时间,仔细翻阅了每一页笔录、现场勘查报告、技术鉴定和前期侦查方向。当合上最后一页卷宗时,他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仿佛要将那份沉重感一并吐出。

他不由得对案件中的另一个关键人物——侯亮平,产生了一种复杂的感慨。

这位曾经的省检察院反贪局局长,也是够倒霉的。刘新建案发时,他正是办案负责人,因此被追究责任,代理局长的职务被拿掉,级别也从享受正厅级待遇被明确为副厅级,这是第一降。

紧接着,又因为其妻欧阳菁的案子受到牵连,级别再次被下调,成了正处级干部。

蓝海洋在公安系统三十多年,见过起起落落,但像侯亮平这样在短时间内连续被降两级的情况,还真是头一回见。

这要是放在一般人身上,恐怕早就心灰意冷,递上辞职报告了。可反观这位“长信侯”(他心里不禁闪过这个带着几分戏谑的绰号),居然还能跟没事人一样,乐呵呵地跑到金山县去查别的案子,这份心理承受能力和对工作的执着,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一个念头在蓝海洋心中闪过。自己现在身为京州市公安局长,掌握着很多信息渠道。

或许可以找个合适的机会,比如向市委书记李达康汇报工作的时候,看似无意地将侯亮平正在金山县紧抓某些线索的情况透露给李达康。

他很想看看,这位强势的市委书记,在得知这位“老对手”依然在活跃调查时,会作何反应。

择日不如撞日,就定在今天晚上吧。毕竟李达康书记现在是以“休养”的名义在家,晚上去拜访,既显得尊重,也不那么引人注目。

将侯亮平的事情暂且放在一边,蓝海洋的思绪重新聚焦到刘新建案本身。他点燃一支烟,靠在椅背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究竟是什么人,非要置刘新建于死地?是祁同伟吗?刘新建知道太多他和山水集团、惠龙集团的勾当?还是赵瑞龙杀人灭口,防止刘新建在检察院手里吐出对他父亲赵立春不利的证据?或者,还有隐藏在更深处的第三方势力?”

“更关键的是,为什么偏偏选在那个时间点动手?早不动手,晚不动手,就在省检察院已经盯上他,即将对他采取强制措施的时候,在检察院的眼皮子底下,用如此极端的方式将其枪杀?这不仅仅是灭口,更像是一种极其嚣张的示威!是敲山震虎,警告所有可能开口的人?还是针对检察院乃至更高层面的某种挑衅?”

“而且,”蓝海洋的眉头紧紧锁起,“根据卷宗记载,市局当时反应不可谓不快,出动警力数千,封锁了所有主要出口,进行了地毯式搜索。凶手却能在这种天罗地网下从容逃脱,至今杳无音信。这只能说明,一定有内部或者外部极具能量的人,为凶手提供了完美的撤离路线和庇护。这个帮助凶手的人,能量绝对不小!”

“最后,如此专业的杀手,在完成如此重大的案件后,最安全的去向……” 蓝海洋的目光变得锐利,“很可能已经通过某种秘密渠道偷渡出境了。”

想到这里,蓝海洋意识到,常规的侦查手段恐怕已经难以触及此案的核心。他需要借助一些非常规的力量和信息渠道。一个名字浮现在他的脑海中——常成虎。

常成虎,天河集团的高级副总裁,主管该集团庞大的内外安保系统。

由于天河集团在东南亚地区拥有多处矿产投资,为了保障资产和人员安全,集团在当地合法注册并拥有一支数百人、装备精良的准军事化安保力量。

这支力量中既有从国内招聘的优秀退伍军人,也雇佣了部分当地人,配备有轻重武器,在其经营区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武装存在。

他们行事通常低调,但实力雄厚,曾经协助过汉东警方破获跨国贩毒大案,也成功营救过陷入境外电信诈骗园区的公民。

蓝海洋知道,要想摸清东南亚那边复杂的暗道和人员流动情况,尤其是涉及这种专业杀手的潜逃路径,通过常成虎这条线,或许能获得一些官方渠道难以获取的关键信息。

他决定,必须想办法尽快与常成虎建立联系。

.......

“蓝局长?欢迎,欢迎!” 赵东来打开房门,看到门外站着的人居然是蓝海洋,脸上瞬间闪过一丝难以掩饰的惊讶,但很快就被热情的笑容所取代,侧身将蓝海洋让了进来。

蓝海洋心中同样感到意外。虽然早就听闻赵东来是李达康的心腹爱将,两人关系密切,但他没想到赵东来会在李达康家中出现,而且似乎是在非工作时间进行私人拜访。看来外面的传言并非空穴来风,这两人的私交确实非同一般。

“东来,谁来了?” 李达康的声音从客厅深处传来,带着一丝随意。

“李书记,是市公安局新来的蓝局长!” 赵东来回头,提高声音答道。

“市公安局?姓蓝的局长?” 李达康的声音带着明显的疑惑,似乎一时没反应过来。

“李书记,我是蓝海洋,今天刚刚到市局报到任职!” 蓝海洋朝着声音传来的方向,不卑不亢地自报家门。

“哦——是新来的蓝局长啊!” 李达康仿佛这才想起来,声音里带上了几分恍然和官方的热情,“快请进,快请进!”

说话间,他已从客厅内踱步而出。原来从玄关到客厅,有一道精致的木质屏风阻隔了视线。

“李书记好!” 蓝海洋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笑容,将手中提着的、包装精美的保健品自然地递给旁边的赵东来,仿佛只是顺手之举,然后迈步走进客厅,主动向李达康伸出双手,“本来今天一上任就应该第一时间来向您报到的,但听说您身体不适,需要静养,不敢白天来打扰,只好下班后冒昧前来拜访,还请您见谅。”

李达康听到“身体不好”几个字,脸色几不可察地微微一变。对外称病休养本是他暂时避开风口浪尖的策略,但“身体不好”这个词本身也带着一层隐晦的含义——可能意味着无法承担繁重的工作压力。蓝海洋这话,听起来是关心,细品却似乎带着一丝别样的意味。

“都是些老毛病,不碍事,已经调理得差不多了。劳蓝局长挂心,多谢。” 李达康迅速恢复了常态,脸上堆起公式化的笑容,伸手与蓝海洋握了握,那笑容并未深入眼底。他随即转向赵东来,介绍道:“蓝局长,这位是我们京州市政法委的赵东来副书记,你们以后工作上打交道的机会很多。”

“赵书记,您好!” 蓝海洋转向赵东来,同样伸出手,但语气平淡,甚至连“以后请多支持工作”这类场面话都省略了。

在他看来,赵东来现在只是政法委副书记,按照组织原则和职权划分,确实管不到公安局的具体业务,他没必要表现得过于热络。

“蓝局长,你好。” 赵东来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尴尬和不悦,但很快便掩饰过去,恢复了平静,与蓝海洋轻轻一握。

“李书记,我今天是第一天到任,” 蓝海洋重新面向李达康,语气恭敬而沉稳,“一来是向您报到,汇报一下初步的工作思路;二来,也是趁着这个机会,看望一下领导,表达一下心意。”

“进来说话,别都站在门口。” 李达康引着两人走向客厅中央的茶台,“你们先坐,我给你们泡茶,尝尝我这儿的新茶。”

“谢谢书记!” 蓝海洋和赵东来几乎同时应道。

两人依言在茶台两侧的沙发上坐下,恰好一左一右,隔着古朴的茶台,形成了某种微妙的对称。

赵东来面色平静,眼神深邃;蓝海洋则腰杆笔直,目光坦然。

李达康熟练地摆弄着茶具,热水注入壶中,蒸汽袅袅升起,茶香开始在这间看似寻常、实则暗流涌动的客厅里弥漫开来。

“蓝局长,市局局长办公室的椅子还舒服吧?我以前坐着老不舒服了,太硬!“赵东来率先开口说道。

”赵书记说笑了,办公室把所有的办公家具全都换了一遍,我还批评了他们,真是浪费!”蓝海洋笑呵呵的说道:”我坐起来,又舒服,又软!”

一朝天子一朝臣,现在市公安局不是你赵东来那个时候了,市局,变天了!

“那就好,我还怕蓝局长从吕州调过来不习惯呢!“赵东来笑道。

”慢慢习惯就好了,毕竟在公安系统工作了大半辈子了!”蓝海洋笑着说道,面对赵东来,他一点压力都没有。

反而,他有些看不起赵东来!

如果吃软饭有段位,程度无疑是第一档的,不说软饭硬吃,但也算是相得益彰,程度上位省委常委虽然有江家在后面助力,但他自身的能力也很强。

至于赵东来,祁同伟就要差上不少,他听说,赵东来在追求省检察院的陆亦可,为此,还吃了不少的闭门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