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113章 赛场风云,雏鹰展翅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13章 赛场风云,雏鹰展翅

十日期至,春日的阳光洒满大地,林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事。镇荒城内外的竞赛场地人声鼎沸,彩旗招展。内务院组织了大量人手维持秩序,划分出清晰的竞赛区和观众区。万余人中,除去必须坚守岗位的,几乎都涌向了这两处赛场,空气中弥漫着兴奋与期待的热浪。

技术竞赛场:巧思与汗水的碰撞

格物院周边的空地被划分成数个区域,对应不同竞赛项目。围观的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大多是工匠家属、学徒以及对此感兴趣的民众。

矿业开采区,模拟的“矿洞”前,参赛者正对着几块颜色、纹理各异的岩石样本和简易勘测工具凝神思考。一个名叫王砺的黝黑青年格外引人注目,他并非格物院正式工匠,而是来自煤矿的普通矿工。他用手摩挲岩石,甚至凑近闻了闻气味,随后快速在地上用木炭画出坑道走向草图,标注了可能的脆弱点,其手法虽显粗粝,却带着一股来自实践的老练。围观的老矿工们频频点头,低声议论着:“这小子,是块下矿的好料子!”

冶炼争锋区,数座小型试验炉同时点火,热浪逼人。参赛者们全神贯注地控制着风箱、添加着矿料。其中,一个名叫赵炎的年轻工匠手法沉稳,他对火候的把握极为精准,不时观察炉火颜色和烟气流向,调整着投料节奏。他的炉子火焰呈现出一种稳定而炽烈的白黄色,引得格物院的几位大匠驻足观看,低声交流。墨恒在一旁默默记录,眼中露出赞赏之色。

结构之力区,公输桐亲自坐镇。木料、绳索堆积如山。参赛者们或蹲或站,紧张地搭建着自己的桥梁模型。一个此前并不起眼的年轻木匠李磐,手法灵巧至极,他设计的桥梁结构轻盈而对称,榫卯结合处几乎严丝合缝,在承重测试环节,他的模型在众人惊叹声中承受住了远超标准的重量,赢得了满堂彩。

材料辨识区和化学之秘区相对安静,但考验的是知识的广度与思维的缜密。一个名叫苏芹的年轻女子,是格物院一名记录文书的助手,她心思细腻,对几种盲样材料的特性分析得头头是道,尤其在化学项目里,她制备的肥皂色泽均匀、去污力强,流程记录清晰完整,让负责评判的墨离都微微颔首。

军事竞赛场:铁血与意志的考验

城郊的军事竞赛场气氛更为热烈激昂,呐喊助威声此起彼伏。

强弩射击区,箭矢破空的嗖嗖声不绝于耳。不仅有百步穿杨的神射手,更考验在模拟敌袭(摇动靶标、设置障碍)下的快速精准射击。一个名叫韩锋的年轻弩手,眼神锐利如鹰,动作行云流水,无论是在静止还是移动状态下,箭无虚发,引得围观士兵阵阵喝彩。

工兵建设区,尘土飞扬。各参赛小队挥汗如雨,锯木、夯土、垒石。工程院提供了标准化的构件,但如何快速高效地组合成坚固工事,考验着小队指挥者的头脑和队员的协作。一个由几名原工程院学徒和普通士兵混编的小队表现突出,他们的指挥者,一个叫郑渠的年轻人,思路清晰,分工明确,构筑的胸墙不仅速度快,而且结构合理,棱角分明,获得了协助评判的墨离的高度评价。

后勤辎重运输区,模拟了崎岖道路和河流障碍。各小队推着改进的独轮车,扛着物资,在“敌情”骚扰下艰难前行。一个小队另辟蹊径,利用绳索和滑轮组巧妙地通过了模拟的断崖路段,节省了大量时间和体力,其队长钱谷,原为商队护卫,显得机敏而务实。

军事管理的沙盘推演在场边静默进行,但紧张程度不遑多让。参赛者在地图和沙盘前运筹帷幄,处理着模拟的军情文书。一个名叫孙桦(与孙铮无亲属关系)的年轻文吏,对地图辨识和兵力调度展现出过人天赋,制定的计划虽略显稚嫩,但思路缜密,考虑周全,让铁叔和孙铮都看到了可塑之才。

民之所向,童蒙初启

赛场周围,民众的热情空前高涨。他们为自己熟悉的工匠、同乡的士兵加油鼓劲,每一次精彩的发挥都引来雷鸣般的掌声和欢呼。这种公开、透明的选拔方式,极大地增强了普通民众的参与感和对林谷的认同感。他们亲眼看到,只要真有本事,就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这比任何宣传都更具说服力。

更有意义的是,许多孩子被父母带来观看。他们挤在人群前,睁大眼睛,看着工匠们巧手生花,看着军士们奋勇争先。

“娘,那个哥哥搭的桥好厉害!我长大了也要学!”

“爹,弩箭射得真准!我也要练!”

“看,那个姐姐做的肥皂真好玩!”

稚嫩的言语中充满了对知识和力量的向往。一些陪同的学堂先生趁机现场教学,讲解简单的杠杆原理、为何弓弦能发射箭矢。姜宓看到此景,对身旁的林凡轻声道:“今日赛场,不仅选才,更是在这些娃娃心中播下了种子。或许未来格物院、军枢院的栋梁,就在他们之中。”林凡欣慰点头,这正是他想要的效果之一。

尘埃落定,贤能上榜

激烈的竞赛持续了数日。内务院组织文吏日夜不停地统计分数,核对结果,确保无误。周谨将最终排名和推荐录用名单呈报林凡。

林凡仔细审阅了每一份成绩和评判记录,尤其关注那些出身普通却表现惊艳者。他与相关主官进行了最后的评议,确保人岗匹配。

最终,结果出炉!公告张贴在了三处主要聚居点最显眼的位置,引发了新一轮的轰动。

【格物院新晋负责人】

矿业开采负责人:王砺(原煤矿矿工,凭借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敏锐的观察力脱颖而出)

冶炼负责人:赵炎(格物院年轻工匠,对火候控制极具天赋,沉稳可靠)

结构设计负责人:李磐(年轻木匠,空间想象力和动手能力极强)

材料研究负责人:苏芹(格物院文书助手,心思缜密,知识面广,善于分析与记录)

化学研究负责人:(暂空缺,由墨恒兼管,苏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协助) 林凡认为化学研究刚起步,苏芹虽表现优异,但尚需更多历练,暂不设独立负责人。

【军枢院新晋负责人】

强弩排负责人:韩锋(神射手,心理素质过硬,动作精准迅捷)

工兵排负责人:郑渠(原工程院学徒,组织能力强,精通构筑,善于协作)

后勤辎重队负责人:钱谷(原商队护卫,机敏务实,熟悉运输流程,应变能力强)

另,孙桦被破格提拔为军枢院作战参谋,协助孙铮处理军务文书与沙盘作业。

这些新鲜血液的注入,立刻充实了林谷的技术和军事骨干层。他们大多出身基层,凭借真才实学脱颖而出,其晋升过程公开透明,极大地激励了后来者。

赛场选贤,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的人才缺口,更重要的是,它确立并宣扬了林谷“唯才是举,能者居之”的核心价值观。这股崇尚实绩、公平竞争的新风,如同春雨,滋养着林谷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壤,为其后续更为波澜壮阔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雏鹰已展翅,只待风云际会,翱翔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