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29章 窥天之眼——碎片拼图下的世界轮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9章 窥天之眼——碎片拼图下的世界轮廓

有限的自由和“匠人头目”的非正式身份,如同为林凡打开了一扇狭窄却至关重要的窗。他不再满足于仅仅在箭坊和修理区之间奔波,生存的渴望驱动着他,将目光投向了更广阔的领域——这个世界本身。他需要知道自己在何处,谁主宰着这里,科技树点亮到了何种程度,未来又可能通向何方。

然而,在这个信息闭塞、文盲遍地的流民营地,获取宏观知识无异于海底捞针。没有地图,没有书籍,没有智者授课。唯一的信息来源,是那些如同他一样被命运抛掷于此、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他们自己。

林凡开始了系统性的、却极其谨慎的信息收集工作。他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与不同的人进行“闲聊”。

在取水点,他会蹲在一个看起来年纪较大、见识可能稍广的老者旁边,一边用水,一边貌似随意地搭话:“老丈…听口音…不是本地人?南边来的?南边…衖钺(小邦)…多吗?”他刻意放低姿态,语气带着好奇和后辈的请教,避免引起对方警惕。

在劳作间隙,他会和那些一起干活的年轻工匠闲聊,年轻人往往更愿意说话。“阿木,听说…北边…黥钺(黥国)…敻(打仗)…很凶?他们…鈛(武器)…好?”他将问题包裹在关于武器和战争的、工匠们感兴趣的话题里。

他甚至会“偶遇”那些负责营地巡逻、偶尔会与外间有些许联系的守卫,递上一点点节省下来的、微不足道的食物(如一小块咸菜疙瘩),换取只言片语:“大哥…辛苦了…最近外面…还太平吗?有没有…大人物…敻的消息?”

这个过程缓慢而低效。流民们大多目不识丁,见识有限,描述往往模糊不清,充满道听途说和个人偏见。信息支离破碎,如同散落一地的拼图碎片,需要林凡耐心地拾取、甄别、拼接。

他从一个来自南方的老农口中得知,南方确实山林密布,小邦林立(“衖钺…像林子里的蘑菇…多…”),彼此争斗不休,但似乎也存在一两个相对强大的“大钺”(大国),名号模糊,似乎叫“吴”或“越”?老农说不清。

一个曾经在商队做过脚夫的伤兵,则对北方的“黥”国充满恐惧,形容他们“伧(人)高马大,鈛(武器)亮得晃眼,敻起来像疯子”。他提到“黥”国似乎掌握着更好的炼铜技术,甚至可能有少量的“銕”(铁)?但他语焉不详,更像是一种传闻。

林凡的心脏猛地一跳!铁!这个世界果然有铁!虽然可能极其稀少,仅限于武器或工具的关键部位,但这意味着技术水平的巨大潜力!

他按捺住激动,继续打听。从几个不同来源的流民零碎的描述中,他大致拼凑出:他们所处的“黎”国,确实是夹在南方林立小邦和北方较强“黥”国之间的缓冲带,土地相对贫瘠,资源匮乏。而“黥”国之外,似乎还有更广阔的世界,存在着更强大的“大钺”,名字各异,但流民们所知甚少,仿佛那只是遥远传说中的存在。

技术水平方面,信息更加琐碎。他确认青铜(銞)是主流,用于制造武器、工具和礼器。但冶炼技术似乎参差不齐,好的青铜器坚韧锋利,差的则脆弱易断。冶铁技术(銕)似乎存在,但被严格保密,可能被大国或某些特殊工匠家族垄断,视为不传之秘。

他特别留意打听有名的工匠(“工奂”)。流民中无人知晓那些声名显赫的大师名讳,但他们偶尔会提及某个地方(如“黥”国的某个城邑)以出产锋利的宝剑或坚固的甲胄而闻名,或者某个家族世代以铸剑为生。林凡将这些地名和模糊的家族特征默默记下,这些都是未来可能的技术线索。

风土人情方面,他了解到各地方言差异巨大(他早已深切体会),习俗也不同。有些地方崇拜猛兽,有些地方祭祀祖先,有些地方则信仰着某种抽象的自然之神。食物以粟、黍为主,肉类是奢侈品。货币(如他得到的铜币)并不普及,大多以物易物。

这些信息庞杂、模糊,甚至相互矛盾。但林凡凭借强大的逻辑分析和交叉验证能力,逐渐在脑海中勾勒出了一幅极其粗略却至关重要的世界地图:

一个类似春秋战国早期的、诸侯林立、战乱频仍的格局;技术水平处于青铜时代晚期,冶铁技术初步萌芽但被垄断;文明的中心可能在中原地区(但他尚未明确概念),周边则是“荆蛮”之类的边缘地带;黎国处于夹缝之中,生存艰难。

这幅图景让他既感到压力,也看到了希望。压力来自于这个世界的混乱和危险远超想象;希望则在于,这里并非完全蒙昧,存在着技术升级和社会变革的可能,而他所掌握的知识,或许能找到与之嫁接的切入点。

获取信息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他过于频繁的打听,偶尔也会引起旁人的侧目。石臼有一次就阴阳怪气地说:“林凡头儿这是要当百事通?打听那么多,是想去外面闯荡?”

林凡立刻警觉,笑着敷衍:“咊…就是好奇…听听故事…解闷。”他之后变得更加小心,将问题打散,融入日常闲聊,不再集中询问。

他将收集到的所有碎片信息,在夜深人静时,用只有自己能看懂的符号和简化图形,偷偷记录在几块刮平的木板上。这是他的“数据库”,是他理解这个世界的基石。

他知道,这些信息还远远不够。但它们像黑暗中的零星火把,虽然微弱,却照亮了他认知的边界,让他不再是完全的“睁眼瞎”。

他站在箭坊旁,目光似乎穿透了营地的木栅栏,投向了远方未知的山峦和河流。

世界很大,很危险,但也蕴含着无数的可能。

他不再仅仅是为了活下去而挣扎。

他开始思考,如何利用这个世界的规则和资源,更好地活下去,甚至……有一天,能拥有足够的力量,去更广阔的地方看看。

窥天之眼,已然睁开。

虽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而这斑驳的碎片,正一点点拼凑出他前进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