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183章 锦绣为谋与凤求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镇荒城与望北城的迅猛发展,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已远远超出了林凡最初的预料。工坊区日夜不息的轰鸣,四通八达的驰道上川流不息的车队,望北城内堆积如山的各色商品,以及那套正逐渐渗透区域经济的“林谷新币”……这一切,都让周边势力从最初的轻视、敌视,转变为深深的忌惮与重新评估。

林凡,这个如同彗星般崛起的年轻人,他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贵族后裔,没有盘根错节的家族势力,却凭借着一手神鬼莫测的“格物”之能和铁腕果决的手段,硬生生在北地荒原上开辟出了一片令人无法忽视的基业。他年轻,未曾婚配,这在那些习惯于通过联姻来编织利益网络的老牌势力眼中,无疑是一个极具诱惑力,也极具战略价值的“空缺”。

于是,在针对彩云城的经济战和应对流民危机的硝烟之外,另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在觥筹交错与外交辞令中,悄然拉开了序幕。

最先有所动作的,是北地一些较小的部族和城邦。他们的使者携带的礼单上,除了常见的皮毛、骏马、宝石外,开始出现一些意味深长的“特产”。例如,来自“黑水部”的使者,在敬献了十匹良驹后,看似无意地向负责接待的鸿胪寺官员提及,他们酋长最宠爱的小女儿“乌云珠”,年方二八,不仅容貌娇艳,更精擅骑射,性格爽朗,最是仰慕英雄人物。

又如,靠近西边山脉的“玉璋城”城主派来的特使,在称赞望北城繁华之余,话锋一转,提到城主有一位侄女,自幼饱读诗书,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尤其是一手丹青妙笔,被誉为“玉璋才女”,只可惜眼界甚高,寻常男子难入其眼,听闻林先生乃不世出的奇才,心生向往云云。

这些试探,起初还比较含蓄,仅限于下级官员之间的私下交流。但随着林凡成功化解流民危机,“以工代赈”之策不仅未拖垮林谷,反而加速了道路建设和荒地开垦,展现出了惊人的组织能力和资源调动能力后,来自更强大势力的信号也开始变得清晰。

这一日,潞国一位颇具影响力的封君——“安陵君”的使者抵达望北城。安陵君封地富庶,且与黎国公室关系密切,他的动向往往被视为黎国高层风向的某种体现。在鸿胪寺安排的接风宴席上,这位使者谈笑风生,对林凡的治政之才极尽赞美。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使者端着酒杯,踱到林凡主座前,笑容可掬:“林先生年轻有为,开创这偌大基业,实在令人钦佩。只是,先生终日忙于政务、工坊,身边竟无人打理内务,嘘寒问暖,实在是……令人感慨啊。”

林凡举杯示意,淡然一笑:“有劳使者挂心。林某俗务缠身,尚且顾不过来,岂敢再分心他顾。”

“诶,先生此言差矣。”使者凑近一些,声音压低,带着几分推心置腹的意味,“大丈夫建功立业,固然重要,但成家立业,开枝散叶,亦是根本。我主安陵君,有一爱女,年方十七,不仅容貌端庄,性情更是温婉贤淑,自幼得名师指点,诗书礼乐,女红中馈,无一不精。君上常叹,若能得一位如林先生这般的青年才俊为婿,平生之愿足矣。”

他顿了顿,观察着林凡的神色,继续道:“若先生有意,安陵君愿以三座富庶庄园、五百户食邑为嫁妆,并与先生结为盟好,永世不相侵伐。届时,先生内有贤助,外有强援,这北地格局,或许又将不同了。”

这番话,几乎已经是半公开的提亲了,条件也极为诱人。不仅嫁女,还附带丰厚的政治和物质筹码。席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林凡身上。坐在下首的姜宓,正低头轻轻拨动着盘中的菜肴,闻言动作几不可察地微微一顿,随即恢复如常,只是握着银箸的指尖,稍稍收紧了些。

林凡脸上笑容不变,心中却如明镜一般。安陵君看中的,岂是他这个人?分明是他手中的工坊、军队和新生的金融体系。联姻是假,捆绑利益、渗透影响才是真。他若答应,短期内或许能获得支持,但长远来看,镇荒城的独立性和他本人的决策,必将受到安陵君势力的掣肘。

“安陵君美意,林某心领了。”林凡举起酒杯,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疏离,“只是,如今流民初定,百业待兴,林谷与望北城尚在草创艰难之际,林某实在无暇顾及儿女私情。且林某出身微末,恐高攀不起君上千金,耽误了贵女前程,那便是林某的罪过了。此事,还请使者回禀君上,恕林某难以从命。”

他拒绝得干脆利落,又不失礼数,将话题轻轻挡了回去。使者脸上闪过一丝失望,但很快便掩饰过去,哈哈一笑,将杯中酒一饮而尽,不再提及此事。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此后,来自不同方向的类似试探越来越多。有曲国失势公族希望通过嫁女来获取林凡支持以图东山再起的;有远方大商贾企图通过联姻将其商业网络与林谷工坊深度绑定的;甚至还有一些江湖大派,表示门中有杰出女弟子,可结秦晋之好,互为奥援……

这些提议,有的委婉,有的直白,有的利益诱人,有的背景复杂。它们像无数条看不见的丝线,从四面八方缠绕过来,试图将林凡和他的事业拉入传统的权力与姻亲网络之中。

林凡不胜其烦,却也不能全然无视。他深知,在这个时代,完全拒绝联姻可能被视为一种傲慢和孤立,反而会树敌更多。他需要一种策略,既能保持自身的独立和自主,又能适度安抚这些蠢蠢欲动的势力。

他将自己的烦恼偶尔会在与姜宓商讨外交事务时,略带自嘲地提及。

“今日又有人暗示,某某诸侯之妹贤良淑德……”林凡揉了揉眉心,看向正在整理文书的姜宓。

姜宓抬起头,眸光清澈平静,嘴角含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先生龙章凤姿,乃人中龙凤,引得各方瞩目,亦是常理。只是,这锦绣为谋,终究是看中了先生身后的镇荒城,而非先生本人。”她的话语一如既往的得体,却巧妙地点破了本质。

林凡看着她沉静的面容,心中微微一动。与那些素未谋面、只存在于利益算计中的“贵女”相比,眼前这个与他一同从微末中走来,见证并参与了他每一步艰难抉择的女子,似乎更加真实,也更加……契合。但他随即压下了这丝异样,现在远不是考虑个人感情的时候。

“是啊,皆为利来。”林凡轻叹一声,“看来,我需要放出些风声了。”

不久后,一则消息经由鸿胪寺非正式地流传出去:林先生感念各方厚爱,然其立志先立业后成家,眼下心力皆在镇荒城与望北城之建设,且婚姻大事,讲究缘分,不愿草率。若有诚意者,不妨先在商贸、技术合作上展现诚意,共同发展,至于姻缘,且待日后水到渠成。

这番表态,既没有把路完全堵死,给那些势力留下了继续“投资”的念想,又将联姻的前提条件引向了林凡更能掌控的务实合作领域,巧妙地将皮球踢了回去,暂时缓解了直接的压力。

然而,林凡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随着他的势力继续膨胀,这股“凤求凰”的风潮只会愈演愈烈。而他与姜宓之间,那层若有若无、彼此心照不宣的窗户纸,也终将有需要直面的一天。这场围绕他个人婚配展开的、牵扯着各方利益神经的暗战,不过是林谷崛起之路上,另一重复杂而微妙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