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194章 双姝映城与智者之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94章 双姝映城与智者之烦

云裳郡主如同一抹沉静的月光,悄然浸润着望北城的肌理,于无声处观察着这座城市的脉搏与呼吸。而与她几乎同时选择暂留的胥国瑶光公主,则恰似一道绚烂的霞光,活跃在望北城的台前,以其截然不同的方式,吸引着众人的目光。

与云裳郡主沉静内敛、专注于体制观察不同,瑶光公主留在望北城的目的单纯而直接,甚至带着几分不谙世事的天真。其一,便是能有机会多见见那位传说中“才华横溢”、“格物通天”的林先生。博览会上那些奇妙的自动模型、流光溢彩的琉璃器,都让她对林凡充满了好奇,甚至是一丝朦胧的崇拜。其二,便是可以毫无阻碍地尽情研究、把玩望北城市面上那些技术领先的商品,从精巧的机关锁到新式的纺织机模型,无不让她流连忘返。

对于这两位身份特殊、意图各异的“滞留客”,林凡的态度出奇的一致——放任自流,只要不触及林谷的核心机密、不违反望北城的律法,她们尽可在此生活,甚至可以如寻常商人般购置房产。这既是林凡对自身“开放平等”价值观的践行,也是对望北城“中立”形象与管理制度自信的体现。鸿胪寺与安全总署则暗中保持着必要的关注,确保一切在可控范围之内。

于是,望北城的街市上,时常可见两种迥异的风景。一边是云裳郡主素衣简从,或在货币兑换点静静观察,或在官营货栈前与吏员低声交谈,或在内城新辟的“书报栏”前驻足,阅读那些刊载着林谷新政令和基础科普知识的《望北旬报》。她的存在,像一位冷静的学生,默默记录、消化着这座城市的运行法则。

另一边,则是瑶光公主欢快的身影。她几乎是望北城各大商铺、工坊展示区的常客,今天缠着格物院下属琉璃工坊的匠人询问某种色彩的配方原理,明天又跑到联合镖行驻地,好奇地打量那些结构精良的强弩(非核心型号),缠着护卫队员讲述走南闯北的见闻。她的活泼与美丽,加上毫不摆架子的态度,倒也让她在市民和商贾中颇受欢迎。

然而,这位活泼的公主殿下,给林凡带来的“困扰”却远大于那位安静的郡主。

这一日,林凡正在格物院动力研究所,与墨离及几位骨干商讨蒸汽机原型机气缸密封的改进方案,这是当前最紧要的技术难关之一。众人围着图纸和粗糙的模型,争论得面红耳赤。

“先生!林先生!”一个清脆而略带娇憨的声音打破了研究所内严肃的技术氛围。只见瑶光公主提着裙摆,不顾门口守卫略显为难的神色,径直闯了进来。她今日穿着一身胥国风格的骑射服,更显英气勃勃,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红晕。

林凡眉头几不可察地微微一蹙,但很快恢复平静,转身道:“公主殿下有何要事?此地杂乱,恐污了殿下衣裙。”

“无妨无妨!”瑶光公主毫不在意地摆摆手,好奇地凑到那台还在不断调试、冒着丝丝白汽的庞然大物前,“这就是那个……会自己出力的‘铁牛’吗?好厉害!它真的能代替牛马干活吗?”

墨离等人面露无奈,这等核心研发场所,本不该让外人进入,更何况是如此聒噪地打扰。但碍于对方身份和林凡的态度,也不好直言驱赶。

林凡耐着性子简单解释:“此乃蒸汽机,尚在研制,原理是利用水沸之气推动活塞……公主殿下,我等正在攻关关键技术,可否……”

“明白明白,你们忙你们的,我就在旁边看看,绝不打扰!”瑶光公主信誓旦旦,自己搬了个小杌子坐在不远处,双手托腮,睁着大眼睛,一副认真观摩的模样。

然而,她的“绝不打扰”维持了不到一炷香的时间。

“林先生,那个转动的轮子为什么是歪的?”

“先生,这管子为何一直在漏气?”

“墨院正,你手里拿的那个铜片是做什么用的呀?”

……

问题一个接一个,虽然不涉及最核心的机密,却严重打断了研究人员连贯的思维和讨论节奏。林凡几次试图将话题引回正轨,都被她新的好奇问题打断。墨离等人的脸色也越来越黑,工作效率大打折扣。

最终,林凡不得不放下手中的图纸,对瑶光公主正色道:“公主殿下,技术研发需专注与安静。此地并非游玩之所,若殿下对格物之学有兴趣,鸿胪寺安排有专门的科普图册和讲解员,或可去市面工坊参观已成型的产品。”

瑶光公主眨了眨眼,似乎察觉到林凡语气中的一丝不悦,却也不恼,反而笑嘻嘻地说:“知道啦知道啦,你们嫌我烦了。我这就走!”她站起身,拍了拍衣服,“不过林先生,你答应我的那个会自动走路的小乌龟模型,可别忘了给我做哦!”说完,这才蹦蹦跳跳地离开了研究所,留下一屋子哭笑不得的工程师。

类似的情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时有发生。林凡在军枢院与铁叔商讨边境布防,她能以“学习军阵”为名跑来旁观;林凡在内政院听取周谨关于春耕物资调配的汇报,她也能借口“体察民情”旁听,并时不时发表一些天真却偏离重点的评论;甚至林凡难得有片刻闲暇,在官署后园散步思考时,她也可能“恰好”出现,缠着他问东问西。

林凡固然秉持着开放与礼貌,但瑶光公主这种毫不见外、甚至有些缺乏边界感的热情,确实给他带来了不小的困扰。他需要处理的事务千头万绪,从军事到民生,从技术到外交,每一件都关乎林谷的生存与发展。瑶光公主的频繁出现,无疑侵占了他本就宝贵的时间和精力,更打乱了他的工作节奏。

“这位公主殿下,倒是比黎国的探子还难应付。”一次被“骚扰”后,林凡难得地对姜宓苦笑着抱怨了一句。

姜宓闻言,只是浅浅一笑,递上一杯清茶,轻声道:“瑶光公主心性烂漫,胥国又民风开放,她此举……或许并无太多复杂心思,只是单纯仰慕先生之才,加之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罢了。先生既以‘开放’立城,对此也只能多些耐心了。”

林凡接过茶杯,叹了口气。他何尝不知,但这“耐心”的消耗,确实让他感到有些疲惫。他望着窗外望北城熙攘的景象,心中明了,管理一座城池、一个势力,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明刀明枪的敌人和繁杂的政务,还有这些看似无形、却同样消耗心力的“桃花劫”与人情往来。云裳郡主的静观其变与瑶光公主的热情如火,如同镜子的两面,映照出望北城吸引力之余,也给他这位掌舵者,带来了新的、甜蜜却无奈的烦恼。如何在这开放与秩序、礼貌与效率之间找到平衡,处理好与这些特殊“客人”的关系,也成了他必须修习的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