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铁器时代:从零开始的工业革命 > 第200章 山雨欲来与抉择时刻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200章 山雨欲来与抉择时刻

军事演习的硝烟虽已散去,但其引发的思想震动与战术反思,仍在林谷军政体系内持续发酵。然而,外部环境的骤变,并未给予林凡和他的团队太多沉溺于内部总结的时间。一股远比演习更加真实、凛冽的寒流,正从西、南两个方向,裹挟着战争的铁锈味,汹涌而至。

安全总署,署正韩庐步履匆匆,面色凝重地踏入林凡的书房,甚至来不及寒暄,便将一份加急密报呈上。

“先生,情报司确认,邢国备战已非意向,而是进入了实质阶段。”韩庐的声音带着情报人员特有的冷峻,“胥犴等主战派在邢国朝堂占据了上风,邢国皇帝邢襄已下密旨,动员东部三郡兵力,并向与我国接壤的边境增派斥候与先锋部队。其国内工坊正在加紧赶制攻城器械与箭矢,粮草也在向边境集结。”

林凡接过密报,目光迅速扫过,上面详细记录了邢国兵力调动的大致方向、部分物资集散地以及胥犴频繁出入军营的情报。

“不止如此,”韩庐顿了顿,语气更加沉重,“我们潜伏在羌戎内部,‘苍狼’小组冒死传回消息。邢国公子午,以其能言善辩和邢国许诺的重利(包括铁器、盐帛及部分被征服土地的分配),已与羌戎最大的几个部落,尤其是以彪悍着称的‘黑石部’、‘风隼部’达成了基本共识。羌戎诸部虽未完全统一号令,但已同意在邢国发动进攻时,自西面出兵,袭扰、掠夺我镇荒城外围,甚至尝试切断我们与望北城的联系。”

他指向地图上镇荒城西面那片广袤的区域:“羌戎骑兵来去如风,熟悉荒野地形,他们的威胁,不在于攻城拔寨,而在于无休止的骚扰、破坏农田、袭击商队、屠戮村落。若应对不当,我们将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疲于奔命的困境。”

书房内的空气仿佛瞬间凝固。邢国正规军的正面压力,加上羌戎骑兵的侧翼骚扰,这无疑是一个极其危险的局面。林凡沉默地看着地图,手指无意识地在镇荒城的位置上轻轻敲击。

“情报可靠性能确认多少?”林凡抬头,目光锐利如刀。

“关于邢国动员,多方渠道交叉验证,八成以上可信。羌戎部分,信息来源单一,但‘苍狼’小组从未失手,且其描述的邢使活动与我们在邢国境内观察到的公子午行踪吻合,可信度在七成左右。综合判断,两国勾结,意图对我用兵,基本可以确定。”韩庐的回答严谨而客观。

“好。”林凡深吸一口气,“传令情报司,启动最高级别应对预案。我要知道更详细的信息:邢国此次动员的具体兵力数量、构成、主将是谁?其粮草辎重囤积于何处,运输路线如何?羌戎诸部,哪些部落明确参与,能出动多少骑兵?他们的集结地点、惯用战术、各部首领的性格与诉求,我都要尽可能详细的报告!”

“是!”韩庐领命,立刻转身安排下去。

消息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巨石,迅速在林谷核心层中激起了巨大的波澜。很快,军枢院、内政院、商舆院等各部门主官被紧急召至议事厅。

当韩庐将严峻的形势再次通报后,议事厅内陷入了短暂的死寂,随即爆发出激烈的争论。而争论的焦点,并非如何防御,而是一个更根本的问题:面对如此威胁,林谷是该积极扩张,以攻代守,打破包围圈?还是应该收缩力量,巩固防御,以求苟存?

主扩派以铁叔为代表,态度强硬:

“先生!邢国贼心不死,羌戎蛮夷贪婪!此次若再退让,他们只会得寸进尺!我建议,趁其尚未完全集结完毕,先发制人!”铁叔声如洪钟,拳头砸在桌面上,“集中兵力,以特种营为先锋,配合主力,先打掉邢国前沿的据点,甚至直扑其物资囤积地,打乱他们的部署!让胥犴那老小子知道疼!同时,派遣使者,携带重礼,联络羌戎中与黑石部、风隼部有仇怨的部落,许以好处,从内部分化他们!唯有展示我们的獠牙,才能赢得真正的安宁!扩张,是为了更好的生存!”

主守派则以周谨为首,忧心忡忡:

“铁将军,匹夫之勇!”周谨抚着长须,连连摇头,“我军新式战法虽利,但兵力总数远逊于邢国,更遑论再加上羌戎骑兵?主动出击,战线拉长,后勤压力巨大,一旦有失,后果不堪设想!当务之急,是立刻收缩力量,加固镇荒城、望北城防务,囤积粮草军械,依托坚城利弩进行防御。同时,应立刻通过鸿胪寺,向胥国、安陵君乃至更远的势力遣使,陈述利害,争取外交支持,至少让他们保持中立,孤立邢国。苟存虽不好听,但能最大程度保存实力,以待时变!”

孙铮倾向于铁叔的观点:“被动挨打绝非良策。邢国与羌戎联合,时间拖得越久,对方准备越充分。不如集中力量,断其一指!”

孙焕则更谨慎:“主动出击风险太大,我军擅长防守反击。若能依托城池消耗敌军锐气,再寻机用特种营袭扰其后勤,或可取胜。”

阿竹从经济角度考虑:“一旦开战,商路必然受阻,望北城繁荣将受重创。若能通过外交斡旋避免战争,或能将损失降到最低。”

姜宓则提出了外交的复杂性:“胥国因瑶光公主之故,态度有所缓和,但让其直接助我对抗邢国,恐不现实。安陵君态度暧昧,需加大筹码。羌戎诸部唯利是图,分化瓦解需要时间和精准的策略。”

墨恒、墨离等人则更关注技术准备,主张全力保障军工生产,尤其是火药和守城器械的储备。

议事厅内,争论不休。扩张派强调战略主动和威慑的重要性,认为退缩只会助长敌人士气;苟存派则强调风险控制和实力保全,认为贸然出击可能葬送好不容易积累的基业。

林凡静静地听着双方的激烈辩论,没有立刻表态。他的目光始终落在地图上,大脑飞速运转,权衡着每一种方案的利弊得失。

他知道,铁叔的激进有其道理,被动防御确实可能陷入越来越危险的境地。但周谨的担忧也并非杞人忧天,林谷的根基尚浅,一次大规模的战略失误就可能万劫不复。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选择题。这关乎林谷未来的道路,是选择在压力下冒险一搏,谋求更广阔的空间,还是选择隐忍蓄力,在夹缝中求取更稳妥的生存?

山雨欲来风满楼。邢国与羌戎的刀锋已然隐约可见,而林谷内部,也走到了一个至关重要的战略抉择的十字路口。所有人的目光,最终都投向了那个一直沉默的、掌握着最终决定权的身影。林凡的决策,将决定这片土地上无数人的命运,以及林谷这艘航船,未来的航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