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武侠修真 > 综武:不正经的是日记,不是我 > 第156章 这皇家藏书果然没让他失望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6章 这皇家藏书果然没让他失望

皇家藏书阁内。

谢旭轻轻搁下手中最后一卷竹简。

眉宇间掠过一丝欣喜。

这道门典籍竟如此博大精深,其中蕴含的玄妙至理,足够他参悟小半年光景。

此番闭关果然收获匪浅。谢旭暗自欣慰。他分明感觉到自己在修道之途上又精进了一层。

若能将此处典藏尽数参透,或许修为能再上层楼!

谢旭心生感慨,仙道修行与武道果然天差地别。

说是云泥之别也不为过。

突破陆地神仙不过用了百日。

而今筑基期一个小境界,竟困住他两月有余。

幸而机缘巧合。

此次入宫查阅典籍,本为寻找更高深的修炼法门,汲取前人智慧。

这皇家藏书果然没让他失望。

到底是大宋数百年积累!

底蕴当真深不可测!

此刻谢旭只觉灵台清明,道心澄澈。

若能继续参悟这些典籍,突破筑基圆满指日可待。

念及此处,谢旭顿觉豪情万丈,当即起身寻了处宽敞所在,盘膝而坐,闭目凝神,细细体悟典籍要义。

呼吸渐趋绵长,心境愈发空明,竟达物我两忘之境。

光阴悄然流逝,谢旭浑然不觉外界变化。

......

此刻开封城头。

残阳如血,数道凌厉身影破空而来。

三位身着赤色劲装的辽国密宗高手联袂而至。

为首的藏密法王身形魁梧,面如刀削,目光如电,杀机凛然。

赤色长袍猎猎作响,在血色残阳映照下更显摄人心魄。

身后两位高手同样气度不凡,周身散发着迫人威压。三人面无表情,却自有一股肃杀之气。

三尊强者降临,整座城池都为之一滞。他们周身散发的威压犹如山岳倾颓,令守城将士呼吸困难,不由自主地绷紧身躯。

**开封城内。

皇帝赵构听闻那浑厚的声音,心头猛然一震。

大辽的高手竟来得如此之快!

“报——”

急促的声音骤然响起,密探单膝跪地,呈上紧急军报。

“八百里加急!大辽军南下,连破数关,我军伤亡惨重!敌军仍在增兵!”

“竟有此事!”赵构面色骤变。

原以为耶律鸿基只是虚张声势,可这八百里急报足以证明大辽确实兵锋南指,直逼大宋。

赵构五指紧攥军报,指节微微泛白。

如今的大宋国力衰微,如何抵挡大辽的雷霆之势?

更令他忧心的是,朝中竟无堪用之才应对危局。

或许唯有国师可堪一战……

可仅凭一人之力,如何能扭转乾坤?

若国师败北,大宋危矣!

赵构心中沉郁,目光扫过殿中群臣,却只见一张张惶惑不安的面孔。

此时,一名朝臣低声问道:“陛下,我等该当如何?”

赵构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波澜,肃然道:“慌乱无益,当务之急是寻得破局之策。”

……

谢旭**入定,正参悟道藏奥秘。

而黄裳已孤身踏出皇宫。

他眸光如电,战意凛然,直指来敌。

三道身影破空而至,黄袍番僧周身佛光璀璨,手持法器,威势逼人。

“缩头乌龟总算肯现身了!”

“哈哈哈,今日便叫你败得心服口服!”

“黄裳,凭你一人,也妄想与我等抗衡?”

三僧凌空而立,将黄裳团团围住,眼中杀机毕露。

宋廷之内,唯有黄裳能入他们法眼。

黄裳嘴角微扬,语带讥讽:“辽军南侵,烧杀掳掠,丧尽天良。本座乃大宋子民,与尔等不共戴天!动手吧!”

话音未落,一名密宗僧人已闪身而至,手中法器裹挟着刺目金芒直袭而来。

黄裳身形微侧,堪堪避过锋芒,旋即反手一掌,直取对方心口。

“嘭!”

这一掌暗含巧劲,却如中金铁,未能撼动分毫。

“就这点本事?”僧人轻蔑一笑,体内雄浑气劲骤然迸发,将黄裳径直震退。

此刻,他稳如磐石,仿佛不可撼动。

黄裳连退数步,神色淡漠:“急什么?”

他早已看穿对手弱点——虽身躯坚若金石,动作却迟缓呆板。

心念电转间,黄裳再度出手,天人境修为毫无保留。

霎时间,他周身气势暴涨,眉心隐现金光,恍若神只临世。身形飘忽如幻影,步法迅捷似疾风,每一击皆直指要害。

密宗僧人**得节节败退,终是沉声喝道:“还等什么!”

余下二人对视一眼,当即加入战局。

“黄裳之名,确实不虚。但三人联手,你还能撑多久?”

三位密宗高手同时发难,招式凌厉无匹。他们皆是藏地密传的顶尖强者,均已臻至天人之境,此刻合力之下,威势竟隐隐凌驾于陆地神仙之上!

黄裳顿时陷入颓势,身形如陷泥沼,在三人狂风骤雨般的攻势下左支右绌。

“嗤!”

一记掌风擦过肩头,鲜血自唇角溢出。黄裳气息骤乱,眼中却战意更盛。

此战关乎大宋存亡,他必须寻得一线生机!

**重写版本:**

辽国僧人见状,发出阵阵冷笑,语气阴寒刺骨:“黄裳,何必再做无谓挣扎?大辽铁骑所向披靡,大宋气数已尽!”

黄裳唇角渗出血丝,五指嵌入掌心,眸中战意未消。“休想践踏大宋山河!纵使战至最后一息,也绝不容尔等放肆!”

话音未落,喉间已涌上腥甜。他强提残存真气,试图再结法印,奈何经脉如灼烧般剧痛,身形踉跄间险些跪倒。

为首的密宗上师蓦然纵声长啸,声浪震得宫墙簌簌落尘:“赵构听真!若肯割让三千里疆土,我等即刻退兵。否则——”他抬手劈碎身旁石狮,“今日便叫汴梁城血流成河!”

黄裳闻言须发皆张,染血的官袍无风自动。三千里河山!这分明是要刨断大宋龙脉。他强撑着重伤之躯横剑而立,剑锋所指处地面裂开三尺沟壑:“辽狗安敢口出狂言!我中原百姓百万户,岂会任人宰割?”

番僧抚掌大笑,袖中忽现十二枚金轮旋舞:“瞧瞧你这般模样,连站都站不稳了。赵构那懦夫此时怕是正躲在龙椅后发抖吧?既然你们找死……”

此刻金銮殿上乱作一团。文官们面如死灰,武将们握拳铿然。窃窃私语声此起彼伏:

“辽军先锋距城门不足三十里了!”

“再拖下去玉石俱焚啊!”

“不如暂且应下,从长计议……”

龙椅上的赵构指节发白,眼前浮现出太祖画像。三千里疆土不过弹指一挥,可这屈辱条约一签,大宋脊梁就真的断了。但若不签……他望着殿外翻滚的烽烟,喉间溢满苦涩。

局势已至绝境,无路可走!

莫非大宋要断送在朕手里!

还是该舍弃三千里疆土,保全祖宗基业?

**心中天人交战,信念开始摇晃。

朝堂上,大臣们七嘴八舌,惶恐不安的议论声此起彼伏。

陛下,为保社稷安稳,暂退一步未尝不可...有人低声劝谏。

辽军势大,实难抵挡啊!另一人忧心忡忡。

赵构听着这些话语,心如刀绞。他既知大辽虎视眈眈,又懂大宋退让的底线。拳头攥得发白,额上沁出冷汗。

殿内空气凝滞,仿佛拉满的弓弦,一触即发。众臣站立不稳,面如土色。

就在这纷乱之际,一道璀璨金光自宫闱深处骤然亮起,霎时照亮整个殿堂。

所有人不约而同望向光源——

只见一道修长身影凌空而立,衣袂飘飞宛若谪仙。

仙师!

赵构眼中迸发希望之光,难掩激动。有谢旭在,大宋就有转机!

朝堂顿时鸦雀无声。

众臣感受到那股超凡威压,目光中混杂着敬畏与期盼。唯有这位真仙,能挽狂澜于既倒!

谢旭望向赵构,微微颔首:

既蒙陛下允我观阅国库,此番便替大宋化解危局。

声落人杳,在众人震撼的目光中倏然消失。

仙师既出,大宋有救了!

赵构激动不已,朝空位郑重行礼。

城外,几个番僧久候不耐。

宋人这是装聋作哑?

真当咱们说笑不成?

大哥,既然他们敬酒不吃...

三人正商议动手,忽觉背后一阵寒意——

谢旭凌空而立,垂眸睥睨:急什么,我这不就来了?

什么人!番僧惊喝。

三人脸色突变。

他们环视周围,然后一同转身。

惊恐地望着空中悬浮的青年。

谢旭双臂交叉,神态自若,似乎不将这三人放在心上。

“装模作样!我们联手攻击!”

密藏法王首先回过神来,无法忍受这种轻蔑的目光。

他立刻命令另外两人一同向这位突然出现的不速之客发起攻击。

但是,他们的攻势无法触及谢旭分毫。

一个雄浑而神秘的大手印凭空显现,迎击番僧们的攻击,轻而易举地将其化解。

“效果不错!”

谢旭轻声自语。

这是他通过研读道藏领悟的佛门武技。

此刻他随意施展,以测试新学的招式。

“你究竟是何人,怎会有如此惊人的力量!”

三人竭力抵抗着压顶的巨大手掌,眼中满是惊惧。

那金色手掌如同一座巨山压下,令他们几乎喘不过气来。

仿佛随时都可能将他们压垮。

谢旭站在那里,神态从容,身前环绕着一层淡淡的光晕,散发出庄重与神秘的气息。

他开口道:“杀!”

声音如雷霆般震撼人心,仿佛拉开了死亡的序幕。

随着他话音落下,三位番僧同时吐血,面色惨白。

他们仿佛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身体逐渐不支,缓缓弯下腰去。

砰!

随着一声巨响。

三位顶尖强者瞬间被压成肉泥,陷入地面,场面极为惨烈。

而一旁倒地的黄裳也被这巨响惊醒。

他挣扎着站起身来。

“道友!多谢相助!”

黄裳脸色苍白,却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谢旭轻轻挥手,一股强大的力量将他整个人托起,然后说道:“不必客气,这次也多亏黄国师让我研读道藏,这就算是我对大宋的回报吧。”

说着,他一步步走去,不久便来到了雁门关外。

此时,大辽皇帝耶律鸿基志得意满,几乎就要攻破关口。

“哈哈,大辽的勇士们,速速冲锋,给我击破大宋的防线!”

“攻破雁门关,里面的东西都归大辽所有!”

耶律鸿基手持长刀,不断指挥大辽士兵发起一波又一波的冲锋。

突然,空中传来一声宏大的命令:“止戈!”

耶律鸿基惊愕地望着眼前的情景,思维仿佛停滞了。

他无法理解这突如其来的怪异现象。

“谁在那儿?”

“哪个妖人,速速现身见朕!”

耶律鸿基怒吼,四处寻找声音的来源。

正是那声音的主人令他的士兵们突然间丢弃了武器。

这种诡异的手段,必定是施展了某种邪术。

就在这时,天空中忽然显现一朵金色莲花,此刻正散发着如日中天的光辉。

“究竟是何方神圣!”

耶律鸿基脸色剧变,强烈的光芒让他难以睁眼。

一股难以名状的恐惧感涌上心头。

难道自己冒犯了某位仙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