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网游动漫 > 以为是真假少爷,结果是亲兄弟? > 第一百四十话 找老师对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那条短信虽然古怪,但严格来说,内容本身确实构不成直接威胁或侮辱。

“即使初衷是好的,也需要考虑对方的感受。”

周老师试图强调一点,让一之濑意识到问题。

“如果你的行为让对方感到不适,那就应该停止。”

“好的,老师,我明白了。”

一之濑海音从善如流地点点头,态度好得挑不出毛病。

“以后我会更注意方式方法的。如果没别的事,我先回去了。”

看着她离开的背影,周老师感到一阵无力。

这个女孩太聪明,太冷静,也太懂得如何利用规则和表象来保护自己,或者说,来继续她的游戏。

领导那句“有背景”的叮嘱像一道无形的枷锁,让她无法采取更强势的措施。

她叹了口气,揉了揉太阳穴。

事情很难办,对方的态度看似配合实则敷衍,背景又特殊。

但无论如何,赵羽安不再沉默,愿意说出来,这就是最重要的突破。

至少,他能感觉到自己不是孤立无援的。

周老师拿起笔,决定先将情况详细记录下来,并更加密切地关注一之濑海音和赵羽安之间的动向。

表面上的风浪似乎平息了。

一之濑海音从办公室回来后,确实像换了个人。

课间不再有那种突兀的、直指赵羽安的提问;橡皮和作业本也安安分分地待在她的桌面上;放学后,她没有再试图接近,那条诡异的短信也仿佛只是一个短暂的噩梦,没有再出现。

她甚至会在小组讨论需要轮流发言时,用一种近乎礼貌的、公事公办的态度与赵羽安进行最低限度的必要交流,语气平淡无波,眼神掠过他时,也像是看一个普通的、无关紧要的背景板。

但这种“正常”,反而让赵羽涵觉得更加不安。

她像只警惕的哨兵,时刻关注着一之濑的动向,却发现对方似乎真的收敛了所有爪牙,这让她积蓄的力量无处可使,只能更加紧绷。

赵羽安的感受则更为复杂。

最开始几节课他确实松了一口气,仿佛压在心口的巨石被移开了一半。

走在校园里,那种如芒在背的刺痛感也减弱了些。

但很快,他察觉到一种更深沉、更隐晦的不对劲。

一之濑不再看他,或者说,不再“直接”地看他。

但他偶尔抬眼的瞬间,总能捕捉到一道迅速移开的视线余光,或者是在窗玻璃反射里,看到她支着下巴,目光似乎“恰好”落在他这个方向。

那眼神不再是单纯的戏谑或挑衅,而是一种……冷静的评估,一种饶有兴味的打量,仿佛他是一个有趣的谜题,而她正在耐心地拆解。

她不再主动制造麻烦,但她似乎无处不在。

她的存在本身,就像一种无声的提醒,提醒赵羽安那短暂的“安宁”是多么脆弱。

然而,这一次,赵羽安内心的反应与以往不同。

恐惧仍在,像背景音一样低低嗡鸣。

但除了恐惧,还有别的东西在滋生。

走进办公室,说出那些话,是他人生中一次破天荒的壮举。

虽然结果并未能真正制裁一之濑,但这个过程本身,给了他一种奇特的体验——他并非完全无能为力。

求助,并且得到了回应,即使这回应未能彻底解决问题,但这件事本身就像在他封闭的世界里凿开了一丝缝隙,透进了一点微光和一缕新鲜空气。

这微光不足以驱散所有阴影,却给了他一点点直视阴影的勇气。

他开始下意识地、更仔细地观察一之濑。

他观察她听课时的姿态——看似心不在焉,指尖转着笔,目光游离,但老师一旦提问,她总能精准地说出答案,那种成竹在胸并非伪装。

他观察她与其他同学极少的交流——疏离但有礼,保持着一种恰到好处的距离感,既不热情,也不显孤僻,仿佛精准计算过每一分社交能量的消耗。

他试图从这些碎片化的行为中,拼凑出她的行为模式,理解她那种看似毫无由来的“兴趣”背后的逻辑。

他不再只是被动地承受她的目光和带来的压力,而是开始尝试主动地去解读她。

这是一种微妙而关键的转变。

从纯粹的猎物心态,开始带上了一点观察者的色彩。

他仍然害怕,但害怕之中混入了一丝好奇和试图理解的努力。

这让他不再是完全被动地等待下一次“袭击”的到来,而是在内心悄悄构建起一道更偏向心理层面的、观察与思考的防线。

一个课间,赵羽涵凑过来,压低声音。

“哥,她今天好像老往我们这边看?”

赵羽安轻轻“嗯”了一声,目光没有离开桌上的书页,声音很低。

“她在看窗外那棵树,角度问题。”

他竟然开始分析她的视线落点了。

赵羽涵有些惊讶地看了哥哥一眼,感觉他好像有哪里不一样了。

上课时周老师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

赵羽安课堂上依旧沉默,但偶尔抬头看向讲台的眼神里,少了些惊弓之鸟般的惶恐,多了些沉静。

她看在眼里,心中稍感宽慰。

对抗校园中的隐性霸凌或骚扰,有时候最艰难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受害者自己开始尝试打破沉默、建立内心支点的过程。

虽然一之濑的问题依旧悬而未决,但赵羽安的这一点点变化,让她觉得那次的办公室谈话并非全无意义。

而一之濑海音,似乎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赵羽安这种细微的转变。

她嘴角那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似乎更深了一些,那评估般的眼神里,玩味的兴致更加浓厚。

到了下午,赵羽安发现自己“偶遇”一之濑海音的频率高得极不自然。

在嘈杂的课间走廊,她总会恰好从对面走来,两人视线短暂交汇,她面无表情,眼神却像冰冷的探针,而后擦肩而过。

在安静的图书馆角落,当他正埋头看书时,一抬眼,总能发现她不知何时坐在了斜对面的位置,手里拿着一本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页上,而是直直地、毫不避讳地看着他。

在放学路上,他和赵羽涵刚走出校门不远,就能感觉到一道视线落在背上。

回头时,往往能看到她独自一人,慢悠悠地跟在后面几十米的地方,帽檐压低,看不清表情,但那种存在感却强烈得无法忽视。

她从不说话,不再有任何实质性的接触或言语挑衅。

但她会哼歌。

极其轻微地,几乎只有气音,哼着那首旋律——正是赵羽安在艺术节上唱过的那首日语歌的调子。

赵羽安感到一种比公开针对更甚的毛骨悚然。

这种无处不在的、沉默的注视和声音骚扰,像是在对他进行一种精神上的慢性切割。

一回到家他再次将这种不适和困惑通过绿泡泡告诉了川。

秦川的回复很快,冷静而一针见血。

【海纳百川:她在改变策略。】

【海纳百川:老师的介入让她意识到公开的、容易被抓把柄的方式行不通了,反而激起了她的好胜心。】

【海纳百川:她现在是在进行‘压力测试’,试探你耐受的底线,同时享受这种猫捉老鼠的精神控制游戏。哼歌是极其高明的心理施压,它在不断提醒你那段‘把柄’,暗示她对你的了解,让你持续处于紧张状态。】

分析完后川建议道。

【海纳百川:从现在开始,你需要做一个详细的记录。每一次你觉得异常的‘偶遇’、每一次她哼歌、每一次让你感到不适的凝视,都记下准确的时间、地点、持续多久、具体细节。这是构建证据链最重要的一环,即使现在用不上,未来也可能成为关键。】

【海纳百川:其次,尽量控制你的情绪反应。她想要看到的就是你的恐惧、不安、愤怒或者逃避。如果你表现出这些,就等于给了她正反馈,她会觉得游戏更好玩。尝试保持冷漠和平静,把她当空气。不给她预期的反应,是对她这种精神施压最好的打击。】

最后,川再次鼓励他。

【海纳百川:在你觉得绝对安全、信任的前提下,或许可以尝试对一两个关系最铁的同学,非常简单地提一句,比如‘哎,你们有没有觉得那个新来的日本转校生有点怪怪的,老是好像在看我这方向?’ 看看他们是什么反应。】

【海纳百川:有时候,外部视角能提供意想不到的支持,哪怕只是让你知道不是你太敏感,也能减轻很多心理压力。你不是一个人在对抗她。】

看着秦川条理清晰的分析和建议,赵羽安深吸一口气,仿佛找到了主心骨。

他立刻在手机备忘录里新建了一个加密笔记,标题简单写着“事件日志”。

当天下午图书馆的“偶遇”,就成了第一条记录。

「4月18日,周五。下午4点20分左右,图书馆二楼东侧阅览区。一之濑坐在斜对面约三张桌子距离。持续注视约15分钟。期间无交流,无其他动作。在离开时经过我桌旁,极轻哼唱歌曲《Lemon》的调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