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 第164章 德川试探,燕王藏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4章 德川试探,燕王藏锋

福冈城的晨雾还未散尽,城东的练兵场上已传来整齐的甲叶碰撞声。朱棣身着银白色轻甲,腰悬七星剑,正站在高台上,目光如炬地注视着下方操练的士兵。两万明军将士列成整齐的方阵,手持长枪、火铳,随着将领的号令,时而向前冲锋,时而变换阵形,动作利落,气势如虹。

“殿下,您看这新兵的训练进度,再过十日,便能形成战斗力了。”身旁的朱能拱手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自豪。他看着那些从大明各地抽调来的新兵,经过这几日的高强度训练,已然褪去了最初的生涩,多了几分军人的铁血之气。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却不经意地扫向远方的山林。那里,张玉派出的斥候正在暗中探查石见山的动静,而他此时在练兵场摆出的大阵仗,不过是为了掩盖真实的目的。他轻声道:“还不够,日军狡猾,咱们必须做到万无一失。传令下去,今日加练山地突袭战术,模拟石见山的地形,让士兵们提前适应。”

朱能心中一动,立刻明白了朱棣的用意,躬身应道:“末将领命!”

就在这时,一名斥候策马从城外疾驰而来,翻身下马后,跌跌撞撞地跑到高台下,大声禀报道:“殿下,城东三十里处发现日军踪迹,约莫五百余人,正朝着福冈城方向而来!”

朱棣眼神一凛,随即恢复平静,对朱能道:“看来是德川家康忍不住了,想派人来试探咱们的虚实。你继续主持练兵,我去中军大帐见徐大将军。”

说罢,朱棣翻身上马,朝着中军大帐疾驰而去。此时的中军大帐内,徐达正与几名将领围着地图商议军情,帐外忽然传来亲兵的禀报:“大将军,燕王明殿下求见,说是有紧急军情。”

徐达放下手中的令旗,沉声道:“让他进来。”

朱棣走进帐中,抱拳禀报道:“大将军,方才斥候来报,城东三十里处发现五百余名日军,正向福冈城逼近,想必是德川家康派来试探咱们的兵力。”

徐达眉头微挑,走到地图前,指着城东的位置道:“此处地势平坦,易攻难守,德川家康选择在这里派兵,显然是想看看咱们的反应速度和防御部署。辉祖,你即刻率领五千骑兵,前去迎击,务必全歼来敌,同时要注意,不要追击过远,防止中了日军的埋伏。”

“末将领命!”徐辉祖起身抱拳,转身便要离去。

“等等。”朱棣忽然开口,上前一步道,“大将军,日军此次来犯,虽只有五百余人,但想必都是精锐。副帅只带五千骑兵,恐有风险。末将愿率两千火器营士兵随行,配合副帅作战,定能一举击溃日军。”

徐达看了朱棣一眼,心中暗道:这朱棣倒是会把握机会,既想参与战事,又想借机展示自己的兵力。他沉吟片刻,点头道:“也好,你与辉祖一同前往,务必小心行事。”

朱棣与徐辉祖领命,即刻率领军队朝着城东进发。一路上,徐辉祖策马走在前面,神色严肃,而朱棣则在一旁观察着沿途的地形,时不时与徐辉祖交流几句。

“副帅,你看前面那片树林,若是日军在此设伏,咱们的骑兵恐怕难以展开。”朱棣指着前方一片茂密的树林说道。

徐辉祖顺着朱棣手指的方向看去,点了点头:“你说得有道理。传令下去,派斥候先行探查树林内的情况,骑兵放缓速度,火器营士兵做好准备,一旦发现埋伏,立刻开火。”

很快,斥候回报树林内并无异常,军队继续前进。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的地平线上出现了日军的身影。五百余名日军士兵身着黑色战甲,手持长刀,列成整齐的方阵,正一步步朝着明军逼近。

日军阵前,一名身材高大的将领勒住马,目光锐利地盯着明军,大声喝道:“我乃德川家康大人麾下将领松平信纲,明军速速投降,否则,今日便让你们葬身于此!”

徐辉祖勒马出列,手持长枪,冷声道:“尔等倭寇,屡次侵犯我大明海疆,今日还敢来送死!我乃征日副帅徐辉祖,劝你们速速束手就擒,否则,定让你们有来无回!”

松平信纲冷笑一声:“徐辉祖?不过是靠父亲名声的小辈罢了!今日我便让你知道,我大日本武士的厉害!”说罢,他举起长刀,大喝一声:“冲啊!”

五百余名日军士兵如潮水般朝着明军冲来,手中的长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徐辉祖眼神一凝,大喝一声:“骑兵冲锋!”

五千名明军骑兵手持长枪,双腿夹紧马腹,如离弦之箭般冲向日军。与此同时,朱棣率领的两千火器营士兵迅速列成三排,第一排士兵举起火铳,对准了冲来的日军。

“开火!”朱棣一声令下。

“砰砰砰!”密集的枪声响起,冲在最前面的日军士兵纷纷倒地,鲜血染红了地面。日军阵形瞬间乱了几分,但松平信纲并未退缩,他挥舞着长刀,大声喊道:“不要怕,明军的火器只有一轮!冲上去,杀了他们!”

然而,他低估了明军火器营的实力。第一排士兵射击完毕后,迅速退到后面装弹,第二排士兵立刻举起火铳,再次开火。如此循环往复,密集的枪声不断响起,日军士兵伤亡惨重。

徐辉祖率领的骑兵此时也冲到了日军阵前,长枪挥舞,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徐辉祖一杆长枪使得出神入化,每一次挥舞,都能带走一名日军士兵的性命。松平信纲见状,策马冲向徐辉祖,长刀直劈而下。

徐辉祖侧身躲过,长枪顺势刺出,直取松平信纲的咽喉。松平信纲连忙格挡,长刀与长枪碰撞在一起,发出刺耳的金属声。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

朱棣在一旁观察着战局,见日军已经陷入混乱,便对身旁的将领道:“传令下去,火器营停止射击,全军冲锋!”

两千名火器营士兵放下火铳,拿起佩刀,与骑兵一同冲向日军。明军人数远超日军,再加上装备精良,日军很快便抵挡不住,开始节节败退。

松平信纲见大势已去,心中暗道不好,想要率军撤退。徐辉祖怎会给他机会,长枪一挑,将松平信纲的长刀挑飞,随即长枪刺出,刺穿了松平信纲的胸膛。

松平信纲倒在马下,临死前,他看着冲来的明军,眼中充满了不甘。日军士兵见将领战死,更是无心恋战,纷纷四散奔逃。

“穷寇莫追!”徐辉祖大声喝道。明军士兵停下追击的脚步,开始清理战场。

朱棣走上前,看着战场上的尸体,对徐辉祖道:“副帅,此次咱们全歼日军,想必能给德川家康一个教训,让他不敢轻易来犯。”

徐辉祖点了点头,沉声道:“德川家康此人阴险狡诈,此次不过是试探,后续他肯定还会有更大的动作。咱们必须加强防御,防止他再次偷袭。”

两人率领军队押着俘虏,返回了福冈城。徐达早已在城门口等候,见他们凯旋而归,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辉祖,燕王,此次你们作战勇猛,全歼来犯日军,辛苦了。”徐达走上前,拍了拍两人的肩膀。

徐辉祖抱拳道:“全凭大将军指挥有方,末将只是尽了分内之事。”

朱棣也附和道:“是啊,大将军的部署周密,再加上副帅的英勇作战,咱们才能取得此次胜利。”

徐达笑了笑,没有再多说,带着众人一同返回了中军大帐。帐内,徐达让人清点了战利品和伤亡人数,然后对众人道:“德川家康此次派来五百余人,看似是试探,实则是想摸清咱们的兵力和防御。接下来,他很可能会加大进攻力度,咱们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走进帐中,躬身禀报道:“大将军,城外抓获了几名形迹可疑的人,他们自称是商人,却随身携带了不少地图和文书,看样子像是日军的斥候。”

徐达眼神一冷:“带上来!”

很快,几名身着便装的男子被押了进来,他们神色慌张,眼神躲闪。徐达盯着他们,沉声道:“你们是德川家康派来的斥候吧?老实交代,你们的目的是什么?”

几名斥候面面相觑,没有人说话。徐辉祖上前一步,拔出佩刀,架在一名斥候的脖子上,冷声道:“再不交代,休怪我刀下无情!”

那名斥候吓得浑身发抖,连忙说道:“大人饶命,我们是德川家康大人派来的,目的是探查福冈城的防御部署,还有……还有燕王明殿下的军队动向。”

朱棣心中一动,不动声色地看着那名斥候。徐达继续问道:“你们探查燕王的军队动向做什么?”

那名斥候颤声道:“德川家康大人听说燕王明殿下率领了两万军队前来,而且这支军队近日一直在城外练兵,行踪诡秘,所以让我们探查清楚,这支军队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徐达看向朱棣,眼神中带着几分询问。朱棣微微一笑,上前一步道:“大将军,想必是德川家康太过谨慎,担心咱们的兵力太强,所以才会特意探查我的军队。不过,我的军队都是新兵,近日一直在城外训练,就是为了尽快形成战斗力,协助大将军征战。”

说罢,朱棣对那名斥候道:“你回去告诉德川家康,我大明军队实力强盛,劝他早日投降,否则,待我军整顿完毕,定将踏平日本!”

那名斥候连连点头,被亲兵押了下去。徐达看着朱棣,若有所思地说道:“燕王,你的军队训练之事,确实要抓紧,但也要注意行踪,避免引起不必要的猜忌。”

朱棣抱拳道:“大将军放心,末将明白。接下来,我会让军队继续在城外训练,同时加强戒备,防止日军再次派斥候来探查。”

离开中军大帐后,朱棣回到了自己的营帐。张玉和朱能早已在帐中等候,见他回来,连忙上前询问情况。

“殿下,日军的斥候已经被咱们抓住了,他们有没有发现什么?”张玉急切地问道。

朱棣坐在椅子上,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缓缓说道:“他们只是探查了咱们的训练情况,并没有发现咱们暗中探查石见山的行动。不过,德川家康已经开始怀疑咱们的目的,接下来,咱们的行动要更加小心。”

朱能道:“殿下,不如咱们停止探查石见山,先专心训练军队,等时机成熟再行动?”

朱棣摇了摇头:“不行,石见山的银矿对咱们至关重要,必须尽快摸清情况。这样,你继续带领军队在城外训练,摆出一副全力备战的样子,吸引日军的注意力。张玉,你挑选几名精锐,伪装成当地百姓,潜入石见山附近,务必在三日内摸清日军的布防情况。”

“末将领命!”张玉和朱能齐声应道。

次日一早,福冈城外的练兵场上,明军的训练依旧如火如荼。朱棣亲自督阵,时不时对士兵们的动作进行指导,看起来十分专注。而在他看不到的地方,几名身着百姓服装的明军斥候,正悄悄朝着石见山的方向而去。

与此同时,京都的德川家康府邸内,松平信纲战死的消息传来,德川家康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一名斥候跪在地上,颤声禀报道:“大人,咱们派去的斥候已经回来了,明军的兵力确实强盛,尤其是燕王明殿下率领的两万军队,正在城外加紧训练,看样子像是要随时准备进攻。”

德川家康脸色阴沉,来回踱步,沉声道:“朱棣……此人不简单。他率领两万军队前来,绝不仅仅是为了协助徐达征战。你再派人去探查,务必弄清楚他的真实目的。另外,传令下去,加强石见山的防御,增派一千名士兵驻守,防止明军偷袭。”

“是,大人!”斥候领命而去。

德川家康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眼神中充满了算计。他知道,明军的实力远超自己的想象,想要正面抗衡,几乎不可能。所以,他必须找到明军的弱点,一击制胜。而朱棣率领的两万军队,便是他重点关注的对象。他隐隐觉得,这支军队的动向,将会影响整个战局的走向。

福冈城外的练兵场上,朱棣看着士兵们训练的身影,嘴角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笑容。他知道,德川家康已经被自己的假象所迷惑,接下来,他便可以安心地探查石见山的情况,为夺取银矿做好准备。而这场看似平静的训练背后,一场更大的阴谋正在悄然酝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