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历史军事 > 穿越朱元璋,率大明军队征伐天下 > 第167章 诈降惑敌,银矿奇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67章 诈降惑敌,银矿奇袭

福冈城的中军大帐内,烛火摇曳,将徐达的身影拉得很长。他手中把玩着一枚青铜虎符,目光落在案几上的熊本城布防图上,眉头紧锁。三日前,李文忠再次发起攻城,却因毛利元就的“铁壁防御”损兵三千,如今明军士气低迷,若再不破城,恐生变故。

“父亲,日军凭借坚城固守,咱们强攻下去不是办法。”徐辉祖站在一旁,看着战报上的伤亡数字,语气沉重,“不如……咱们再等等燕王的援兵?”

徐达摇头,将虎符放在案上:“朱棣昨日来信说,黑风谷残敌虽清,但山区仍有零星袭扰,需留兵驻守,最快还要五日才能抵达熊本。五日,咱们耗不起。”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帐外,“去把那几个被俘的日军小校带进来。”

不多时,三名身着破烂战甲的日军小校被押进帐中,他们神色惶恐,跪在地上瑟瑟发抖。徐达起身,走到他们面前,缓缓道:“你们若能帮我拿下熊本城,我便放你们回去,还能赏你们黄金百两。”

为首的日军小校抬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大将军……您想让我们做什么?”

“替我给毛利元就带句话。”徐达从案上拿起一封早已写好的信,递给那名小校,“就说李文忠攻城不利,明军内部军心涣散,不少将领都有降意,若他愿开门纳降,我可保他性命,还能让他继续统领熊本城。”

那名小校接过信,手指微微颤抖:“毛利大人忠君爱国,恐怕不会投降……”

“你只需把信送到,至于他降不降,与你无关。”徐达眼神一冷,“若你敢耍花招,我定让你死无葬身之地!”

三名日军小校连连点头,被亲兵带了下去。徐辉祖不解地问道:“父亲,您真的认为毛利元就会投降?”

徐达嘴角勾起一抹冷笑:“他自然不会投降。但我要的,不是他投降,而是让他以为咱们内部生乱,放松警惕。李文忠那边,我已经传了密令,让他明日佯装撤军,引诱日军出城追击。”

与此同时,南部山区的明军大营内,朱棣正与张玉、朱能商议突袭石见山银矿的计划。帐内的地图上,石见山的矿场位置被红笔圈出,周围标注着日军的防御工事和兵力部署。

“根据斥候探查,石见山矿场由黑田长政率领一千名士兵驻守,外围挖了三道深沟,还架设了铁丝网,东侧的箭塔每隔五十步就有一个,防守十分严密。”张玉指着地图,详细地介绍着。

朱棣点头,目光落在矿场的北门:“北门是日军运送粮草和银矿石的通道,防御相对薄弱。咱们可以从北门入手,派一支精锐悄悄摸过去,破坏铁丝网和箭塔,然后主力趁机冲锋。”

朱能皱眉道:“殿下,日军的箭塔火力很猛,想要靠近北门,恐怕会有很大的伤亡。”

“我有一计。”朱棣从案上拿起一件日军的战甲,“咱们挑选五百名精锐,穿上日军的战甲,伪装成运送粮草的队伍,混进矿场。等他们进入矿场内部,再发起突袭,内外夹击,定能一举拿下矿场。”

张玉和朱能眼前一亮,齐声赞道:“殿下妙计!”

朱棣站起身,沉声道:“事不宜迟,咱们即刻准备。张玉,你去挑选五百名精锐,换上日军战甲,熟悉日军的口令和动作;朱能,你率领四千五千士兵,在矿场外围隐蔽,等里面发起突袭,立刻从北门冲锋;我则率领一千名士兵,作为预备队,随时支援。”

“末将领命!”两人躬身应道,立刻下去准备。

次日清晨,熊本城外的明军大营内,炊烟袅袅。李文忠按照徐达的密令,下令士兵收拾营帐,佯装撤军。消息很快传到了熊本城内。

毛利元就站在城楼上,看着明军大营内的动静,眉头微蹙。身旁的副将道:“大人,明军肯定是攻城不利,粮草耗尽,才被迫撤军。咱们不如率军追击,杀他们一个片甲不留!”

毛利元就摇了摇头:“徐达诡计多端,说不定这是他的诱敌之计。先等等,看看那几个小校带来的消息是不是真的。”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跑上来,递上一封书信:“大人,这是那几名明军俘虏带来的信。”

毛利元就接过信,仔细看了起来。信中说,李文忠攻城失利,明军士兵怨声载道,不少将领都想投降,李文忠无奈,只能率军撤退。毛利元就看完信,心中的疑虑渐渐消散。

“大人,看来明军真的是内部生乱了!”副将兴奋地说道,“咱们快率军追击吧!”

毛利元就沉吟片刻,道:“好!传令下去,打开城门,率领五千士兵,追击明军!”

城门缓缓打开,五千名日军士兵如潮水般冲出城外,朝着明军撤退的方向追去。李文忠率领的明军故意放慢速度,引诱日军追击。当日军追至一处山谷时,李文忠突然下令停止撤退,调转马头,率领士兵杀了回来。

“不好,中计了!”毛利元就大惊失色,连忙下令撤军。

可此时已经晚了,山谷两侧突然冲出大量明军士兵,将日军团团包围。明军士兵箭如雨下,日军士兵纷纷倒地。毛利元就率领亲兵奋力突围,最终只带着几百名残兵逃回了熊本城。

熊本城的激战,成功吸引了日军的注意力。而此时的石见山矿场附近,朱棣率领的精锐已经准备就绪。

五百名伪装成日军的明军士兵,推着几辆装满“粮草”的马车,朝着矿场北门走去。马车后面,还跟着几名“押送士兵”,正是张玉和几名精锐。

“站住!口令!”北门的日军哨兵大声喝问。

张玉连忙上前,用日语说道:“今日口令是‘德川’,我们是从京都来运送粮草的队伍。”

日军哨兵仔细检查了马车,见里面确实装着粮草,便挥手放行:“进去吧,动作快点,最近不太平,小心明军偷袭。”

张玉点头,率领队伍走进了矿场。矿场内,日军士兵正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聊天,丝毫没有察觉到危险的降临。张玉悄悄对身旁的士兵使了个眼色,士兵们立刻分散开来,朝着各个箭塔和防御工事摸去。

“动手!”张玉一声令下。

五百名明军士兵立刻拔出佩刀,朝着附近的日军士兵砍去。日军士兵猝不及防,纷纷倒地。箭塔上的日军士兵见状,想要吹响号角示警,却被早已埋伏在附近的明军士兵一箭射倒。

“不好!有明军偷袭!”矿场中心的黑田长政听到喊杀声,连忙率领亲兵冲了出来。

可此时,朱能率领的五千士兵已经冲破了北门,杀进了矿场。明军士兵如狼似虎,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厮杀。黑田长政挥舞着长刀,砍倒了几名明军士兵,可很快就被明军士兵包围。

“黑田长政,速速投降!”朱棣率领预备队杀了进来,看着黑田长政,冷声道。

黑田长政怒视着朱棣:“我乃大日本武士,宁死不降!”说罢,他挥舞着长刀,朝着朱棣冲来。

朱棣眼神一冷,拔出腰间的七星剑,迎了上去。两人你来我往,打得难解难分。黑田长政的刀法刚猛有力,朱棣的剑法却灵动飘逸。几个回合下来,黑田长政渐渐体力不支,露出了破绽。朱棣抓住机会,一剑刺穿了黑田长政的胸膛。

黑田长政倒在地上,临死前,他看着矿场中心的银矿,眼中充满了不甘。

随着黑田长政的战死,日军士兵失去了指挥,纷纷放下武器投降。朱棣率领士兵,顺利占领了石见山的矿场。他走到矿场中心,看着堆积如山的银矿石,嘴角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传令下去,立刻封锁矿场入口,派人严加看守。另外,对外宣称咱们攻占了日军的一处粮草囤积点,缴获了大量粮草。”朱棣对张玉和朱能道。

“是,殿下!”两人躬身应道。

很快,朱棣攻占日军粮草囤积点的消息传到了福冈城。徐达正在中军大帐内与徐辉祖商议熊本城的战事,听到这个消息,微微点头:“朱棣倒是有些本事,攻占了日军的粮草囤积点,也算是为大军立了一功。”

徐辉祖道:“父亲,要不要派人去核实一下?万一这是朱棣故意编造的消息呢?”

徐达摇了摇头:“不必了。如今熊本城的战事要紧,朱棣那边只要能牵制住部分日军,就算是大功一件。等拿下熊本城,再去核实也不迟。”

他不知道的是,朱棣已经掌控了石见山的银矿,这处银矿不仅是日本的重要财源,更是朱棣未来争夺天下的资本。而这场看似普通的“粮草囤积点”攻占战,将会成为改变大明历史走向的关键一步。

京都的德川家康府邸内,黑田长政战死、石见山矿场被攻占的消息传来,德川家康气得摔碎了手中的茶杯。他看着面前的将领,沉声道:“明军竟然攻占了石见山的粮草囤积点,这对咱们来说,是个巨大的打击。传令下去,加强本州的防御,同时派人去联络九州北部的大名,让他们尽快出兵,协助咱们抵御明军。”

“是,大人!”将领领命而去。

德川家康走到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眼神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明军的实力远超自己的想象,如今又攻占了石见山的“粮草囤积点”,士气大增。接下来的战事,将会更加艰难。

而此时的石见山矿场,朱棣正在有条不紊地安排着银矿的开采和运输。他挑选了一批有采矿经验的日军俘虏,让他们指导明军士兵开采银矿。同时,他还派人修建了一条从矿场到海边的秘密通道,准备将开采出来的银矿石悄悄运往大明。

“殿下,咱们已经开采出了第一批银矿石,大概有五千两。”张玉走到朱棣身边,低声说道。

朱棣点了点头,道:“很好。立刻安排人手,将这些银矿石通过秘密通道运往海边,再用船只运往南京。记住,这件事一定要保密,绝不能让徐达知道。”

“是,殿下!”张玉躬身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