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京明故宫的御书房内,烛火摇曳,将朱元璋的影子拉得很长。他手里捏着锦衣卫传回的密信,指腹反复摩挲着信上“欧盟军政协调部成立”几个字,忽然将信纸拍在案上,紫檀木桌面发出沉闷的声响。

“好一个‘军政协调部’。”他冷笑一声,看向站在阶下的廖永忠,“欧盟这是铁了心要跟咱们耗到底了。”

廖永忠一身戎装,甲胄上的鳞片在烛光下泛着冷光:“陛下,探子回报,欧盟在非洲的驻军已增至十五万,还从南美洲调来了新式铁甲舰,据说甲板能硬抗咱们的重炮。”

“硬抗?”朱元璋拿起案上的火炮图纸,用朱笔在炮口处画了个圈,“让军械局把炮弹换成铸铁开花弹,里头混上碎铁片,我倒要看看他们的铁甲是不是铁打的。”

正说着,耿炳文掀帘而入,他刚从非洲前线回来,战袍上还沾着撒哈拉的沙尘:“陛下,非洲诸国动静不小。乌干达、坦桑尼亚那些中立国,昨天突然宣布加入欧盟联军,说是要‘共同抵御外来侵略’。”

“外来侵略?”朱元璋嗤笑,“他们忘了去年是谁给他们送的稻种,是谁帮他们修的水渠了?”他走到沙盘前,拨开代表中立国的白色旗子,换上蓝色的欧盟标记,“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但墙头草,风一吹就倒,迟早烧了自己。”

耿炳文躬身道:“臣在肯尼亚见到了周德兴,他说欧盟给那些国家派了军事顾问,还帮他们建了三座兵工厂。现在东非的枪声,日夜不停。”

“周德兴那边怎么样?”朱元璋问。

“他带的三千精兵,守着蒙巴萨港,欧盟攻了三次都没攻下来。就是粮草快见底了,请求陛下速发补给。”

朱元璋点了点头,对身旁的吴良说:“让吴祯领一支船队,押着粮草去蒙巴萨。告诉周德兴,守不住就退,朕不怪他,但要是丢了港口里的那批火药,提头来见。”

吴良领命正要退下,却被朱元璋叫住:“等等,让船队多带些火油,非洲干燥,正好用得上。”

此时,胡大海跌跌撞撞跑进来,手里举着份急报:“陛下!欧盟联军跨过赞比西河了!领头的是德国装甲师,还有法国外籍军团,据说还有……改造人部队!”

朱元璋猛地转身,烛火被带起的风晃得厉害:“改造人?就是那些刀枪不入的怪物?”

“是!”胡大海喘着气,“探子说,那些人跑得比马快,能徒手掀翻马车,中了箭跟没事人一样……”

廖永忠按剑上前:“陛下,臣愿领兵驰援!臣就不信,这世上还有不怕火的东西!”

“你去。”朱元璋看向他,眼神锐利,“带上耿炳文的藤甲兵,再让康茂才把 flamethrower(喷火器)带上——别管什么伦理不伦理,对付怪物,就用怪物的法子。”他刻意加重了“flamethrower”这个词,那是军械局刚仿制出的新式武器,用铜管喷出的火焰能烧穿三层木板。

耿炳文皱眉:“陛下,那些改造人毕竟也是人……”

“人?”朱元璋打断他,指着密信上欧盟处决亲明派首领的照片,“把人改造成怪物,把中立国拖进战火,这也配叫人?”他深吸一口气,“告诉前线所有将士,此战不是为了土地,是为了让这世上少些怪物,多些人味。”

三日后,廖永忠的舰队从广州港出发,甲板上,藤甲兵们正用桐油擦拭藤甲,康茂才指挥士兵调试喷火器,铜管在阳光下闪着幽光。胡大海站在船舷边,给远方的儿子写信,信里说:“你爹要去打一群不会疼的怪物,等打赢了,就带你去非洲看长颈鹿。”

而在布鲁塞尔的欧盟军政协调部内,各国代表正围着沙盘争论。德国将军拍着桌子要求增派装甲部队,法国代表坚持要用改造人部队速战速决,英国首相则盯着蒙巴萨港的地图,手指在赞比西河上画了个圈——那里是明军补给线的薄弱点。

“诸位,”欧盟主席敲了敲桌子,“明军的喷火器是厉害,但改造人部队的第二阶段强化已经完成,他们能在高温下坚持十分钟。只要突破赞比西河,切断他们的补给,蒙巴萨港就是囊中之物。”

沙盘旁,一名改造人士兵正站在那里,他的皮肤泛着金属光泽,眼球是机械的蓝色,听到“喷火器”三个字,嘴角勾起一个没有温度的弧度。

此时的非洲大陆,赞比西河的河水正静静流淌,河面上漂浮着水葫芦,水下却藏着明军的暗桩。河西岸,廖永忠的舰队正在隐蔽处待命;河东岸,欧盟的装甲车队扬起漫天尘土。一场决定非洲命运的大战,即将在这条河两岸拉开序幕。

夜色降临时,廖永忠站在船头,望着河西岸的篝火,忽然想起朱元璋的话:“风云变幻之际,守住本心,就守住了胜算。”他握紧腰间的剑,剑鞘上刻着的“明”字,在月光下格外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