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都市言情 > 课余手搓战机,你管这叫高中生? > 第133章 车企对 3 型态度分化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33章 车企对 3 型态度分化

事情的发展,比康临预想的还要快。

就在葛越发出“暂停谈判”邮件的第二天。

那个坚不可摧的“采购联盟”,就裂开了一道缝。

一家来自c国的头部汽车公司,悄悄地通过中间人联系了葛越。

表达了想要“单独聊聊”的意愿。

理由很简单,也无比现实。

作为本土企业,他们比任何人都害怕“源能汽车”在国内市场掀起滔天巨浪。

那些国际巨头在全球有广阔的市场可以作为缓冲,大不了暂时放弃一部分c国市场。

可他们不行!

c国市场就是他们的基本盘,一旦被“源能汽车”用代差技术冲垮。

他们连翻身的机会都没有。

与其跟着联盟一起耗下去,最后眼睁睁看着“源能汽车”抢走自己的蛋糕。

不如早点“弃暗投明”,拿到新材料,至少能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

第一个叛徒的出现,瞬间引发了多米诺骨牌效应。

当其他汽车巨头得知有人“偷跑”时,所谓的联盟信誉瞬间成了一张废纸。

谁也不想成为最后一个拿到材料的人。

原本铁板一块的采购联盟,一夜之间土崩瓦解。

从大年初七开始,葛越的谈判团队就没歇过。

只不过,这一次,攻守之势异也。

谈判桌上的气氛,从之前的剑拔弩张,变成了现在的“和气生财”。

主动权,已经牢牢地掌握在了“源能材料”的手中。

最终,经过长达半个月的拉锯战,所有材料的采购价格和合作框架,终于尘埃落定。

“特种2型合金”,国内售价15万一吨,国外售价3.5万美金一吨。

至于军购价,则被康临压到了一个极低的数字,几乎是贴着成本价供应。

“特种3型合金”,作为更尖端的材料,价格直接定在了30万人民币一吨。

这个价格一出,全球高端特钢市场一片哀嚎。

无数国外老牌特钢企业,股价应声而跌。

他们引以为傲的那些所谓“高端产品”。

在“特种3型合金”面前,性能被全方位吊打,价格却还要贵上一大截,瞬间就没了市场。

而最受关注的t800级别碳纤维复合材料,最终定价为6000元人民币一公斤。

这个价格,说高不高,说低不低。

对于一辆汽车来说,想要全车身使用,成本依旧高昂。

但如果只是用在A柱、b柱、防撞梁等关键的承重和安全结构上。

成本则完全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这意味着,汽车轻量化和安全性的新时代,真正来临了。

康临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看着董越刚刚更新的最终订单统计表。

表格做得清晰明了。

【特种2型合金】

国内采购总量:3000万吨。

国外采购总量:5000万吨。

合计采购金额:约2.2万亿人民币。

【特种3型合金】

国内采购总量:800万吨。

国外采购总量:1200万吨。

合计采购金额:约6万亿人民币。

【t800碳纤维复合材料】

国内采购总量:50万吨。

国外采购总量:80万吨。

合计采购金额:约7.8万亿人民币。

将所有订单金额换算成美金,再加总到一起……

一个让全世界都会为之窒息的数字,出现在屏幕的底端。

总采购价,超过1.36万亿美金。

这个数字,已经超过了“水果”公司巅峰时期的市值。

康临的呼吸,也在此刻有了一丝微不可查的停顿。

饶是他,也被这个数字小小地惊了一下。

他现在终于明白,董越之前在电话里,为什么会是那种又惊又怕的语气了。

这已经不是赚钱了。

这是在用印钞机往自己家里搬钱,而且还是开了加速挂的印钞机。

就在这时,董越的电话又打了进来,语气里带着一丝颤抖。

“康总……您……您看到那个数字了吗?”

“看到了。”

康临的语气已经恢复了平静。

“是不是觉得有点不真实?”

“何止是不真实!康总,这……这简直是神话!1.36万亿美金!

我们是不是要成为全球最有钱的公司了?”

董越的声音里充满了狂热。

“冷静点。”

康临淡淡地开口,给狂热的董越泼了盆冷水。

“你看事情,不能只看表面的数字。”

“首先,你要明白,这1.36万亿美金,不是一年内的订单。

而是各家公司签订的为期五年、八年甚至十年的长期供货合同的总金额。

是分摊到未来很多年里的。”

“其次,你以为大众、丰田这些巨头。

会为了我们的材料,立刻取消掉和他们合作了几十年的传统钢材供应商的合同吗?”

康临摇了摇头。

“不可能的。他们之间有着盘根错节的利益关系。

更何况,提前中止那些天价采购合同,光是违约金就是一个天文数字。他们不会那么干。”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你要知道,全球汽车行业,每年消耗的钢材总量,是一个以‘亿吨’为单位的恐怖数字。”

康临的手指在桌面上轻轻敲击着,发出笃笃的声响。

“我们现在拿到的这些订单,无论是特种合金还是碳纤维。

加起来的总吨位,在全球汽车材料的总用量里,占比其实非常小。

只是因为我们的材料单价高,所以才显得总金额特别夸张。

说白了,以我们‘源能材料’目前的产能来看,能供应的材料采购量是有限的。”

康临的声音通过听筒,清晰地传到董越的耳朵里。

“眼下的局面,只是一个开始。”

“一个非常非常好的开始。”

电话那头的董越深吸了一口气,努力平复着自己狂跳的心脏。

“我明白了,康总。”

“我……我确实是有点太激动了。”

康临轻笑了一下。

“激动是正常的,换谁都得激动。”

“但你是‘源能材料’的负责人之一,越是这种时候,越要保持清醒。”

“你再跟我详细说说订单的具体情况。”

“为什么国内和国外的采购量,会出现这么大的差异?”

听到康临问起业务细节,董越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声音也稳健了许多。

“好的康总。”

“是这样的。”

“特种2型合金,国内的几大汽车厂商采购意向都非常大,几乎是敞开了买。”

“但是海外,特别是欧洲那边的传统车企,对价格非常敏感。”

“他们认为我们的2型合金定价太高,所以采购量很小。

基本都是用在他们最高端的旗舰车型上,用来提升品牌形象。”

康临点了点头。

这和他的预想差不多。

“那3型合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