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图书迷 > 其他类型 > 别墅通古今,我一夜暴富 > 第316章 记忆宝镜,留住大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316章 记忆宝镜,留住大宋

苏轼彻底被柳箐月描绘的蓝图给镇住了。

一个能将眼前景象分毫不差记录下来的“记忆宝镜”?

一幅会动的、有声音的《清明上河图》?

这些词汇,每一个都超出了他的认知,但组合在一起,却勾勒出了一幅无比宏大、充满了无尽魅力的画卷。

他是一个文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这片土地的文人。

将这盛世繁华,用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永远留存下来,传之后世……

还有比这更风雅,更有意义的事情吗?

“东家……”苏轼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颤抖。

“您此举,功在千秋,利在万代!苏某……苏某愿为东家执鞭坠镫,在所不辞!”

他那双明亮的眼睛里,此刻全是狂热的光。

柳箐月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她需要一个熟悉汴京风土人情,又能理解她行为背后“文化价值”的本地向导。

苏轼,无疑是最佳人选。

“好。”柳箐月收起手机,“那这件事,就这么定了。你这两日,先拟个章程出来。我们要去哪些地方,要寻访哪些人,都要有个计划。”

“是!东家放心,此事包在苏某身上!”苏轼打了鸡血似的,拱手领命,转身就下楼去书房奋笔疾书了。

看着他风风火火的背影,柳箐月笑了笑。

搞定。

接下来几天,柳箐月便当起了真正的甩手掌柜。

店铺的生意,有苏轼和张三打理,她完全不用操心。

而她自己,则一头扎进了“大宋风物采集”这项伟大的事业中。

苏轼不愧是苏轼,只用了两天时间,就拿出了一份厚达几十页的《汴京风物考略》。

上面详细罗列了汴京城内,值得记录的各行各业,名人匠心。

大到樊楼、丰乐楼这些顶级酒楼的秘传菜谱,小到街边一个捏面人老汉的独门手艺。

从给官家织造龙袍的御用绣娘,到在瓦子里说书唱曲的名角儿。

巨细无遗。

柳箐月看着这份详细到令人发指的“拍摄计划书”,对苏轼的执行力佩服得五体投地。

于是,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寻访”活动,就在汴京城悄然展开。

为了不引人注目,柳箐月换上了一身最普通的粗布衣裙,用布巾蒙住半张脸,扮成一个随苏轼前来采风的书童。

第一站,他们去的是大相国寺。

每月五次的大庙会,万商云集,百艺杂陈。

柳箐月举着伪装成“奇楠木雕”的手机,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镜头悄悄地记录下这一切。

卖估衣的摊贩,正唾沫横飞地跟客人讨价还价。

耍猴的艺人,敲着破锣,引得一群孩童围观大笑。

一个西域来的胡商,牵着骆驼,高鼻深目,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

……

这些鲜活的、充满了生命力的画面,被手机的摄像头一一捕捉,转化为高清的视频数据,储存在小小的存储卡里。

柳箐月甚至还花了几十文钱,从一个卖小吃的摊贩那里,买下了一份“旋炙猪皮肉”的详细做法。

接下来,他们又去了潘楼街。

这里是汴京最繁华的商业街,酒楼茶肆,鳞次栉比。

柳箐月和苏轼走进一家名为“孙羊正店”的酒楼,这里以卖羊肉闻名。

苏轼是这里的常客,掌柜的见了他,热情地迎了出来。

苏轼亮出端王府的腰牌,只说想为王爷寻访几道民间美食,那掌柜的便不敢有丝毫怠慢,将后厨的几位老师傅请了出来,将店里几道招牌菜的做法,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柳箐月则在一旁,用手机将整个过程,从选料、切配,到烹饪、摆盘,全都录了下来。

什么“羊肉签”、“批切羊头”、“虚汁垂丝羊头”……一道道在这个时代属于顶级美味的菜肴,就这么变成了她手机里的视频文件。

离开孙羊正店,天色已晚。

华灯初上,夜市的喧嚣,取代了白日的繁华。

柳箐月站在街头,看着眼前这不夜的都城,心中感慨万千。

这就是大宋,一个商业文明和市民文化都发展到了巅峰的时代。

可惜,这份繁华,终究是镜花水月。

再过几十年,靖康之耻,金人的铁蹄,将会把这一切都碾得粉碎。

她现在做的,或许无法改变历史,但至少,能将这份失落的文明,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保存下来。

就在她举起手机,准备记录下这绮丽的夜景时,眼角的余光,忽然瞥见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在街角一个不起眼的暗巷里,两个鬼鬼祟祟的人,正在交头接耳。

其中一个,穿着开封府的差役服饰。

而另一个……

柳箐月将手机镜头拉近。

那人虽然穿着便服,但身形挺拔,眉宇间带着一股军伍的肃杀之气。

最重要的是,柳箐月认得他。

他正是那晚,被端王下令革职查办,打入大狱的,李纲手下的那个王副将!

他怎么会在这里?

他不是应该在牢里待着吗?

柳箐月心中警铃大作。

她不动声色地将镜头对准了两人,开启了录像功能。

只听那王副将压低了声音,对那差役说道:“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那差役谄媚地笑道:“副将大人放心,都安排妥当了。那几个杀手,已经在狱里‘病死’了。死无对证,谁也查不到您头上来。”

“嗯。”王副将点了点头,从怀里掏出一锭银子,塞到差役手里。

“这是李都帅赏你的。嘴巴放严实点,知道吗?”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差役接过银子,点头哈腰。

王副将又说道:“都帅还说了,姓柳的那个娘们,有端王护着,暂时动不了。但她手下那个叫苏轼的,不过是个穷酸文人。给我盯紧了他,找个机会,做得干净点,就说是失足落水,或者……惹了仇家。”

他的声音里,充满了怨毒。

“只要断了那娘们的左膀右臂,看她还怎么折腾!”

听到这里,柳箐月的眼中,寒光一闪。

好一个李纲!

明面上被官家申斥,闭门思过。

暗地里,却依旧贼心不死,还要对苏轼下手!

真是找死!

柳箐月默默地收起手机,将这段视频保存好。

她看着王副将和那差役分开,消失在夜色中,脸上没有丝毫表情。

她没有立刻冲上去,也没有声张。

因为她知道,对付这种藏在阴沟里的毒蛇,打草惊蛇是最愚蠢的做法。

她要做的,是找到蛇的七寸,然后,一击致命。

她转头,对身旁的苏轼说道:“苏先生,我们回去吧。我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或许,能让我们的‘采集’工作,更加顺利。”

苏轼不明所以,但还是点了点头。

回到小院,柳箐月立刻将自己关进了房间。

她摊开手,那本古朴的《万界因果律账本》,再次浮现在她掌心。

她翻开账本,用意念,在空白的页面上,写下了两个名字。

【李纲】

【王副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