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图书迷!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孟老大和惠娘刚要说六狗子和小狗子马上要去学堂。

慕知微率先开口:“阿奶,我爹娘既已分家出来再劳烦您管着钱财,就是他们不孝了。这十两您要是不收,我们就先拿去盖房子,等赚了钱再还您——”

话没说完,孟柳氏已飞快地把银元宝揣进怀里,嘴里还嘟囔着:“既然是还我的,我自然得拿着。以后花钱悠着点,你几个侄儿读书费钱,家里处处都要开销——”

这是没要到好处要承诺呢!

慕知微眼尾一挑,冲两个弟弟使了个眼色。

小狗子立刻心领神会,凑到孟柳氏面前,鼓着脸蛋:“阿奶,我跟哥哥也费钱呢!大姐姐带我们去县城看大夫,抓的药老贵了。”

六狗子也配合着挺直小身板:“大夫说我们得长期调理,要花好多钱才能彻底养好。您看,我们是不是比以前胖了?”

孟老大和惠娘坐在一旁,看着儿子们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眼底满是宠溺的笑意。

孟柳氏母子三人这才仔细打量——可不是嘛,以前两个孩子瘦得像芦柴棒,如今小脸圆润,眼睛也亮堂了,显然是花了不少钱调养的。

想到这些钱本可以给大狗子几个用,母子三人心里更不是滋味。

“费那钱干嘛?”

孟老三嘀咕着,“不如给我儿子补身体,等他将来中了秀才进士,还愁没好东西补?”

孟老二也跟着劝:“大哥大嫂,六狗子他们的身子骨就这样了,别白瞎钱了。”

“我看你们是被骗了吧?”孟柳氏皱着眉,“哪有调理身体这么费钱的?”

“药都买了,不吃更浪费。”

慕知微语气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只要能让弟弟们好起来,多少钱我都愿意花。反正现在家里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盖房子全靠古东家垫着。”

无论孟柳氏母子怎么旁敲侧击,慕知微都咬死“没钱”,孟老大和惠娘也始终不松口。

眼看天色渐暗,母子三人只能揣着二十两银子,郁闷地离开了。

孟老大一家送到院门口,礼数周全得让他们挑不出半点错处,连撒气的由头都找不到。

关上门,一家五口对视一眼,憋不住笑出了声。

惠娘摸着女儿的头,心疼道:“辛苦你了,每次都要你出面扮恶人。”

“我出面最合适。”

慕知微笑着挽住她的胳膊,“我跟他们本就没多少情分,撕破脸也不怕。”

孟老大和惠娘暗暗叹气,孟柳氏三人上来坐了半天都没看到孩子们的变化,一门心思只要钱,他们已经凉透的心又冷了几分。

他们不知道,孟柳氏刚回到家,就被孟老头劈头盖脸一顿骂:“跟你们说过多少次,分家了就各过各的!你哪来的脸去管老大家的钱?”

“你不是说老大该帮衬大狗子他们吗?”

孟柳氏不服气地反驳,“他们现在有钱了不拿出来帮衬孩子们,难道让他们留着乱花?我是为了孩子们好!”

“为了孩子好就自己去赚!”

孟老头气得拍桌子,“人家赚的钱,轮得到你们指手画脚?他们二话不说就还了二十两,摆明了防着你们!这下好了,连最后一点情分都磨没了!”

孟老三梗着脖子道:“钱又不是大哥大嫂赚的,是孟荞妹赚的!”

“那你们就更没资格了!”

孟老头指着他的鼻子,“荞妹一个姑娘家,凭本事赚钱,轮得到你们这些当长辈的上门做她的主?我问你们,你们去的时候,就没问问盖房子缺不缺人手?没说要去帮忙做饭?”

老二媳妇没好气道:“人家都请了工人,哪里用得着我们?”

“就是,孟荞妹那么能耐,咱们去了也是多余。”老三媳妇附和道。

看着两个儿子也是一脸理所当然,孟老头气得眼前发黑,重重叹了口气——孩子们大了,教不了了。

第二天一早

慕知微按照作息表,带着六狗子和小狗子锻炼晨读,孟老大则早早去买肉。

昨晚一家人商量好,工人们辛苦,伙食尽量弄有油水的——买几根大骨熬汤,再买块五花肉炖菜,自家也跟着吃大锅饭。

蔬菜就从大壮和谷子家买,至于老宅,梦老头和孟柳氏来看了一眼就走了,说今天大狗子他们休沐,走不开。

临时灶台刚垒好,算盘就带着十几个工人来了。

孟老大和惠娘带上早就准备好的礼物,坐算盘的马车回娘家。

慕知微带着工头去看地界,用石灰线画出围墙的范围。

谷子娘和八堂婶领着几个婶子切菜、烧火、熬汤,有条不紊,完全不用慕知微操心。

等石灰线画好,石砖也陆续送到。

六狗子拿着账本,一笔一笔认真记录,小狗子则蹲在旁边,帮着清点数量。

一切准备就绪,工人们开始砌墙,锤子敲石头的声音、吆喝声此起彼伏,一片热火朝天。

慕知微回到院子,躺在躺椅上歇了会儿,又拎着水壶和竹杯给工人们送水。

把水和碗放到石头上喊,“休息一刻钟喝口水。”

工人们平时干活,东家大多催着赶工,很少有这样体恤人的,纷纷道谢,过来倒了水后坐到树荫下慢慢喝。

慕知微回到院子,想到下午会更热,她背上背篓,拿起镰刀去了后山——要采点薄荷、金银花之类的清凉草药,煮成凉茶给工人们解暑。

刚走到院门口,就看到六狗子和小狗子围在几个工人身边,听他们正给他们讲盖房子的经验和趣事。

慕知微跟他们打了声招呼,便背着背篓往后山去。

晨露未散,山间弥漫着清新的草木香,她熟门熟路地找到薄荷、金银花、淡竹叶,又采了些清热解毒的蒲公英,半个时辰后就背着满满一筐草药返回院子。

把草药摊在竹匾里晾晒,又拿出最大的砂锅,洗净草药放进去加水慢煮。

趁着煮凉茶的功夫,她将这几天找的草药晾晒上。